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浮生若萤 > 第 141 章

第 141 章(1/2)

目录

清晨,天色微蒙,盛夏的小镇,清凉湿润的早晨越发短暂,空气中蕴含着不安,已然蠢蠢欲动,只等着太阳出来,便能窜跳起来。

轩怡到车场时,已有几位同学在等待,大家都是为送李剑锋而来。那几个同学,轩怡认识,有本班的,也有别班的,足见李剑锋的好人缘,只是轩怡与他们的关系仅停留在认识之上,与大家点了个头,便独自站在了一旁。

前来送行的同学们逐渐多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轩怡的眼前。“秀兰!”她招手高呼,竟有些迫不及待。

“轩姐。。。”秀兰向着她一路小跑而来。

两人相拥在一起,许久未见,重逢后的喜悦溢于言表。

此时的太阳已探出了头,几缕阳光所及,一扫空气中的清凉。同学们也骚动起来,李剑锋的出现,如磁石般将同学都吸引了过去。

秀兰拉了拉轩怡,两人也一起围了上去。

人群包围中的李剑锋,一脸的灿烂,一个简单的手提包反手扣在肩上,衬着他高大的身形,显得青春,充满着活力。

笑声不断从人群中散播开来,大家讨论着各自的着装发型,互相地打着趣。

不一会儿,售票员站在了车边,开始了检票工作。这是开往鹭城的长途车,是去往南方必经的中转。

李剑锋停下了随意的说笑,放下肩膀上的行李包提在手上,开始和同学们道别。气氛顿时转变,已有几个女同学哭成了团,相互搀扶偎依着,将头埋在一起,不愿让人看见。话题变得沉重,现实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同学们不再讨论着好玩,而是关心着薪水和前途,互相讨要着彼此的联络方式,以便将来能有条出路。

李剑锋的目光从人群中扫过,见着轩怡,朝她点了点头,却在她的身侧,长久地停留。轩怡侧头看去,身边的秀兰,没有作声,似乎也被这氛围感染,迎着他的目光,隐隐地含着泪。

轩怡搓了搓秀兰的手臂,以示安慰。秀兰这才回过神来,抽了抽鼻子,尴尬地笑了笑。

汽车发动了起来,售票员催促着,将还未上车的人赶上了车。李剑锋依依不舍地上了车。秀兰穿过同学,挤到了车窗边,和趴在车窗边的李剑锋告别。不知秀兰和他说了些什么,李剑锋伸出手,和秀兰的手长久地握在了一起,那看向秀兰的目光,让轩怡为之一惊,这样的目光,自己也曾感受过,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回家的路上,秀兰和轩怡挽手同行,送完李剑锋,她本就要寻轩怡的,这下倒免了寻找不得的担忧。那天在红榜上见到她的名字,应该已经被学校录取。轩怡拉着秀兰,忙不迭地问,上了的那所大学怎样?在什么地方?学的是什么专业?

秀兰却一脸的黯然,虽然考上了大学,也被一所不知名的大专所录取,家里人却不同意她继续读书,全村里人没有听过那所学校,更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是大学而她是大专,解释是无力的,更是丧气的。尤其在得知那所大专在四千多公里外的西北,家里人更是不愿让自己的女儿远离。高中毕业,到了她为家付出的时候,三年,家里已忍了她三年。即便没有明说,那别家赚了多少的唠叨,每年过年羡慕旁人大包小包的目光,这样的敲边鼓,却是无时不在,近段时间更是频繁。

她低头一顿,继而扬头,将头发理到一旁,把家里的决定告诉了轩怡。轩怡听后,楞在了原地,她能感受到秀兰话语里的无奈和不甘。

“好啦!”秀兰宽慰轩怡,拉着她往前走。“想想也对,家里人都是为自己好,现在关键是找份好工作。”秀兰的声调高扬,听得的轻松。轩怡知道,秀兰已然自我放弃,接受了现实。

回到家中,两人的话题已然从上大学转变为去工作。秀兰说着家里为她的安排,投靠同乡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只是那同乡。。。经历了黄秋萍的事件,秀兰的话语里透着害怕。

轩怡的心中也没了主意,当下能做的只能是倒杯茶,递到秀兰的面前。

秀兰却似乎有了主意,她从容地饮了口茶,从包里翻出口红和镜子,在她面前认真地描了起来。

“怎么样?”精描细化后,秀兰问。

“很好。”轩怡不明就里,莫名地看着秀兰捣鼓,又将东西收拾进包里。

“我去找鼠子,东西先放你这。”秀兰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衣服,又看了看周身,觉得一切妥当,便转身离开。

葡萄架下,只剩轩怡一人。

秀兰的心思,自己能猜出几分,毕竟读了高中,怎么能再找和秋萍一样的工作,万一再落个秋萍的经历,不是自找羞辱?秀兰可经不起被人笑话,当作谈资在背后指指点点。可自己能给予她什么样的帮助?好像也只剩下担心而已。轩怡给自己喂了口茶,看着面前她刚刚坐过,如今空着的椅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事情经不得细想,什么时候都是。

虎子和秀兰都出去打工,可秀兰的顾虑却比虎子多了许多。她最先考虑的不是工资多少,不是前途多好,而仅仅是人身的安全,自由的保障。不得不承认,男女之间那与生俱来的差别,让人在追求上有了天壤之别。

她低下头,隔着领口看着自己,那俱已然发育成熟的身体。她无法想象万一自己遇到秋萍的遭遇,能否会有秋萍的勇气?在他的三十几年的人生中,没有坏人,或者说相比于秀兰的观感,那些给予自己恶意的人,都不能算是坏人。可如今,她不得不去考虑,不得不去预防,那些曾经的他不曾考虑过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