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蒙面将军(1/2)
罗不凡点点头,目光又不由自主地掠向《三国演义》:“李先生,这本书是何人所作?”
李存道将书递给罗不凡,只见上面都是古文字,竟然没有一个字是罗不凡认得的。
也不知道这书里面所讲的故事,跟现世中那本书中所讲相同与否。
不过,根据罗不凡曾经了解过的内容来看,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关云长,曹孟德这样的故事和历史人物,大致应该是相同的。
书本很古旧,看样子两百年都不止。
“这本书乃是秦朝一个落魄的书生所作,他也姓罗!这本书上的文字乃是秦朝特有的篆字,自打庆朝建立之后,就下令不许再用秦文。于是,整个庆朝都开始使用新文字,想必元帅并不认得这些文字!不过,这本神乎其神之书,元帅应该读过。”
“它被一些杂士翻译成庆朝当代文字,在庆朝广为流传!被很多热爱行兵打仗之世人奉为兵法,里面有很多奇巧之计,都可以用于领兵作战之间!”
听李存道这么一解释,罗不凡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件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
这庆朝《三国演义》的作者也姓罗,却不知道真正姓名,也不知道生卒年,大概是某种神奇的力量导致的吧!反正这庆朝有很多无厘头的事情,能跟现世发生的事情扯上一些牵连,没准以后会遇上更加令他吃惊的事情,倒是没有必要太过惊讶!
罗不凡正陷入沉思,只听李存道又开口了:“老朽记得元帅曾经说你看过此书!我们二人还谈论过关云长斩杀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的情境呢!老朽都没有想到,类似的事情,会在现实中发生!马腾将军就是趁赵应龙不备,将他的头颅生生削了下来。”
罗不凡点点头:“嗯,此书本帅的确看过!但此中的行兵之计,能不能拿来我用,还不好说。”
“草船借箭,元帅不是已经用了吗?呵呵,看来有些东西能用!”李存道神秘地笑道。
他已经经过一系列的鉴定,发现《三国演义》中的计谋的确是可以用在现实中的,别人不用,那他就要瞅准时机来用了。
李存道突然想起了什么,道:“既然元帅看过这本书,那我军中有一位将军跟曹孟德麾下的将军典韦很是相似,将军觉得谁最像?”
罗不凡眼眸一亮:“呵呵,当然是李典将军!不过,他们二人用的兵器不一样,李典将军用的是一根铁火棍,而典韦用的是双锏!”
李存道摆摆手:“李典将军在上阵之前只是一位小兵,根本没有兵器,那跟铁棍子,只是烧鼎所用的烧火棍,算不得兵器。元帅不妨将李典打造成典韦般的战将!”
李存道竟然突发奇想,如此说道。
罗不凡还未开口,李存道又接着说道:“当然,李典将军跟书中典韦很不一样。那个落魄的罗书生将典韦这个猛将写的太倒霉了,双锏被人偷去,力战群兵致死!这个结局,让老夫很不满意!李典将军乃是咱们军中的福将,可不会像典韦那般结局!”
罗不凡嘿嘿一笑,内心已是惊奇无比,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来到这庆朝,有朝一日竟然会跟当世名士讨论《三国演义》中的内容,还谈论的如此入戏,并且,在身边找到了类似三国当中的人物。
想想,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梦!
“本帅稍后会帮李典将军打造一些坚韧的兵器,棍子一根,双锏一对儿,还有刀枪剑戟,看他自己怎么选。没准他会像书中的典韦那样,用双锏呢!”
二人说到此处,都是大笑。
闲说了这么一通,言归正传,李存道问道:“元帅今夜来此,可是杜云之那边传来什么消息了吗?”
罗不凡这才将那封请降书拿出来,递给李存道:“先生,杜云之说要投降!”
“哦?”李存道忙接过请降书,看了一通,摇摇头,&罗不凡点点头,目光又不由自主地掠向《三国演义》:“李先生,这本书是何人所作?”
