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庶女有出路 > 第 33 章

第 33 章(2/2)

目录

姜国公目光收回,眼角蹙到她发髻上的金步摇时停了停,目光来到姜熹身上,不久前,还听说她发烧了,如今不过几日,就养了回来,脸蛋儿粉粉的。

“我来查查你的课业。”

姜熹心下一悚,不敢点头,也不敢摇头,当场僵在那儿。

只听闻做父亲查儿子的课业,她一女孩子又不是能考秀才,检查个什么劲……

姜国公不管姜熹的脸难不难看,随即问了好几个问题,姜熹一开始很紧张,说得磕磕碰碰的,随后就越说越顺了。

姜国公大感安慰,拍手叫好。

姜熹看姜国公的手边,正是从她这儿不问自取的闲书,便问他好看否。

姜国公楞了楞,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他脆脆地说了句,“不够带劲。”

眼里星光流转,问道:“你这身体好全了吗,你怎么总是多灾多难的?”

姜熹“嗯”了声,她爹倒是和陈意阳说了同样的话。

姜国公盯着手边的,不够带劲的闲书,出了会小差,姜熹听他幽幽地又问,“听说你母亲近日总是过芳心苑?”

说起廖氏,姜熹一言难尽,一个空杯子忽然被装满得要泄出来的感觉,心中别扭得很。

“是。”

姜国公细心地留意姜熹的表情,“你母亲对你好了,你怎么好像高兴不起来?”

姜熹望了望书房头顶上挂的一个“静”字,那是因为在她心中已经不需要母亲了,而且廖氏的突然变好,太功利了,不过她不可能这样对姜国公说的。

姜国公是打算在姜熹这儿听听意见,再想着拿什么态度来对廖氏的,姜熹的态度,他一看这表情就懂。

两人又聊了会,他就让她回去了。

六叔刚送走了姜熹,又走进书房道:“爷,大夫人来了。”

这些日子廖氏都是这样,只要姜国公在府里,她就时常到书房这儿转悠,也不做别的,就送送吃的,或对着下人这吩咐一句,那交代一句,但又不出现到姜国公的视野里。

姜国公挑眉,这是头一天,她要求进到书房来。

他点了点头,示意六叔让她进来。

今儿廖氏穿了一身玫红色的衣裳,脸上施了浓淡适中的妆容,眉眼间显得柔和年轻了许多。

廖氏一进来先是对姜国公笑了笑,然后接过身后丫鬟端的白瓷小盅。

“爷,这是妾身熬的,你最适合你这种熬夜挑灯看书的。”

她把小盅放到姜国公面前的书桌上,挑着一涂了朱红色丹蔻的玉手把小盅的盖子挑开。

姜国公伸头看了看,是莲子百合羹,食物的香气还没飘到鼻端,倒是先闻到一股很好闻的茶花香气。

他抬头望向廖氏,廖氏脸上淡粉色的胭脂让人有种她在脸红的错觉。

六叔一个外人都能看出廖氏这是在做什么,很识趣地领了那捧小盅的丫鬟出去。

六叔守在门外,心里想着国公爷多久没和大夫人走到一块,也不知廖氏这次的伎俩能不能成。

国公府的爷们不像外边的爷们,大多很少有妾室的,先国公以身作则,身边只姜老夫人一正室,姜老夫人从小也是这么教育儿子的,在与廖氏分房的这些年,姜国公也就委屈了这么多年,连从小伺候他的赵姨娘那儿也甚少过去的。

姜国公长年都睡在书房这儿,所以里面床塌被铺什么的都很齐全。

随后在星星不知对六叔眨了多少次眼之后,他身后传来了一次久违的叫水声。

※※※※※※※※※※※※※※※※※※※※

在这里说一下,

太皇太后和太后是两个不同的人。

太皇太后生了先帝和宁王两个儿子,两人岁数相差十几岁。

先帝和太后生了当今的小皇帝,先帝子嗣薄弱,死后就是小皇帝继位。

太后的娘家是镇国将军府,齐枫是她外甥,后面我会称她齐太后。

太皇太后和宁王,太后和将军府,是两个不同的阵营,政治上对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