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驸马要上天(种田青铜时代) > 第111章 第 111 章

第111章 第 111 章(1/2)

目录

太师说:“以曦公所见, 这些物什当如何使用?京城有百万人, 若全都赖朝廷供应,怕是朝廷也支撑不了几日。”

裴三郎说:“之前大地动时的以工代赈便挺好。”

“冬日里, 不能在户外干活做工,可以在帐篷里做些手工活计,恰逢现今豪商们拉着粮食、毛皮等物什进京。朝廷可以出资收购豪商们运进京的物什,再派发给安置在帐篷里的那些人, 把从帐篷里产出来的物什又卖回给豪商, 让豪商再卖到各地。如此, 朝廷有钱赚,豪商有钱赚,房屋倒塌的人也可以活下去。待来年豪商们离京,人们便可以用在帐篷里做工获得的钱财存款, 去购置需要的物资, 将生产劳作工具、粮食种子准备好, 待开春土地化冻, 这场难关就过去了。”说白了, 就是朝廷组织的手工作坊走起,冬天户外呆不了, 就留在室内作坊干工呗,照样能够发展生产力。

望公问:“手工活计?曦公是指什么?”

裴三郎说:“我作坊里造的帐篷远不够安置京中灾民, 由朝廷出资向豪商们购买生产帐篷所需的羊皮等物什, 交给那些收容到帐篷里的人, 造更多的帐篷, 安置更多的人。帐篷的造价贵,那些人买不起的,豪商也不会买,来年开春之后,朝廷收回帐篷,有损坏的地方修补,再做好保存工作,投入亲随军大营,充作战备……战备物资。”

“以后行军扎营,亲随军们住在帐篷里,可以免受野兽毒虫袭击,即使是在冬日行军,也不用担心夜里冻死。”

“京城现在到处都在动工,想必没有时间在家里纺线做衣服,可以让他们将明年的衣服鞋袜备上。我打个比方,一件衣服用的布料针线是一文,他们缝衣服的手工费是一文,成本两文钱,卖三文钱,朝廷能赚一文。谁买这衣服呢?做工的人,他们总是要穿衣服的,为朝廷做工,手里赚到铜钱了,就会买。这样他们有衣服穿了,朝廷也有钱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