李存道将书递给罗不凡,只见上面都是古文字,竟然没有一个字是罗不凡认得的。
也不知道这书里面所讲的故事,跟现世中那本书中所讲相同与否。
不过,根据罗不凡曾经了解过的内容来看,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关云长,曹孟德这样的故事和历史人物,大致应该是相同的。
书本很古旧,看样子两百年都不止。
“这本书乃是秦朝一个落魄的书生所作,他也姓罗!这本书上的文字乃是秦朝特有的篆字,自打庆朝建立之后,就下令不许再用秦文。于是,整个庆朝都开始使用新文字,想必元帅并不认得这些文字!不过,这本神乎其神之书,元帅应该读过。”
“它被一些杂士翻译成庆朝当代文字,在庆朝广为流传!被很多热爱行兵打仗之世人奉为兵法,里面有很多奇巧之计,都可以用于领兵作战之间!”
听李存道这么一解释,罗不凡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件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
这庆朝《三国演义》的作者也姓罗,却不知道真正姓名,也不知道生卒年,大概是某种神奇的力量导致的吧!反正这庆朝有很多无厘头的事情,能跟现世发生的事情扯上一些牵连,没准以后会遇上更加令他吃惊的事情,倒是没有必要太过惊讶!
罗不凡正陷入沉思,只听李存道又开口了:“老朽记得元帅曾经说你看过此书!我们二人还谈论过关云长斩杀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的情境呢!老朽都没有想到,类似的事情,会在现实中发生!马腾将军就是趁赵应龙不备,将他的头颅生生削了下来。”
罗不凡点点头:“嗯,此书本帅的确看过!但此中的行兵之计,能不能拿来我用,还不好说。”
“草船借箭,元帅不是已经用了吗?呵呵,看来有些东西能用!”李存道神秘地笑道。
他已经经过一系列的鉴定,发现《三国演义》中的计谋的确是可以用在现实中的,别人不用,那他就要瞅准时机来用了。
李存道突然想起了什么,道:“既然元帅看过这本书,那我军中有一位将军跟曹孟德麾下的将军典韦很是相似,将军觉得谁最像?”
罗不凡眼眸一亮:“呵呵,当然是李典将军!不过,他们二人用的兵器不一样,李典将军用的是一根铁火棍,而典韦用的是双锏!”
李存道摆摆手:“李典将军在上阵之前只是一位小兵,根本没有兵器,那跟铁棍子,只是烧鼎所用的烧火棍,算不得兵器。元帅不妨将李典打造成典韦般的战将!”
李存道竟然突发奇想,如此说道。
罗不凡还未开口,李存道又接着说道:“当然,李典将军跟书中典韦很不一样。那个落魄的罗书生将典韦这个猛将写的太倒霉了,双锏被人偷去,力战群兵致死!这个结局,让老夫很不满意!李典将军乃是咱们军中的福将,可不会像典韦那般结局!”
罗不凡嘿嘿一笑,内心已是惊奇无比,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来到这庆朝,有朝一日竟然会跟当世名士讨论《三国演义》中的内容,还谈论的如此入戏,并且,在身边找到了类似三国当中的人物。
想想,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梦!
“本帅稍后会帮李典将军打造一些坚韧的兵器,棍子一根,双锏一对儿,还有刀枪剑戟,看他自己怎么选。没准他会像书中的典韦那样,用双锏呢!”
二人说到此处,都是大笑。
闲说了这么一通,言归正传,李存道问道:“元帅今夜来此,可是杜云之那边传来什么消息了吗?”
罗不凡这才将那封请降书拿出来,递给李存道:“先生,杜云之说要投降!”
“哦?”李存道忙接过请降书,看了一通,摇摇头,&
未开口,李存道又接着说道:“当然,李典将军跟书中典韦很不一样。那个落魄的罗书生将典韦这个猛将写的太倒霉了,双锏被人偷去,力战群兵致死!这个结局,让老夫很不满意!李典将军乃是咱们军中的福将,可不会像典韦那般结局!”
罗不凡嘿嘿一笑,内心已是惊奇无比,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来到这庆朝,有朝一日竟然会跟当世名士讨论《三国演义》中的内容,还谈论的如此入戏,并且,在身边找到了类似三国当中的人物。
想想,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梦!
“本帅稍后会帮李典将军打造一些坚韧的兵器,棍子一根,双锏一对儿,还有刀枪剑戟,看他自己怎么选。没准他会像书中的典韦那样,用双锏呢!”
二人说到此处,都是大笑。
闲说了这么一通,言归正传,李存道问道:“元帅今夜来此,可是杜云之那边传来什么消息了吗?”
罗不凡这才将那封请降书拿出来,递给李存道:“先生,杜云之说要投降!”
