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2/2)
等金陵走后,黄桃才回到房间,见姬云清拿着一面平平无奇的拨浪鼓发愣,嘴巴翘得能挂油壶:“娘娘,这等粗俗小玩意您拿它做甚,可别脏了您的手。”
姬云清回过神来,将拨浪鼓小心翼翼放在锦盒中:“这是长公主亲手送的,如何便是粗俗之物?依本宫之见,比起那些冰玉冷石,这将会是孩子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
忽而想起先前金陵对她嘱咐的话,又对黄桃淡淡道:“本宫知晓你心眼不坏,但本宫向来喜静,还有几日便到京都,这几日本宫不问你,你便先闷着罢,待回了京,在太子面前你想说什么再说便是。”
姬云清是个软性子黄桃又如何不知,但是她这些日子不管如何挑拨离间姬云清就是不中招,简直让她没脸回东宫,自然心中将金陵的坏话不自觉又添上几段。
……
接下来几日众人平安抵京,沉闷多日的乾清宫这日终于又热闹了些,请动了苏隐知,除了太后与端妃还是一副沉稳大气点样子,一向不待见金陵的梅妃这日破天荒对她笑脸相迎,金陵浅浅点头回应后,便窝在软椅中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太子姗姗来迟,一脸敬重侯在龙床边,就连平日里极难得见到的其他皇子也陆续赶来,但是大家都是一副秉息重神的样子,唯独金陵撑着脑袋漠视着众人。
不知道这些人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等待苏隐知宣布好结果的。
苏隐知就着素绢号龙脉,抚着银须闭着眼,就在大家以为医仙是否是睡着了时,苏隐知才开口道:“小病矣。”
金陵眉间一松,看来原书果然没写错。
人群中明里暗里松气的不再少数,金陵也懒得去观察那些真真假假。
这时,从人群中站出来一位少年皇子,斥讽之意言于溢表:“太医院一百多名太医都束手无策,你个乡野郎中,一来便是‘小病’,哼!好大的口气!”
苏隐知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只答:“老夫不过是村野莽夫,除了治病救人,对于什么繁文缛节一概不懂,恕老夫眼拙也认不出这位小公子是哪位皇子殿下,至于这位小公子提出‘口气’,抱歉,老夫向来以结果说话,从不自夸自大。”
这质疑苏隐知的便是九皇子李爻,为人简单,素来与疾世如仇的太子李鄞走得最近,认为太子为人青莲如歌,因而最厌恶与太子作对恶贯满盈的长公主。
请苏隐知入宫虽是姬云墨帮了大忙,但好似所有人都只知晓姬大人身体抱恙休了半月浴,却不知晓姬云墨从中插了一脚似的。
都认为这一面请医仙入宫又与疫情作斗争,还要保全身怀有孕的太子妃,全都是金陵一人所为,原本准备看她笑话的人结果大多笑不出来,只能借机在苏隐知这里酸两句。
没曾想这个苏隐知也不是个软柿子,仗着自己小地方来的干脆便将自知无礼挂在嘴上,让人斥责也不是不斥责也堵得慌。
李爻正打算发作,一旁的梅妃看清了形式,若是别的事,那她肯定巴不得九皇子闹大点,自己在一旁看好戏,但是眼前不一样了,这苏隐知能治好皇上,这关乎这自己后半生的命运,便立即在一旁打哈哈:“既然苏大夫能被称作医仙,那他定是有过人之处,九皇子你也别放心上,只要能治好皇上的病,你管他口气大不大呢,你说是吗?”
李爻看了眼梅妃,见平时巴不得扳倒金陵的梅妃此刻竟然帮忙说话,表情怪异了片刻,才不得不道:“梅妃娘娘说得是。”
苏隐知埋头开了慢慢两张药方,交给总管徐则,对金陵点头招呼后,便挎着医箱头也不回离开了乾清宫。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嚣张的大夫,不由得猜想他也不过是仗着有点医术便自视清高,这种大夫,真才实学有几两根本不足为题,这般想着心里便舒坦多了,此地也没了什么念想,纷纷结伴而去。
太子李鄞是最后一个离开,金陵有些错觉,似乎在他经过自己的身边时,眼里有那么一瞬涌了无限嘲讽。
※※※※※※※※※※※※※※※※※※※※
下一章在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