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冲阳穴(1/2)
清光绪年间,阳光明媚的清晨,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
行至半途,我们遇到一位面容痛苦、捂着腹部的路人。他弯着腰,额头上满是汗珠,艰难地向我们求助:“好心人呐,我这胃突然疼痛难忍,不知是何缘故。”
太爷爷赶忙上前询问,仔细观察他的面色和脉象。经过一番诊断,太爷爷说道:“你这乃是胃气阻滞,气血不畅所致。”
太爷爷让路人坐下,开始为他寻找冲阳穴。太爷爷说道:“冲阳穴,位于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此穴乃足阳明胃经之原穴,功效甚多,不仅可治疗胃痛,还能调理脾胃,缓解肢体痿痹、麻木不仁等症。”
说罢,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精准地刺向冲阳穴。不一会儿,路人便感到胃部的疼痛有所缓解,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路人惊叹不已,问道:“小兄弟,这冲阳穴为何如此神奇?”
太爷爷微笑着解释道:“冲阳穴汇聚了胃经的原气,刺激它能激发胃经的经气,调和胃气,疏通经络,使气血通畅,疼痛自然得以消除。”
路人感激涕零,连连道谢。我望着太爷爷,心中充满了敬佩,也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