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弟(1/2)
赵宝娴乘马车进宫的时候,遇到了带领禁军在街上四处巡逻的庞统领。天色昏暗,不时地从屋脊、树梢、街面上流窜过一阵儿冷风,街上人不多,且个个行色匆匆,兵士们身上穿的铠甲看着亦生寒意。
庞统领四十上下年纪,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素日训练兵士时苛厉非常,不容下属有一丝一毫的松懒懈怠,军中纪律抓的也严,那些兵士们一见到他便心底打颤。
不过赵宝娴每次见到他,都觉得他对自己和善,恭谨,不像别人说的那样不近人情。
隔着厚厚的帘子,庞统领行了礼,站马车前面说道:“虽说城内巡逻紧密,一向太平无事,但天这么晚了,公主出门还是要注意安全才是。”
赵宝娴示意清心将帘子揭开。
车内壁上挂有玻璃灯,厢内铺着厚厚的毯子,赵宝娴怀中抱着个精致小巧的暖炉,两手捂得暖呼呼的,脚边还放有脚炉,婢女在她周围围了一圈绒绒的白狐裘,密不透风,只露个脑袋出来,仿佛刚幻化成人的白狐一样。
她缩着脑袋,看着马车外,笑吟吟的道:“多谢庞统领关怀,皇上有事召见我,这才入宫的。”
庞统领面上的坚毅严肃的有所和缓,拱手道:“末将正好无事,便护送公主进宫吧!”
“怎好劳烦庞统领,这里离皇宫不远了。”
“这本是末将指责所在,不敢说劳烦。”
说着,庞统领让身后的禁军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巡逻,一队则护卫在金城公主的车驾周围,由他在前带头开道。
清心放下帘子,笑着说道:“庞统领真是忠心,对公主一直很关照。去年公主生辰,庞统领不仅送了金银财帛许多箱贵重物品,知道公主喜欢养鹿,还特意叫人捉了几只鹿送来,皇上以为庞统领想让他儿子娶公主,后来问了问,说庞府公子已经定了亲了。我看这庞统领在大事上一点不糊涂,京城里巴结奉承公主的人多不胜数,花样百出,庞统领在公主面前也没少费心啊!”
赵宝娴极不赞同的道:“大约我从前遇到过刺客,庞统领便多了一份心。他送礼也好,关照也罢,过后并无事相求,咱们别曲解了他的一番好意。”
清心低头道:“是。”
等到了宫门口,赵宝娴下了马车,庞统领便带人离开了。
薛公公从里头出来,抱着拂尘弓着身子,一边引路一边恭敬地道:“公主您慢着点,别千万别磕着碰着了!若是公主的千金贵体出了什么差错,皇上一定会要了奴才的命!”
“皇弟在玉华宫?”
薛公公唉声叹气,不无担忧的道:“回公主的话,皇上在玉华宫里从中午一直待到现在,一口水没喝,一粒米没吃,公主您看,这天都黑了!”
“可是哪个大臣惹他生气了?”
“这个……奴才也不知,皇上上午见过几个大臣以后还好好的。”
赵宝娴心道,这次是为了什么事发火?不过,能把他气的不吃不喝一定不是小事。她脚下步子不由得快了些。
所到之处,宫里的内监们纷纷行礼避让,没有一个敢阻拦或者出口问询。
所有人都知道,金城公主与别人不同,皇上特许她随意在宫中行走,随时进出,就像在她自己的公主府上一样自在。先皇子嗣众多,但只有她一个人拥有这莫大的荣耀与信赖。
一个小太监在玉华宫门口站着,远远的看见徐徐走来的聘婷秀雅的身影,转身跑了进去。一口气跑到大殿右室,对仰面躺在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柄五寸长短刃的人道:“皇上!金城公主来了!”
赵琰嚯的坐了起来,将手中的刀递给小太监让他搁起来,与此同时唇角的那抹笑意已经消失了。他起身走到桌前,伸手将上面的一大摞奏折推到地上,从笔筒里抽出几只毛笔扔掉,砚台掀翻,接着退回到榻上继续躺着,面色郁郁,眼睛也随之闭上了。
很快,殿内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殿里的宫人们都朝来人望去。
赵宝娴悄悄走到榻前,弯腰去看,正好榻上躺着的人也睁开了眼睛,但眸子里没什么光彩,惆怅不安,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可怜的很,懒懒的喊了她一声‘宝娴’。
自从他登基之后,就不肯再喊她皇姐了,记得当时俩人还打了一架,赵宝娴当然打不过他,但他没怎么用力,只一味地挡罢了。
就这么叫着叫着,俩人都习惯了。
赵宝娴朝一片狼藉的地面看一眼,示意宫人收拾干净了,她侧身在赵琰旁边坐下来,给他按揉额头两侧穴位。
“清和,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她柔声问,清和是赵琰的字,除了她,再没旁人喊了。
赵琰睁着眼睛,眼神儿空洞的很,嘴唇微张,柔和的烛光照在他白皙的脸上,忽明忽暗的。
他没说话。
“哪个大臣惹你生气了?是不是秦屿?还是刘振业?”赵宝娴又问。
赵琰左右缓缓摇头。
“难道是皇后?”可皇后很少出她自己的宫门。
赵琰仍是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