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2)
余启明正举杯自饮,闻言手一僵,忙放下酒杯,正襟危坐,恭谨地道:“都是我不好,本想玉成一桩美事,谁知鹤章这样追求进步。”
阿筠偏过脸不看他,以示反对。
余家规矩严谨,小辈在长辈面前只有被教训的,没有敢顶嘴的,阿筠虽不服气,也不会当着老太太的面争执。
老太太啐了一口,指责道:“什么追求进步,还不是男人那点儿花花肠子,披了层追求进步的皮,倒冠冕堂皇起来了!”
这话余启明虽不认同,也不敢驳,只连连苦笑。
阿筠觉得大哥身上有种讨厌的优越感,好像她们是群愚,不堪教化一般。
三婶是老太太的侄女,关系亲近,这时也忍不住插言道:“明哥儿,你可不能里外不分呐!”
余启明拱手讨饶道:“哪里就到如此的地步,婶娘太看轻我。”
老太太已经不大高兴了,但一眼瞥见阿筠乖巧地坐在身边,模样实在柔顺可怜,心中怜意大升,转脸向长孙道:“你爹是个只顾自己的人,我又老了,你做哥哥的,要是还伙着外人欺负你妹子,可叫我阿筠这辈子靠谁去?”
余启明忙道:“老太太何出此言?阿筠是我同胞的妹子,骨肉至亲,我就是不管别个,还能不管她么?”
“既然你还认阿筠是你的骨肉至亲,你就为她做主,整治整治那个姓陆的!”老太太断然道。
老太太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气了,她的孙女标致温顺,无一不好,轮得到姓陆的嫌弃她,给她没脸!
余启明没想到老太太原来是在这里等着,闻言大觉棘手。
陆鹤章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他是真心赏识这个青年,觉得与自家妹子郎才女貌,堪为佳偶,才热心为两人牵线。如果早知陆鹤章对待婚姻的态度是如此激进新锐,他是提都不会提的。
现在闹到陆鹤章委屈,阿筠也怪他的地步,实在是他没想到的。
阿筠到底不忍见大哥为难,轻轻拉了拉老太太的袖子,微不可查地摇摇头。
老太太虎着脸,不情愿地说:“偷偷拉我做什么,你这傻丫头,只知道心疼别人,哪个又心疼过你来?”
阿筠听得心里一酸,尽量轻快地笑道:“有老太太疼我,还用哪个?”
余启明见她们祖孙情深,倒衬得自己像个恶人,心里不大自在,略作沉吟,说道:“我知道老太太一番慈心,不过是怕阿筠被人小觑。其实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女子正该走出家庭,多见见世面。我想将阿筠带去沪市,上两年学。阿筠还年轻,样貌也好,若学些时兴的知识礼仪,不会逊于平沪人家的千金小姐。如今的青年正追捧这样的新女性,如此一来,婚嫁可能大增。”
不是他看不起家里,家里来往的都是守旧人家,照这些人顽固守护的老规矩,他妹妹哪怕千好万好,被人退过婚,也就有了道德上的污点,不是清白的好女子了,殊不知这规矩在开明人家眼里只是笑话。
在他看来,只有将妹妹带离这个日益腐朽的环境,才是真正对她后半生负责的做法。
如果妹妹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那就尽善尽美,无愧于他为兄的苦心了。
阿筠若有所思。
不是她主动哀求大哥,而是大哥提出带她出去上学,这和预知里的不一样了。
她并不怕到沪市去求学和生活,虽然一直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但她还不至于没有改变的勇气。
新时代的新青年……或许也不是人人都像陆鹤章那么糟糕。
老太太听他这番侃侃而谈,面上先是怒气勃发,待看一眼阿筠,又奇迹般的按捺下来,左思右想之后,竟然勉强松口:“也不知是不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好。”
余启明松了口气,提着的心放下来。
他还真怕老太太舍不得阿筠,不同意她离家。看来他错怪老太太了,老太太的心里还是把阿筠的前程放在第一位。
三婶见风波过去,冒出来打圆场,笑道:“凭咱们阿筠的才貌,老太太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怕只怕她下次回来啊,身后要跟着一串儿女婿呢!”
众人都听得笑了,余启明看阿筠笑得腼腆,腮边晕出动人的薄红,心想,只怕这也不是多么不可能的事。
老太太在一片笑声中说:“从来红颜多薄命,我只求阿筠平平安安就好。”
×。
老太太的寿宴过后,大哥很快就要启程回沪市,阿筠细心,早早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她和丫头们开了箱子翻检衣服,足足从午后忙到太阳落山才得歇。
凤箫把挑出来的衣服抱去重新熨烫,回来叠好放进皮箱里,问坐在书桌前发呆的阿筠:“小姐真不要我跟去服侍么?”
尽管大哥允许带两个丫头,但阿筠不爱给人添麻烦,到沪市少不得要和大哥的内宠打交道,彼此先前又无交往,能省一事还是省一事的好。
她头也不回,笑道:“大哥家终究比不得家里,你平时常和人有口角,我带了你,不是自寻烦恼么?”
凤箫讪讪的不言语了,心里嘀咕着,小姐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明白起来。
过了几日,余启明携妹启程,先坐船,再换乘火车,在汽笛的呜呜声中到了沪市。
出了车站,入目便皆是新鲜事物,令人一时眼花缭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