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玉与同心 > [待审中]

[待审中](2/2)

目录

带路的是青山寺的大师兄谭凌舟,年有十三,气度不凡,正是当朝凌将军的小儿子。

“你来的最晚,也是最小,排老四,以后我罩着你。”

“多谢大师兄。”

秋禾让春儿休息一晚即刻回秋府,理由是出来又不是为了玩乐不需要人伺候,况且佛门有女眷多有不便,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让家人放宽心。春儿一向拗不过秋禾,临行前拿出一小锦囊系在秋禾腰上,依依不舍对秋禾道:“少爷,奴婢从小陪着您身边伺候您看着您长大,还从未真要分开许久,不知道您是否真能照顾好自己,夫人料中会如此,这是夫人为您求的平安福,您可得戴上。您要记得定期给家里写信,春儿会想您的。”

送春儿离开寺庙,天还未大亮。秋禾打开锦囊,里面放的是个小香包,绣着驱邪平安四个小金字,拿起放鼻子底下一嗅觉得香味甚重。他将其拿出放置在衣柜箱子底压着,想了想又把怀里的小玉玩放入了锦囊中。

青山寺的早课是跟着无渡长老诵读经文,长老座下共有四名徒子,大师兄谭凌舟秋禾已认识过,二师兄顾瑄和大师兄年纪相仿,三师兄周琦玄看着比秋禾大不了一点,个头也差不多,那日门外递拜帖的寺童就是周琦玄。早课后大师兄负责给后院菜地浇水施肥,二师兄和三师兄负责厨房里煮粥烧柴火蒸馒头。秋禾就跟着师傅一起打扫寺院内外的枯枝落叶。

“这树叶有长有落,就像人的一生,有出生便有死亡。时常打扫,扫去铅华,聚在树下为来年的生长做养分,任其飘零反倒失了颜色。为师在这里守了近三十年,看着人来人往。如今又看到你,便想起过往,不免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变迁。”

秋禾想到三十年前师傅还是壮年,而三十年前自己尚未出生,魂也不知飘在那里。

“师傅莫要伤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后就由徒儿陪在师傅身边,徒儿也会努力修习,不让师傅失望。”

柴火烧的粥就着馒头味道寡淡但吃的暖和,秋禾吃饱有力气,穿着寺里发的旧棉布缝的袄子精神抖擞和师兄们学习功夫。大师兄谭凌舟教自己扎马步,二师兄和三师兄在笔划棍法。山上的空气虽然冷冽但也不会让人觉得不适。中午用过饭后无渡长老例行下山去巡游,看看有什么能帮助村民的地方。

“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听闻无渡长老是位佛法高深之人,青山寺也非比寻常,里面受训的弟子同样是厉害。青山寺除了比寻常的庙建的要高些,师兄们非常友善,师傅也很和蔼可亲,并未为如传言那般对收徒要求苛刻。且原以为名寺香火鼎盛,但实际门可罗雀,大师兄,为何师傅的徒弟会仅有四人?”

谭凌舟年龄不大,虽面容俊朗却毫无阴柔之气,掷地有声,长发紧束,露出饱满光洁的额头,双目有神。他比秋禾高出一头,让人不由仰仗,颇有将军之子风范。

“师傅早年并不收徒,且乃清修,自然是择高山而居。师傅曾有恩家父,于六年前送我来此跟随师傅修行;二师弟家住郇城杞县此山脚下,他自小身体孱弱,家境贫寒,他父母送他来此学艺;三师弟父母早亡流落街头,前两年被在外云游的师傅领回。师傅是个心善之人。”

秋禾心想如此看来,自己与二师兄情况差不多,师傅确实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但如此好说话,天下可怜人那么多,那岂不应该寺里早就人满为患?

“你若有不懂之处问我即可。”

远在他乡,第一次离家到此地,便有人这么主动关心自己,师傅是位好人,大师兄也是位好人。

天快黑时,师傅归来。用餐后休息片刻,众人回到大殿一起念清心经。晚课一个时辰,念完后洗漱完毕,一更就寝。

踏入此山后,秋禾先前那种呼吸乏力症状明显消失。莫不是这山真有灵气这寺真不寻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