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解溪穴(1/2)
清光绪年间,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
行至半途,忽遇一位路人,只见他手抚颈部,眉头紧锁,面色苍白,脚步虚浮。太爷爷见状,上前询问。
路人苦着脸说道:“我这几日不知怎的,总觉颈部僵紧酸痛,头晕目眩,实在难受得紧。”
太爷爷仔细观察其面色,又为他把了脉,而后说道:“你这乃是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所致。颈部气血不通,故而不适,脑失所养,便生眩晕。”
言罢,太爷爷决定为其针刺解溪穴以缓解症状。太爷爷先让路人坐下,放松身心。他指着路人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说道:“此处便是解溪穴。”
只见太爷爷取出银针,精准地刺入解溪穴,轻轻捻转提插。不多时,路人便觉颈部的僵紧感有所减轻,头晕之症也有所缓解。
路人惊叹不已,连连道谢。太爷爷微笑着说道:“解溪穴功效众多,不仅能通经活络,治疗你这颈部不适与头晕之症,还对下肢痿痹、足踝肿痛、腹胀、便秘等症皆有良效。此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经穴,胃经多气多血,刺激此穴可调畅气血,使周身经脉得以濡养。”
说罢,太爷爷收拾好银针,带着我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