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杨家将之珍珠衫 > 各怀心事

各怀心事(1/2)

目录

出了西苑宫门,重阳坐了自己的包厢驮轿,小半个时辰便到了八王府。此刻,天色已经擦黑。八王府门前除了挂着两盏御赐宫灯外,还挂着四盏白纱西瓜灯,照得内外通明雪亮。门楹上御赐的“文治光华”四个贴金大字黄灿灿明亮亮耀人眼目。

门上值守的卫士见是重阳公主的车轿来,忙上前请安,说道:“公主殿下,八王和王妃现在不在府内,只有郡主在。等我进去通报一声。”“通报什么?我又不是来传旨的,“重阳一把掀开轿帘,眉毛一扬,不屑的说:“我和皇姐从小一起长大,没有那么见外,头前带路。”守门的卫士见重阳竟是径直的叫人抬轿进府,也只好作罢,一边命人速速进府通知郡主,一面命人提了灯笼头前照路。

待进了二门后,重阳换了一乘二人抬的小轿,跟着王府的家丁七折八弯来到了郡主居住的绘雨堂后,停了下来。一旁早有宫女掀开了轿帘,搀着重阳下了轿。守在郡主门前的侍女们,一见公主来了,“唿”地跪下了一大片。重阳没有理会她们,摆了摆手径直的走了进去。还未走进内室,就听见里边传来郡主埋怨的声音:“重阳公主来了?为什么不早点通报?棠儿,明轩,卉儿那你们还站着在这儿干什么?还不快和我一起去迎接公主?”“我不用皇姐来接,我自己进来了。‘重阳一边笑着朝屋内走,一边说:“皇姐,我听说你今天身体不适,所以特意向皇后告了假来看你。你现在好些了么?我这次来,除了看你,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呢!”

说话间,灯影里郡主已经迎了出来,身边还陪着棠儿,明轩,卉儿三个大丫头。郡主一边吩咐小丫头们倒茶,一边挽着重阳的手,笑着说:“有劳妹妹挂念了。我想定是今早天寒地冻的,我不小心着了凉,所以才觉得有些头疼。刚才太医来看过了,开了些药,说是多休息一个会儿就行了。“

“那皇姐还起来干吗?反正也没有外人在,我们姐两个就躺着说话不好吗?“重阳孩子似的眨了眨眼,几步走到床边,大剌剌地坐下,晃着腿,格格笑道:“皇姐,我不光是看你,还要向你道喜呢。“

“道喜?我有什么喜好道的?”郡主一边说,一边挨着重阳坐下

“此时说来话长。前几天我给父皇和潘妃娘娘画了一幅‘梅花傲雪图‘,父皇一高兴就赐我一柄御案上西夏进贡的玉如意,当时潘妃娘娘不住口的夸这柄如意好看。前两天,我听说潘妃娘娘有喜了,于是就合计送什么贺礼好。想来想去,想起潘妃娘娘喜欢这柄如意,所以我就打算献给潘妃娘娘。结果等我到了娘娘的宫里,到处都是宫人送进来的贺礼。什么金屏风、金弥勒佛,玉观音、扇坠儿、冰片一档一档的琳琅满目。我想娘娘定然看不上我的礼物了,没有想到潘妃娘娘竟然不住口的称好,还说就我礼物最称她的心思,所以她一高兴就告诉我一件天大的喜事。皇姐,你不想知道?“

“潘妃怀孕,你向我道什么喜?这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重阳说的神采飞扬,郡主却只是淡淡一笑,随即正色说道:“妹妹,有句话本不该我说的。妹妹虽然不是皇后亲生,但是毕竟是皇后一手养大的,和潘妃走的太近,怕是有些不妥吧!再说了,你是堂堂大宋公主,用得着去讨好潘妃?”

郡主此话一出,重阳的眼皮急速跳了一下。据说当年重阳的生母难产而死,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小重阳。因为皇后一直无出,所以就将重阳抱来亲自抚养。因见郡主的话中的语气似乎很看不上妃子,重阳顿时想起自己的生母也是妃子,脸色顿时有些不快,但随即就笑起来:“姐姐的话固然有些道理,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家能添丁进口也是好事一件,姐姐说不是吗?”说着,用手扶着郡主的肩头:“皇姐真的不想知道是什么喜事?”

“什么喜事?”

