第109章 外线!拿下!(1/2)
经过两日的相处,竹石清发觉许大勇并不算是一个职业军人,他非军校或讲武堂出身,不具备专业的军事技能,其带队作战的经验,是从各类型的实战中积累而来。
他最鲜明的特点,是一根筋。
在青云街的战斗中,即便是竹石清讲明了不撤退就得挨炸,但他义无反顾地执行赖天佑这位参谋长的滞后命令。
但一旦被竹石清身上的某些特质所征服,他也会死心塌地,老老实实地依照竹石清的指令行事,不顾生死,不顾影响。
许大勇在街口处快速整理着身上的装备,领着一个小队的战士在拐角的背角待命,身后十几名战士已紧握钢枪,弓身待命。
“不要恋战,缓步推进。”竹石清拍了拍许大勇的肩膀,“主要目的是把右边的火力点探出来!”
“明白。”许大勇沉沉点点头,吸了口气,右手缓缓抬起...
“上!”
一声落下,许大勇猫着身子垫了出去,在日军环形工事的正面视野中,中国军队如期而至。
数十人的小队冲出街口之后便立刻向着左侧破壁靠拢,许大勇端着枪,警惕地盯着前方的日军阵地。
两坨阵地仿佛两个长了刺的肉球,一近一远,此刻他们的目光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等待着许大勇进入射击范围。
“打!”
又往前推进数步,双方已经能看清枪身后边的脑袋瓜子,许大勇率先开枪,双方顿时陷入一片激战之中。
哒哒哒哒!
靠前的环形工事里的歪把子冒着焰光,火舌朝着许大勇鞭挞而来,靠着左侧,许大勇带人围着房屋的梁柱和鬼子周旋,他充分落实了竹石清的计划,没有贸然推进,而是采取试探性进攻的推进方式。
竹石清在后方不远处紧张地盯着这一幕,许大勇等人凭借掩体和射击距离没有发生大面积伤亡,但问题在于日军并不蠢,对于一支小股部队而言,他们没有暴露埋伏在南面的机枪暗口。
“第二小队,上!”
竹石清将早已预备好的二队搬了出来,这是一支三十人的队伍,他们的任务是沿右侧进攻日军侧翼的阵地,牵制敌人的火力。
二小队和许大勇的行动方式有所区别,他们采取疾进式冲击,为的就是直接冲击日军工事本身。
竹石清用兵讲究一个精打细算,在望远镜里,眼前的日军虽说有三条防线,但实际上部署的总兵力也没有超过一个中队,在上海派遣军到来之前,海军陆战队最大的缺陷就是兵员紧张,四面开战,战线过于宽大而导致兵力不足。
二小队伴着冲天的怒吼掩杀而来,日军小队长飞快地看见了这伙中国保安手上提着的枪头上装载了明晃晃的刺刀。
这是要冲进来拼命!
眼前的鬼子立刻调转枪口瞄向这股疾进的队伍,但许大勇已经占据左侧射击角度,策应着正面的进攻。
这就是竹石清的双板斧,如若日军刻意掩藏侧翼的火力点,那么就要面临保安队冲进阵地肉搏的情况,反之,若逼出了火力点,竹石清便能根据日军的位置采取应对之策。
正当竹石清寻思着日军如何应对之时,一阵“哒哒哒哒”的机枪射击声从南面传来,一通子弹从侧翼落到二小队的身上,当即打翻了七八个战士。
竹石清朝前挺身一步,举起望远镜立刻发现了隐藏在建筑三楼的一处机枪点,为保险起见,竹石清盯了十秒才转身回至部队边上,这个机枪点换弹的间隙没有其他机枪衔接,大抵可以判断没有第二个暗桩。
信息已经明确,拿下外线阵地的时机已到,二小队已按照部署朝着许大勇靠拢,竹石清朝旁边的唐于飞点头示意。
唐于飞心领神会,一摆手,五名战士已到跟前,其中四个怀里抱着掷弹筒,最后一个扛着炮弹箱。
“我先上,你们贴着左侧去找许大勇!”竹石清拉栓的间隙,对着唐于飞提醒了一句。
言罢,竹石清已做好了攻击准备,大吼一声:“全体都有,跟我上!”
五中队的所有战士在竹石清的率领下朝着前方的阵地冲去,别看起步很快,但竹石清的眼神却是直直地盯着南侧呼啸的机枪,面上压上来乌泱泱的人群,阵地里的鬼子紧张到了极点,但他们发现了一个诡异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