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时代的精神之光(2/2)
“也没啥神奇的。基本原理和咱老家手工制作淀粉差不多,清洗挑选,再粉碎,沉淀,洗涤几次,最后晾晒,研磨,包装。基本这样。”张岩说。
说话间,张岩把她带进了中控室,桌面上仅有两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些电路图一样的画面,周楠采访过一些企业,她大概知道,这便是利用信号控制设备,真先进。
“你瞧,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控全部的生产线,连一台电动机的启动和关停,只需要在这上面点一下即可。你看看,这么复杂的生产线,哪里出故障了怎么办?不用担心,电脑上会自动提示的,先进不?”
周楠慨叹地摇了摇头:“照这么发展下去,未来会变成三人式工厂,一人把控原材料,一人包装,一人守在中控室就行。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解放了好多人工参与。”
张岩点点头,吧唧了一下嘴巴:“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从老板角度看,先进的技术将会节省一大笔人工成本,但从社会发展层面讲,技术太先进也不见得是好事。
“首先,好多人会下岗失业,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不好就业。但人是社会中的人,总要生存吧,长期以往,会积攒一些社会问题的。
“你看看那些工人,大都来自李家崖,好多没上过大学,连高职院校都没进去过,基本都是小学和初中毕业,你说,把他们放到大城市里,好找工作吗?
“根本不好找。李总人好,给老乡提供了就业,他们一边种地一边打工,增加了收入,也改善了生活,多好的一件事!”
张岩说完,周楠竖起了大拇指:“我忘了这一点。李总真是大善人,不仅发展了地方经济,还带动了村民就业,不得不让人佩服。”
“是啊,放眼整个社会,哪家企业不是抢着要大学生?起码他们文化高,专业程度强,李总傻吗,他怎么不去找那些大学生呢?说白了,他心里惦念着家乡的兄弟姐妹!”
周楠笑着点点头:“那边有个大姐,我想采访一下她。”
“可以。”张岩推开门,周楠出去。
来到皮带机旁,她打开手机,录起了视频:“你好大姐,我可以简单跟你聊聊吗?”
大姐有些害羞,盯着镜头手无足措:“怎么了?”
“这是定北日报社的记者,你随便回答好了。”说着,张岩开始帮她干起活来。
周楠问:“大姐,哪里人?”
“李家崖的,就在上面。”
“干了多少年了?”
“五年了。”
“这份工作怎样?累吗?”
“很好啊,不累!就站在这里挑选一些不好的原材料。”
“收入还满意吗?”
女人笑了:“很好啊!咱没上过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