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 > 第75章 赤色骑马队

第75章 赤色骑马队(1/2)

目录

第75章 赤色骑马队

在和武田元光商定好相关事宜后,信重决定以下人员随他上洛:

香川盛久、松宫清长、熊谷隆直、山本重幸、武藤光佑、山县盛信、粟屋胜久以及云峰龙兴。

留在家中坐镇的,丹后方面是白井光胤、逸见昌经;若狭本领,山县秀政主持政务,军事上则交给熊谷元直;敦贺郡方面,则是粟屋胜家镇守木岭,平井利政坐镇金崎城。

而在上洛军势的构成上,信重的马廻众两百人,山县骑马队一百人,若狭国人诸如久村、香川、松宫等三百人,丹后的杉宗介、稻富祐秀两百人,敦贺的宫保长实、鸟羽信庭两百人,共计一千人。

此外,还有跟随服侍的侧近、小姓、婢女、医师、民夫等共计六百余人。

这次上洛,虽说人数不多,但为了震慑沿途的盗匪和国人,提振士气,展现武田氏的威严,信重采纳了山本重幸的建议,耗费重金购置了大量的辰砂,将山县骑兵队的甲胄、马具全部涂成红色,军旗以及背后的旗指物也全部用红布制作,一眼望去,热烈似火,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威慑力。

当然,这支骑兵只能称之为“赤色骑马队”,并不等同于所谓的“赤备”。毕竟“备”,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军团,内部以足轻为主,分成旗组、铁炮组、长枪组、骑马队、军监目付、太鼓贝、侍大将(备队指挥官)、弓组、小荷駄(主司补给运输)等各种兵职。

因此,就目前武田氏的实力和领内的状况,想组建一个专门的“赤备”时机还不够成熟,能凑出一个“赤色骑马队”已经足够震撼了。

除此之外,信重还为上洛的武士和足轻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具足。其中,马廻众统一穿戴黄色的当世具足,背后旗指物为“丸内菱”;其余国人的军士则穿戴黑色的御贷具足,背后的旗指物除了国人的家纹外,辅以武田氏的“四割菱”。

整顿军备的同时,信重还听从三条公赖和武田元光的建议,准备了不少的金银铜钱、奇珍异宝,准备作为献给朝廷和公方的见面礼。当然,这些费很大一部分来自不久前朝仓氏的赔款。

一切准备就绪后,天文八年三月初六,信重正式率领一千六百余人的浩大队伍,从武田氏馆出发,沿着“鲭街道”经朽木越一路南下前往京都。

所谓“鲭街道”,是小浜连结京都的街道之总称。因当时主要是往京都运送鱼类的路线,且其中大多是鲭鱼(青鱼),因而得名。

由这条路上洛,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近江国,而此时的近江却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太平无恙。

两年前,也就是天文六年(1537年),六角定赖在琵琶湖北岸再度击败浅井亮政,迫使其成为六角氏外样,名义上一统近江。此后不久,又将女儿许配给丧偶的细川晴元,与之缔结了姻亲关系,以此加强了与幕府和管领的联系,成为细川晴元在近畿的强大盟友,同时在幕府内部拥有了不可忽视的话语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