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2)
没几天,便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来临,裴家上上下下早就挂上了红灯笼,红缎子,摆上了果盘糕点。
裴暖今日早早的起身了,春月将一只珠钗插入裴暖发端,在发梢系了一根红绳子,又给裴暖披了件桃红的裘衣,碎碎念叨∶“四姑娘,今日便是除夕,你可别到处乱跑,今夜要守岁。”
裴暖点点头,等会儿和裴兰一起把对联贴了,然后就去找阿母。
出了院子,黛色的瓦檐上积了白雪,院角的芭蕉枯叶被雪直接压住。
裴暖赶着去找裴兰,下人已经将春联备好了,门楹上方已经挂上了红灯笼。
裴暖见着裴兰穿了一身绿沈的袄子,整个人显得气质如兰,清新淡雅。
“三姐姐。”,裴暖朝着裴兰欢快的小跑过去。
裴兰含笑,将缝好的荷包递给裴暖,裴暖拿着荷包,赞道∶“三姐姐,你绣的荷包最好看了。”
裴兰知道裴暖最喜欢的就是槐花,那荷包格外的精致,上面绣着一簇槐花,淡绿的枝叶,映衬着白花。
裴兰从怀里又拿出一个淡色的荷包,一看便知是给裴奕的。
裴暖将两个荷包都伸入怀中,两姐妹把对春贴了,玩闹了一会儿,裴暖去主堂屋找阿母。
裴暖去时,王氏正在摆香。
王氏今日穿了一身浅杏色的衣裙,眼角虽有了细纹,可眉目依旧婉然,一举一动皆是雅然。
“阿母。”裴暖一脚踏进屋子就软软的唤道。
王氏停下手中的动作,说起了前几日王家的来信∶“明日就是正月,你大舅父来了请柬,让你过去玩玩。”
裴家与王家都在梁州,又是世亲,两家人就隔了一个县,平日的来往也十分密切,王家每年的正月都会来请柬,让裴暖和家里的兄弟姊妹过去玩。
“你表兄家的夫人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我们正好过去瞧瞧,你大舅父抱了孙子,自是乐的不行。”
裴暖记起在白骅寺时,王家人匆匆来报信,说王家少夫人生了个儿子,往年王家同裴家都会一起会梁州,发生了这样的大喜事,王家人先走了一步,早一日回了梁州。
“那阿母,可有备好礼物。”裴暖寻思着问了一句。
王氏笑道∶“礼物自是备好了,你表嫂怀的是头一胎,极为不容易,我们再备点补品去。”
王氏将香炉摆好,将裴暖拉到身前,仔细的看着自己女儿的脸蛋,有一阵子没见,小丫头似乎眉眼更加秀致了,更像她的亲姐姐了,王氏心中惆怅悲伤不已,叹了一口绵长的气,要是另一个孩子还在世,那该有多好。
“阿暖。”王氏忽的出声道。
裴暖扬起头,看见了母亲眼中一闪而过的异样,蹙起了眉∶“阿母,你怎么了。”
王氏看着裴暖明净的双眸,心中一愣,随即摸了摸她的头道∶“没事,阿母就是想唤唤你。”
裴暖忽的伸手抱住王氏,将头埋在王氏肩头,王氏笑道∶“都是大孩子了,怎么还撒娇。”
裴暖眼中一酸,更用力的抱住王氏,前世自己被迫嫁给宋子域后,母亲为了救自己劳累奔波,劳积渐堆,身子已经垮了,后半生几乎是沉疴缠榻,枯瘦的不像话。
王氏拍了拍裴暖的背,温柔道∶“好了,你去看看阿狄,看他最近在做何事,怎么最近茯苓糕也不来吃了。”
裴暖把眼泪硬生生的憋回去,也想起最近好几日都没见着裴狄,不知道那小子做什么去了。
王氏让裴暖提了一盒茯苓糕给裴狄送去。
自从那日裴奕告诉裴狄先生让他背《尚治》起,裴狄在屋子呆了好几天,苦兮兮的背了三天的《尚治》。
秦氏看着裴狄整天拿着书,坐在案几上,不知他最近是怎么了,那么积极的背书。
裴暖去时,听到了一阵读书声,裴暖提着食盒递给身后的春月,往屋一看,裴狄那个小雪团在背书!
裴暖好笑的看着他∶“阿狄你怎么在背书了。”
以前不是最讨厌背书吗,怎么转性了!?
裴狄看着裴暖有苦不能言,那日大哥告诉他先生叫他把《尚治》背了,第二日裴狄几乎是飞奔去学堂背给先生听,谁知先生听了后,拈着白胡子,万分震惊道∶“裴狄啊,你竟然提前背了《尚治》,孺子可教也,把后半部分也背了吧!”
裴狄一听,先生没让背,顿时气晕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