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熊谷渚(1/2)
第74章 熊谷渚
确实,按照武田元光的估算,若狭、丹后、敦贺一郡总石高(表高)二十三万石,其中敦贺、小浜等港口的贯高折算成石高约为十二万石,这么算来,若狭武田氏的实高已经超过了三十五万石。
当年仅有若狭一国的武田元光尚且能拉出两千军势,如今坐拥三十五万知行的信重,别说征召四千人,就是六千人也在能力承受范围之内。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信重心里清楚,敦贺、丹后新附,领内暗潮涌动,特别是丹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转封,势必触及一些底层国人的利益,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大规模动员,还要留有部分军势稳定形势,避免出现一揆等骚乱。
至于敦贺,虽说跟朝仓氏达成了和睦,但谁也不能保证这种暂时的和平能持续多久,且郡内的地头蛇也需要时间整合处置,这时候动员显然不合时宜。为了防备内忧外患,粟屋兄弟麾下的精锐(国吉众)也必须驻守木岭,不能随意调动。
思来想去,信重觉得能抽调一千军势上洛已经是极限,而且这一千人还不能是家中精锐,以免树大招风。
对于信重给出的这个回答,武田元光显然是不高兴的,时隔十数年后后,难得再次受邀上洛,怎能不借机一展武田氏风采
“彦五郎,至少,至少也要组一支三千人的军势吧,太少的话,不光是我武田氏,你我脸上都无光啊。”武田元光不依不饶道。
“父亲大人,现在我是家督,还请尊重我的想法。”看着武田元光悲戚戚的样子,信重还是决定让他认清现实。
“你……”武田元光欲言又止,“你也看到了,这次与朝仓氏和睦,朝廷和公方派出了三条亚相,这可是给足了面子。如今公方和管领需要我们帮忙,我们武田氏可不能过河拆桥啊。”
“正因为记得公方的恩情,我才决定率领一千人上洛,否则,我连理都不会理睬这封‘御教书’。”
信重的话让武田元光再度哽咽,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竟这般不把幕府放在眼里,这和若狭武田氏历代的方针可谓是背道而驰。可是,他此刻已然隐居,信重却经过两场大战,积攒了足够的威望,此消彼长之下,自己怕是没有办法左右他的决策了。
“父亲大人,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一并承担。”信重可能觉得自己刚才语气有点重了,毕竟武田元光刚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加之又是自己的父亲,还是要以和为贵。
“随伱吧,哎,为父老了,不中用了。”武田元光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次上洛,请您随我一起吧。”信重算是“胡萝卜加大棒”,给他一棍子,再给他点甜头尝尝。
果然,听到信重邀请他一同上洛,武田元光垂着的头立即支棱起来了,双眼也闪烁着光芒:“真的你让为父给你一起去京都觐见陛下和公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