“哦?”李存道忙接过请降书,看了一通,摇摇头,“元帅如何看待此事?”
“正是因为想不明白,故而来请教先生!”罗不凡无奈,“杜云之说要投降,又将时间定在三日之后,这怎么都让人觉得,他是想拖延时间。”
仿佛是在这会儿的功夫,李存道心中就已经明了了一切:“这不难理解。杜云之大败一场,损兵八万,几乎是他全军的一半。又看到我柴桑城有神兵利器护城,元帅手段强横无匹,故而内心恐慌,他是害怕我们前去攻打天年镇,故而使出这一招缓兵之计!”
对于李存道所言,罗不凡极为赞同,本来他也就是这么想的。
“想必,对于此事,元帅心中本来就有主意吧。元帅一向有自己的点子,就算杜云之不示弱投降,你也不会派兵去攻打天年镇吧!”
李存道似乎看透了罗不凡心中所想的一切。
罗不凡点点头:“知我者,先生是也!”
“杜云之乃是无足之帅,他在出了元城关之后,就无处依附。现在占据天年镇,也不过是暂时的。如果有朝一日,天年镇的粮食用完了,那他还去哪里?”
“一支即将饿死的军队,何必理睬!与其大张旗鼓的去进攻,损耗我军士兵去消灭他,倒是不如让他自生自灭。等到粮草快要用完的时候,他要么困兽犹斗,再来取柴桑城。要么就全军饿死在天年镇。或者,能抢谁家的粮食就去抢,估计,庆朝也没有地方能让他抢!”
“反正,只要杜云之再敢犯我军管辖之地,他便是必死无疑。若是不犯我处,别处也无粮,自然会被饿死!”
“此事元帅想的透彻,所以,杜云之投降一事,元帅可自决啊!”
李存道说出此话,显然是赞同罗不凡的做法。
“本帅决定,对于杜云之投诚之书,不予理睬,先生可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无为便是有为,只要我们守好自己的城池,不管他杜云之如何!敌不动,我不动,敌来犯,我诛之。元帅这样做很好,并无不妥!”
“既然如此,那本帅就可以放心了!”罗不凡对李存道拱拱手,这就要离去。
李存道将罗不凡送出去,罗不凡走在路上,心里美滋滋的,这半夜与李存道谈论三国,让他找到了一些在现世的感觉,想想那其中的金戈铁马,心胸激荡不已。
在他曾经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就想成为三国之中某位大将,或者是如同诸葛孔明那样的超然谋士。如今虽然不是在三国时期,但在这庆朝,也能融入金戈铁马之间。非但如此,他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庆朝最厉害的势力,令得各方都无法匹及!
也许,只要几年的功夫,他 未开口,李存道又接着说道:“当然,李典将军跟书中典韦很不一样。那个落魄的罗书生将典韦这个猛将写的太倒霉了,双锏被人偷去,力战群兵致死!这个结局,让老夫很不满意!李典将军乃是咱们军中的福将,可不会像典韦那般结局!”
罗不凡嘿嘿一笑,内心已是惊奇无比,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来到这庆朝,有朝一日竟然会跟当世名士讨论《三国演义》中的内容,还谈论的如此入戏,并且,在身边找到了类似三国当中的人物。
想想,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梦!
“本帅稍后会帮李典将军打造一些坚韧的兵器,棍子一根,双锏一对儿,还有刀枪剑戟,看他自己怎么选。没准他会像书中的典韦那样,用双锏呢!”
二人说到此处,都是大笑。
闲说了这么一通,言归正传,李存道问道:“元帅今夜来此,可是杜云之那边传来什么消息了吗?”
罗不凡这才将那封请降书拿出来,递给李存道:“先生,杜云之说要投降!”
“哦?”李存道忙接过请降书,看了一通,摇摇头,“元帅如何看待此事?”
“正是因为想不明白,故而来请教先生!”罗不凡无奈,“杜云之说要投降,又将时间定在三日之后,这怎么都让人觉得,他是想拖延时间。”
仿佛是在这会儿的功夫,李存道心中就已经明了了一切:“这不难理解。杜云之大败一场,损兵八万,几乎是他全军的一半。又看到我柴桑城有神兵利器护城,元帅手段强横无匹,故而内心恐慌,他是害怕我们前去攻打天年镇,故而使出这一招缓兵之计!”
对于李存道所言,罗不凡极为赞同,本来他也就是这么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