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中秋将至(2/2)
“年轻是真好哇……”
——————
眼见豆腐坊就要完工,曾三爷带人送了第一批做豆腐的器具过来,也顾不得监督伙计们好好安放,就直接寻了九月说话。
两家现在也算熟识,苏长林也不同他客套,一听他说找九月,就继续去前院帮着陈师傅挖池塘了。
因为还有十几日就是中秋,九月原本想要偷懒,在镇上点心铺子买些月饼,过节时候走礼。没想到,大庆这里居然没有月饼。或者说,只有一种月饼的雏形,一种圆扁的白面饼,中间夹了一些糖桂花,实在是颜值太低,味道也让人不敢恭维。
无法之下,她只能张罗着自家搭烤炉烤月饼,苏有福最近宠孙女宠得恨不能上天,言听计从,但有时候对于孙女古灵精怪的想法,也是头疼不已。
听得九月要做烤炉,当下就叫了手艺活好的铁柱和虎子爹两个人,肖师傅知道九月做的烤炉是要做新的吃食,兴致来了,干脆脱掉长衫也帮起忙来。
曾三爷上门,九月就扔了众人同烤炉“奋斗”,转而洗了手跑进屋子,笑道,“曾伯伯,你这是送器具来了?”
“是啊,”曾三爷笑眯眯指了院子角落忙碌的众人问道,“你这又捣鼓什么新奇东西了?”
“啊,没什么,就是城里卖的月饼不好吃,我打算自己烤几个。”九月笑嘻嘻说着,惹得曾三爷捋着胡子玩笑,“那烤好了可忘了我呀,你的手艺,城里点心铺子一定多有不如。”
“好啊,一定多给您和以彤姐姐送一些,少了谁的也不能少了你们的啊。”九月说的有趣,哄的曾三爷也眉开眼笑。
但他到底也没忘了正事,喝了茶水就道,“九月,天气转凉了,马上就没青菜吃了。我现在就等着第一批豆腐出来带回府城去。”
九月听得有些心虚,这几天一直忙着,豆腐坊的事基本没过问。不过……“没青菜吃?”
“嗯,天凉了。你家豆芽估计也得停下了吧?不过等豆腐坊开业,咱们定能大赚一笔。”曾三爷说道。。
豆芽都是苏长生在打理,好像前两天隐隐约约听他说了那么一嘴,她当时干啥来着也就没注意。这会一听九月倒是才想起来这个时代的弊端。
南方还好,可北方一到秋冬季,青菜可不就是没有了嘛。前世不管什么时候,即使大雪盖地的冬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青菜,九月从来没想过会曾三爷说的这个问题。
前世的时候家里有一个大棚,冬天也没断过青菜,九月倒是同爷爷奶奶种过一些菜,但如今是在大庆,气候时节如何,她几乎是半点儿不知。育苗,什么时候起苗,什么时候下地,若是衔接不好,可就麻烦了。
看来得找个时间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
“曾伯伯,豆腐的事情倒是好说,相信只要我们的东西好,加上您的人脉,我们一定能得成所愿的。”
一老一少说的热火朝天,外边男人们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虎子几个卖豆芽的回来,知道九月又在捣鼓新的东西,一个个跑来凑热闹。笑嘻嘻同众人问好,然后替换长辈们忙前忙后,当真是没有半点儿不自在。
九月送了不肯留饭的曾三爷,正好迎了带着两个小姑娘来帮忙的铁蛋娘。
一个小姑娘是铁蛋姐姐,叫梨花,一个是他家隔壁郭家的大女儿叫腊梅,都是同九月年岁相当,平日多半在家里作绣活儿,不太出门。
自九月家日子越来越好,村里人也是羡慕,就愿意家里闺女同九月多走动,哪怕学到几分本事,将来嫁出去也会过个日子。
这不,一听说九月要烤点心,需要人手帮忙,铁蛋娘立刻把自家闺女和隔壁丫头带来了。这可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对九月来说,却是谁都欢迎,也没什么敝帚自珍的想法。
左右村里人都是实在的,尤其最近前前后后也得了大家伙不少的帮忙。一点小吃食,也不怕她们学去了。
这个时空没有各种添加剂,酵母粉,各色辅助食材,但有一个好处,所有食材都是绿色食品,放心又味道自然,足以弥补一切。
这次的月饼,九月准备做豆沙,五仁和鲜肉三种馅料,前两种比较废功夫,第四种就是个“鲜”字。
九月是半道来的,很少同村里姑娘一处玩耍,以至于村里小姑娘待小米都是好奇又陌生。
如今梨花同腊梅两个就是,一边跟着铁蛋娘忙碌一边左一眼右一眼偷瞄九月。
九月难得玩笑,趁着他们偷瞄的时候,突然抬头做了个鬼脸,吓得小姑娘差点儿扔了手里的盘碗。
九月笑的不成,挽起的衣袖里,露出两只缠了白色棉布的镯子。一旁忙碌的云娘闻声望去,眼底就溢满了宠溺。
青砖砌成的烤炉下很快就架上了木头,烧的整个炉子都冒着白腾腾的水汽,很快水汽散尽,整个炉子也就烤干可以正式上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