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名门之后(科举) > 谁是案首

谁是案首(2/2)

目录

这回,他越写越是顺畅,甚至比从前写过的第一道题目“匹夫不可夺志”写的更快,没过多久,那草稿纸上已是满满的一篇字,坐在他身边的陆锦还在皱眉苦思冥想,陆钧这边却长长舒了一口气,把笔放下了。

县试的考场其实完全不像陆钧想象的那么严肃,士子们一张张小桌挤在一起,交头接耳的不在少数,不过每间厅堂里都有差役圆睁着眼,四处巡视,很少有人敢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举动。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试图铤而走险,陆钧刚刚写完,就听见后面大堂里差役高声呵斥道:“你!方才我就看你一直动来动去,你在做什么?!给我站出来!”

后面一阵骚动,一个苍老的声音辩驳道:“大人,我、我不过是挠痒,你不能因此抓我啊!”

陆钧回头一瞧,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留着一部花白的长须,被两个差役连拉带拽拖了出来,还在不断挣扎。那两人把他按在地上,三下两下,就把他一身破破烂烂的棉服脱了下来。那老考童下面只剩一条单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连喊带叫,伸手去夺他那棉衣,其他人趁机闹哄哄的左看右看,和认识的人搭腔询问,场面一片混乱。这时,那监考的官员从前面高台上缓缓站了起来,开口喊道:“肃静!”

这考官语调威严,吓得下面的士子们愣了一愣,都不敢说话了,只剩下那老儒生带着哭腔的喊声。两名差役才不管他哭得凄惨,把他的一件破棉袍撕的白絮纷飞,最后果然抽出一卷裹得紧紧的纸卷,用细线捆着。那老头一见,连冻带吓,干脆两腿一蹬,晕了过去。考官在上面把手一摆,马上又来了几个人,将这老头的名字记下,考篮和考卷一并都丢到一个筐子里,把人和筐子拖了出去。

陆钧后面有人叹道:“这老阿叔我见过两次,听说他都六十多,考了二十几年了,这回他一辈子都别想再考,回头还要在县衙门前号枷一月,我看他的命也保不住啦!”

他旁边的人道:“唉,每次这样的人都要抓上几个,可却屡禁不绝……莫说了,这回怎么出了个这么偏的《孟子》题?!我瞧这考官多半是学道里头派来,专门和咱们洛陵士子为难的……”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考官已经整理衣袍,朝这边走了过来,下面所有的大堂里一下子就没了动静。考官见考生们都埋头答题,转了一转,又回去了。

陆钧已经写完了两篇文章,他不敢回头看常晓成和李尚源,侧身瞧了瞧陆锦,陆锦摇头晃脑,草纸上列了好几行字,好像都是陆兴璘前一段时间给他们总结出来的关于“义战”和“仁义之师”有关的做文章的要点。他写写画画折腾了一会儿,好像终于有了突破,抽出第二张纸来,写下一个破题:“武王伐无道而取残贼,天下乃归往之也。”

这个破题着实不错。陆钧见陆锦抬头看着自己,对他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目光。陆锦两眼发亮,马上提着笔刷刷的写了起来。

两篇文章都写完了,时间却还早得很。陆钧将文章在草纸上认认真真的查了一遍,尤其是第二篇,确定圣贤之名都用了代字,也没有涉及到当朝皇帝的名讳,没有错字、别字,又揣摩了半天起讲顺不顺孟子的口气,这一遍看下来,反反复复改了几句,方才开始往真正的考卷上誊。

陆钧记着之前他们几个商量的话,故意抄的慢些。此时大部分人还在琢磨第二个题目,没有人出来交卷。但他快誊完的时候,好像有人拿着卷子,从后面站了起来,沿着大堂的边缘那窄窄的过道往外走去。

陆钧抬头一看,并不是什么认识的人。他收回目光,又认真把最后几句读了两遍,抄了上去。两篇文章整整齐齐放在面前,他最后再从头到尾又看了一回,终于决定:收笔,等着交卷了!

就在这时,后面传来了李尚源和常晓成的声音,似乎是常晓成等不及,想现在就出去,他还隐约听见常晓成说他要出去堵着张尹,不让他跑了。李尚源声音压的低低的,劝了他一阵,后面又重新恢复了安静。

快到中午的时候,零零散散,交卷子的不过二三十人。还没有到开门放人的时候,这些人都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上面等着,听说有的人中了,有的没中,都在那里低声议论。常晓成终于坐不住了,理直气壮的对李尚源道:“我饿了!”

说罢,他站起身来,交卷去了。陆钧回头和李尚源对望一眼,李尚源看看前面,又对他点了点头,看样子,李尚源觉得现在交卷似乎也可以了。说实在的,陆钧都写完了,坐在那里干等,心里就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本来觉得是两篇无可挑剔的文章,这会儿想来想去,一会儿觉得第一篇太平淡,一会儿又觉得第二篇跑题了,着实是坐立不安。陆锦写完之后,也有些要去交卷子的意思,就对他道:“哥,要不咱们走吧,这会儿还能赶上放头牌,回家吃饭去……”

陆钧正在犹豫,见常晓成满脸喜色,大步走了回来,重重的往椅子上一坐,道“阿钧,阿源,我中了!”

※※※※※※※※※※※※※※※※※※※※

这篇《有攸不为臣,东征》的作者当然不是老暄,而是万历、天启时的名臣姚希孟,可惜这篇文章老暄只有在《钦定四书文》里看了一下,那里面是没有标点的,老暄总怀疑自己断句断的不对,要是哪一天找到了完整的有断句的,老暄可以贴出来给大家看。

县试的时候,虽然卷子也是糊名的,但是写完之后交卷就是直接交到考官(知县)手里,知县会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之类的,而且尤其是一开始交卷的人少,知县会边收边看,所以老暄有点奇怪这也不完全算是匿名啊~不过,其实县试、府试,本来就不是特别严格,考中了也就是个童生的身份,道试的时候查的就严了,就要衣服全脱,认真搜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