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春泥 > 第 4 章

第 4 章(1/2)

目录

晓蕊她们村子中间有个用一大块一大块青石板铺成的平平整整的大石头坝子,大约长2000米,宽1500米。大多数时候,晓蕊都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那个大石头坝子里追逐着玩,玩的大多是藏猫猫,丢沙包,跳皮筋,滚铁环,转陀螺的游戏,大孩子,小孩子,男孩子,女孩子,大家都一起玩,整个大坝时常响彻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时晓蕊大概才三岁,也屁颠屁颠地跟在一大群哥哥姐姐后面跑。那个大石头坝子的后面,修着一排整齐的瓦房,主要用于存储队里丰收的粮食和蔬菜。每天下午4点钟,大门就会被保管员打开,乡亲们拿着篓子,竹篮等,排着长队等保管员分发粮食和蔬菜。晓蕊还记得她家经常分到一篮子红薯、茄子、萝卜等,她们简单洗洗,就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咬着、嚼着。

保管室外面有个小阁楼,阁楼深处有条窄窄的木楼梯,晓蕊和小伙伴们经常爬到那个有趣的小阁楼上去玩。保管室后面是一片长着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和茂盛杂草的小山坡。日子就在晓蕊无忧无虑的玩耍中过去了,到晓蕊5岁左右,国家实行了改革,不再实行大集体式的劳作和分配了,土地包产到户了,每家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家的自留地和自留坡,虽然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乡亲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作时间了。家家户户除了自己种庄稼,还养起了猪、鸭、鸡、鹅等,由于努力干了收获的就属于自己的了,所以乡亲们干活的积极性都很高,以前大集体中那种怠工的情形基本没有了。但是新的矛盾产生了,以前大集体时有些乡亲会因为保管员分的粮食和蔬菜斤两不够而吵架,现在有些乡亲会因为彼此挨着的土地、山坡一点点的划分不清,就会小吵一番;又比如谁家养的动物、牲畜不小心偷吃了谁家的庄稼苗或者疏菜,个别乡亲也会指桑骂槐地骂……

土地包产到户后,不知是长大了父母给的责任就多了还是怎么的,晓蕊父母不再让晓蕊姐妹任意地到大石头坝子去疯玩了。很多时候,姐姐们都要挑水、劈材、做饭、洗碗等做些简单的家务,晓蕊不会做家务,就扫扫地啥的,她更多时候是被父亲逼着去看守庄稼地。往往是初春十分,到处弥漫着新鲜泥土的味道,庄稼地里洒满了种子,引得各种各样的鸟飞来觊觎着偷吃。大人们在地里扎的稻草人,随风飘扬叮当作响,刚开始还能吓跑一些鸟儿,天长日久,这些聪明狡猾的鸟儿就知道这个稻草人不过是只装装样子的纸老虎,就吓唬不住它们了,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到庄稼地里偷衔种子吃。父亲就叫晓蕊拿着一根长长的破竹竿,看到鸟儿俯冲下来就远远地摇响竹竿,以竹竿的长度和竹竿的响声吓跑它们。

和鸟儿们斗智斗勇,这本来也是一个有趣的工作,晓蕊刚开始还比较有兴趣,但时间一长,重复地做同一个动作,她就觉得有点无聊,特别是听到别家同龄的小孩在大石头坝子里玩耍传来的欢笑声时,她就忍不住偷偷跑去玩了。每次都是她和小伙伴们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就拿着一根细细的柳树条子,一边高声骂着,一边抽打着晓蕊回家吃饭。每次,父母都告诫晓蕊要好好看着庄稼地,不准偷跑着去玩,否则还要吃棍子,晓蕊每次都点头称是,但是每次照样偷跑着去石头坝子玩。当然,每次都被像捉贼一样抽打着回家,就这样屡教屡犯,屡教不改。其实也不怪晓蕊,别家的小孩都没被分配这样的任务,人家的庄稼照样长得很茁壮。小孩嘛,玩耍心都很重的,就像现在的孩子沉迷在游戏中,每次都会被家长从网吧里逮回家一样,哈哈!

晓蕊觉得自己家没有老年人在家帮忙就是麻烦,更觉得父亲特别麻烦,比如父亲虽然木工手艺做得很好,大集体时别人不准他去帮人做家具的时候,他也要偷偷地跑去做,以贴补家用。土地包产到户后,国家允许这些手艺人外出靠做手艺挣钱了,他却又不出去了,天天呆在家里指挥晓蕊妈妈和姐妹做这样那样农活,弄得大家一天到晚都在忙活。当然,他也忙着犁地、挑粪等,做着重体力活,但是晚上回到家里,他就就着小菜喝小酒了,每天晓蕊姐妹把饭做好了,还得给父亲端上桌。吃好饭,晓蕊姐妹收拾好锅碗瓢盆,还得给父亲端洗脚水,等他洗好后还得把洗脚水给他倒掉。

每天早上5点50分,家里的广播一发出声音,晓蕊姐妹就得从床上爬起来做早饭,晓蕊和妹妹比较小,也会睡眼惺忪地被父亲从被窝里叫起来,他会让她和妹妹在被密密的树林包围的院子里伸伸胳膊,踢踢腿,还叫她们在李子树粗粗的树干上做“引体向上”等体育项目。父亲的家规也很严,家里来了客人,晓蕊姐妹就得躲到灶房里去吃饭。平时在饭桌上,父亲也绝对不允许晓蕊四姐妹把咸菜碗或一些素菜等好吃的拉到自己面前吃,不管有多喜欢吃也得放在桌子中间。而且,晓蕊姐妹用筷子夹菜、夹肉,必须夹自己面前的,不可以去夹别人那边的。碰到偶尔吃一回肉,她们姐妹如果一筷子夹了两片肉,父亲也会用筷子给她们打掉一片,说要有规矩,一次只能夹一片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