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凉糕(五)(2/2)
空秀一头扎进碗里,深深吸了一口气,满脸的陶醉。她大口吞咽着,仿佛无需咀嚼,只管敞着喉咙让荞麦凉糕咕噜噜地滚进肠肚里。空秀吃得最快,吃完了却也懂得克制自己不再望向师姐师妹碗里那尚余的凉糕,只是低声夸赞空依手艺了得。空依心里得意得很,却语带遗憾地说:“可惜庵里东西太少,材料不足。若是有大蒜、香醋、炸茱萸,再加点葱花,那就更好吃啦!” 空净赶紧拦住:“可不敢这样——那些都是荤腥之物,出家之人是万万不能碰的!”
空依吐了吐舌头,知道一时得意,说漏了嘴。她望了望才相识不过四五天的两位小师姐,忐忑不安地问道,“师姐,我们这般。。。。。。嗯。。。。。。偷吃,算不算犯了。。。。。。。那个。。。。。。偷窃之戒?”
空净与空秀两人彼此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道:“不灵师姐说,事有权宜。我佛慈悲,只要我们心中有佛,想必佛祖也是能体谅我们的。”说罢,两人齐齐合掌,低头恭语:“阿弥陀佛。”
空依恍然大悟,猜出了不灵师姐话里的意思,与两位小师姐相互对视,心有灵犀似的嘻嘻一笑,随即低头合掌恭恭敬敬地口宣佛号,“阿弥陀佛。”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抚着心满意足的肚子,空字辈的三个小尼姑一边低头念着“罪过罪过”,一边依然回味着那半碗荞麦凉糕的美味。
争夺食物是世界上一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分享食物则是亲密的由衷表现。尤其是对于像空秀这样的小尼姑,半碗荞麦凉糕已经足以令她对那个毫不起眼的瘦小师妹刮目相看。在过去十三年的记忆里,饥饿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师傅光溜溜的脑袋,始终以一种傲然的姿态俯视着自己。而食物是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包括所有能够入口嚼碎咽下并且让自己肚子不再难受的东西。
所有的人都以为她馋。其实,她不是馋,只是饿,一昧的饿。
每个深夜里,她都会饿得翻来覆去,有一种想要把整个世界都嚼碎吞下的欲望。那饥饿的感觉好似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将她的肚腹灼烧地几欲干裂焦枯。不灵师姐默许她的偷吃,然而,清贫的无相庵哪里有足够的食物填满她永远不知足的饥肠?她只能设法收集着所有可入肚的东西,从而放弃了对食物好吃与否的挑选。
直到这样一份半夜里冒着热气的荞麦凉糕呈现于眼前,轰然推翻了她对食物的认知——原来好吃的滋味是这样地令人深深迷醉而不可自拔。第一次,她迷恋于食物的味道,而暂时忘记了如跗骨之蛆紧紧相随的饥饿。
作者有话要说:注:
1、荞麦凉糕:又叫“碗坨儿”,北方特色小吃。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入口咬嚼有劲,柔韧、滑腻、筋道、香辣,酸甜咸辣味溢满口腔。
2、佛教中,荤指五荤,葱、蒜、韭、薤、芫荽(或洋葱)等有特殊气味的菜;腥指肉食。《楞严经》中指出,荤的气味为鬼道众生所喜,食荤则鬼常吻食荤者之唇,令其福德消减,而且荤菜生食令人易生嗔心,熟食易生淫心,故要戒荤。戒腥,则是因为食众生肉断大慈悲种性,还会循业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