“潘妃娘娘说皇上有意要把郡主许配给潘龙呢!当初父皇早就有意将皇姐许配给一个无双的少年英雄,如今潘家攻破太原城,岂不是一个天大的功劳?皇姐,潘家现在权势通天,潘龙又是少年得志,飞黄腾达。如果潘妃再能为父皇生下皇子……那么……皇姐,你想普天之下,还有哪家能配的上皇姐呢?”重阳仿佛没有注意郡主的脸色此刻忽然变得苍白,依然自顾自的说着:“对了,刚才我在西苑还碰到了杨家的人了,就是今日归降的那家。他说他叫杨景。看上去他到有些英武之气,不过就是口无遮拦了些,不三思而后行,日后说不定要吃点苦头,皇姐,你说对么?”

“皇叔要把我嫁给潘龙?” 郡主蓦然间觉得心血倒涌,耳边也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仿佛身在虚空缥渺之中,整个房间,椅案几榻都在轻烟似的微霭中旋转漂浮起来,心中早已是混茫一片纷纷乱麻一般,又听见重阳提到了六郎,顿时觉得更加头晕目眩,腿颤身摇要晕倒似的。这时重阳也发现了郡主的情形好似有些不对,轻轻碰了碰郡主,说道:“皇姐,你怎么了?又不舒服了?我叫人再去传太医?”

“妹妹,你刚才说的是真的?皇叔真的要把我下嫁潘龙?”郡主此刻脸上血色全无,半晌才咽了一口气,颤抖着嘴唇道。

“当然是真的。父皇是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如果不松口,潘妃娘娘会能亲口告诉我?”重阳早就猜出郡主心里未必情愿,只是没有想到郡主的反应竟然如此之大,不禁小声试探着问:“怎么?皇姐你不愿意?”郡主强捺下怦怦狂跳的心头,定了定神说:“看妹妹说的,我自幼无父无母,婚姻大事自然是由皇叔和皇兄做主,哪里有自己愿意不愿意的?

重阳听着郡主的话,松了一口气,释然一笑道:“是呀,我想也是。这满朝文武,除了潘家,又有谁能配上皇姐呢?不过,皇姐,我看你还是早点休息吧!妹妹这就告辞了。”说完,重阳站起身来,又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这才离去。

待重阳出了门后,郡主再也坚持不住了,双腿一软跌坐回床上。这时,一直在外间的棠儿快步走了进来,虽然棠儿从来没有问过六郎的事情,但是郡主心中的情愫早就猜出了□□,见郡主仿佛不胜其寒似的在瑟瑟发抖,棠儿拿袍子披在郡主身上,心疼的说:“郡主,皇上圣旨一下,这事就不可更改了!要不等八王回来了,您去求求八王?”郡主幽幽的目光望着前方,许久才道:“求皇兄没用!皇叔他不会听皇兄的。”

“郡主,您的心思棠儿从来没有问过,但是我早也猜出了一二。”棠儿见郡主面色悲戚,忍不住说道:“潘龙固然是个不学无术的世家子,但是那个杨六郎就真的值得您日思夜想?如果他真是真心对您,今日又怎会看都不敢看您一眼?”

“让我想想,让我再想想。” 郡主呆呆地坐着,两眼向前望着,似乎要穿透前面的墙壁,眼中不知是泪光还是映着烛光,晶莹地闪着,显得疲倦和悲凄。许久许久,郡主呐呐自语道:“他不会骗我的,就算天下的人都在骗我,他也绝不会骗我,他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对了,我要去找一个人,她一定能帮我。”

重阳带给郡主的这个“好”消息,六郎是一点也不知道。今天六郎本无任何观景作诗的雅兴,但是重阳临走前那几句话提醒了他:自己现在不在北汉了,身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一家,以后的行为举止一定小心谨慎。如果今天自己家人无诗无作,体谅的会说自己是一家重武轻文,不体谅的说不定会说自己一家骄纵狂妄目中无人,所以,当众人纷纷提交了自己的诗篇的时候,六郎略加思索,转身走向书案,提笔在宣纸上写了几句后,双手呈上。

坐在龙椅上的赵光义看着众臣子们花团锦簇一般的诗词文章,时而敛眉凝目,时而颔首微笑,时而俯仰沉吟,时而抚膝慨叹,未了看到一首五言小诗时,笑着递给身边的丞相赵普:“你看看!这首小诗虽不出巧,倒也别致。‘暗尘随波去,胡儿泪满缨’。有意思。这字也写的有精神,不错!“说罢,一眼瞟见宣纸底部上“昭武副尉杨景敬上”几个字的落款,忽然想起来了什么似的:“杨景?杨延昭?这个杨延昭可是当日把守南门的杨延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