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的工业革命 > 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

第六章 珍妮纺纱机(1/2)

目录

第二天,早朝。

昨晚一夜没睡的崇祯,脸上看不出一点疲倦,精神头十足的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

金色龙椅坐落在金色台基上,前方摆放着一对铜胎珐琅宝象,寓意着五谷丰登,太平盛世。

站在临清贡砖上的孙元化,在上朝以前就和老师商量出了一个章程,手持玉笏走出了朝班:“启禀陛下,王恭厂一名奇才朱舜发明了一样线膛qiāng。”

“这支线膛qiāng的威力远远超过普通的鸟铳,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当是一件国之重器,为了表彰这个奇才,臣建议给他封赏。”

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封他为军器局副使,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朝廷的部尚,只有礼部尚不是东林党人,其余五部尚全是东林党的骨干,东林党可以说是控制了大半个朝廷。

从今年年初开始,崇祯开始有意扶持徐光启这些西法党人,感到威胁的东林党,每次都极力反对提拔西法党人。

关于这件事,东林党已经从宫里的一名太监那里,提前得到了消息,也已经商量好了对策。

五位尚已经位极人臣了,这件事当然是不能由他们主动开口,就需要一个qiāng。

在过去一般都是各司郎,主动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今天东林党为了震慑西法党人,找到了一个更好的qiāng。

一个让徐光启等人怎么也想不到的人,从朝班里站了出来。

礼部精膳司郎金之俊,出声询问道:“敢问孙郎,这个朱舜是什么身份,可有功名在身。”

金之俊可以说是礼部二把手徐光启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金之俊竟然主动投靠了东林党。

而他所说的身份问题,也正是朱舜最大的缺陷,孙元化不敢胡编乱造,只能实话实说:“朱舜是王恭厂的一名铸匠。”

这句话说完,满朝哗然。

一个小小的铸匠别说功名了,就连脱籍都还没有,竟然跳过小吏这一层,直接提拔为军器局副使。

就算军器局副使只是从品,但这可是朝廷的正式官员,相当于直接跨越了两道鸿沟。

脱籍和抬官入品。

崇祯昨天晚上已经见识了线膛qiāng的威力,知道线膛qiāng是改变一个时代的好东西,恨不得提拔朱舜为掌管一司的郎。

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从品军器局副使,底下的官员又开始反对,武不同意提拔为军器局副使,不如提拔为王恭厂掌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