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第五章 赐婚

第五章 赐婚(1/2)

目录

祈祥九年六月,十一殿下王承恩趁着首次主持皇陵祭祖的外出机会,跑了!还顺手拐走了陈玥的五哥陈平彰。随行人员找了三天实在找不到,报给了顺德帝。

五十多天后,顺德帝收到驻守北疆董帅董青山的飞鸽急报:“臣感念陛下深恩,日前派皇子十一殿下亲莅沙场,军中上下折服于十一殿下英明神武,众将士气大涨,边关十万儿郎必誓死驱除外敌,护佑北疆......”

顺德帝气得如一口老血堵在胸口脸都绿了。可是做为多年征战的主君,他知道这时候还真不能把儿子马上抓回来,搞不好真寒了将士们的心。可是不把儿子弄回来,万一儿子沙场身死怎么办,想想冷汗都下来了,顺德帝握着奏报在大殿里来回踱步。

侍候顺德帝的靖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靖公公三十来岁,原本是王宗正当年的亲随,在打仗中伤了□□,开国后干脆进宫做了顺德帝的贴身太监。看着陛下把大殿的地板都快磨出人影了,靖公公上前说:“陛下,要不宣几位大臣一起想想办法?”

“想个屁!”顺德帝抖着奏报怒道:“都十万儿郎誓死护佑北疆了,朕还好意思独独把自己儿子招回来?”

刚刚开国,君臣等级没那么森严,礼仪也马马虎虎。

顺德帝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老董的丫头是不是也在北疆?”

靖公公想想说:“对的,前日董夫人进宫还求皇后娘娘赐药,说她家小姐在北疆脸上长了冻疮,担心姑娘家毁了容貌。”

“就老董丫头那样,毁不毁也就那样了,听说还男扮女装呢,哼!不扮也没人把她当姑娘。”靖公公听着皇上吐槽深以为然。

“要不是老董劳苦功高,他婆娘一个人生了七个儿子一个闺女,再加上沈婆子也说他家姑娘好生养,我才不舍得承恩娶他闺女呢。

他妈的!不就是老子犹豫是给儿子娶欧阳家那个好看的,还是董家那个好生养的吗?他老董就能把承恩扣在北疆?!”

顺德帝这口气喷不出来,也咽不下。靖公公眼看皇上额头青筋直跳,赶快劝道:“陈相的儿子也在北疆,不如宣陈相来想想办法?再不济,从陈五公子那里下手,劝十一殿下早点回来也行呀。”

因为儿子失踪,陈相夫妇俩不知长了多少白头发,夫妻俩正相对无言坐着叹气,传话的太监来了,还带来了儿子的消息:儿子在北疆。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陈相赶到皇宫天都黑了,一路都盘算着如何尽快把儿子弄回来。自从五儿失踪,妻子每日以泪洗面,日渐憔悴。已经是半个大夫的玥儿都警告:娘亲再这么哭,眼睛会瞎的。

正明殿里,陈相边看奏报,边听顺德帝大骂老董。

陈相看完奏报,唉声叹气的放下,顺德帝拍着他的肩膀说:“来,喝两杯。”

就和当年行军打仗时一样,君臣对坐大殿边喝边聊。聊当年并肩沙场的豪迈,聊生死兄弟惨死的悲壮,聊儿女幼年的趣事.......

“承恩这孩子从小是朕一手带大的。当时他弟弟出生,哥俩只相隔一岁多,他娘照顾不过来,承恩就一直跟着朕。开国最后几年最凶险,但是再凶险我都把他贴在胸口护着。你说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做父母的担心呢?

承恩这孩子最像朕,死犟的脾气都像朕,不听劝呀!沙场刀枪无眼,朕就怕......”顺德帝红着眼睛仰头干了一杯接着说:“他长这么大和平彰最投缘,他们哥俩在一起也有个照应。”说着握住陈景明的手不放

陈相抬起发红的眼睛,紧紧回握顺德帝的手说:“陛下放心,平彰也留在北疆,臣一定会好好嘱咐犬子,劝十一殿下尽快回来。”

顺德帝大喜:“朕的儿子不白拐带你儿子,朕把承泽许给你做女婿”

“这可使不得,小女自幼身体.....”

“哎~~~”顺德帝不以为然的挥挥手:“承泽的媳妇将来又不用母仪天下,身体好不好的不要紧。”

“可是,小女身体恐难生育。”

“有承恩给王家传宗接代呢,再说了,你女儿好好当她的正妃,实在不行,还怕找不到婆娘替她生?行了,就这么定了。”

祈祥九年十一月,皇帝下旨为十二皇子王承泽赐婚陈相之女陈玥。陈玥知道圣旨后跑去找母亲。

“娘,我真的要嫁给那个十二殿下吗?”

看到女儿皱着小脸,陈夫人安慰道:

“这只是权宜之计,将来你...你还是留在爹娘身边的好。”

陈玥握着吊在胸口的小玉瓶说:“要嫁我就嫁给疆哥哥,又可以留在爹娘身边,又可以和疆哥哥学医,他还可以陪我玩。”

陈夫人搂着女儿没有说话。自此陈玥也没把赐婚放在心上,反正娘也说了只是权宜之计,不作数的。

祈祥九年腊月十七,刚下过一场大雪,整个京都银装素裹。陈府几株腊梅树,花开的正好,清香扑鼻。陈玥裹着厚厚的裘皮大氅手里拿着一枝腊梅站在树下。

“现在这花开的正好。杜仲,半夏我们多采些。腊梅花可以用来泡茶,能生津止渴,它还能治疗烫伤呢。”

“嗯!放心把小姐,奴婢几个一定把树上的腊梅花都采完。您就先回去吧,刚下过雪,天寒地冻的。”杜仲、半夏劝道

正说着,永康阁的小丫头跑来说:“小姐,游小大夫来了。”

“是疆哥哥回来了吗?”陈玥抓着小丫头问

“是的,小姐,就在永康阁呢。”

陈玥转身就往永康阁跑去,杜仲、半夏边追边喊:“小姐慢点,仔细地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