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七月七日承乾宫 > 第11章 第十一集 江宁

第11章 第十一集 江宁(1/2)

目录

【康熙九年,五月,早晨,乾清门】

(退朝后,玄烨换好礼服,准备去太和殿接见俄罗斯使臣。索额图在宫门外劝阻。)

索额图:皇上,您不能见俄罗斯使臣!察汉汗竟然如此狂妄地要求中国向俄罗斯称臣纳贡,必须将俄国使臣驱逐出境,并立刻派兵进入俄罗斯,将叛逃的根特尔木抓回来!

玄烨:朕不仅要见俄国使臣,还要派专人带他们游览京城。他们看到我中国这么宏伟的宫殿,这么繁荣的城市,自然就知道自己是异想天开了。察汉汗的这些话,朕觉得没必要放在心上。耐心与克制,是朕这些年学到的最重要的能力。

【太和殿】

(玄烨阔步走向龙椅。俄国使臣米洛万诺夫欲伸手脱帽,但周围所有中国官员都没有脱帽,他就赶紧顺势向中国皇帝磕头。俄方的通事负责蒙文与俄文的互译。)

玄烨(蒙古语):你们的来意,朕已经明了。朕提两点要求:一、遣返我国逃犯根特尔木;二、既然察汉汗说罗刹乃俄罗斯的属民,请约束边民,勿相侵扰。如此则可边境安宁。国书会由南怀仁翻译成番语。

米洛万诺夫(俄语):在遣返根特尔木之前,我能见一见逃到中国首都的俄罗斯人吗?

玄烨(蒙古语):可以。朕允许你们在京城自由活动十五天。

(俄国使臣开心地离开了太和殿。)

米洛万诺夫(俄语):在中国皇帝面前居然不用脱帽,这太不可思议了!

通事(俄语):在中国皇帝面前,一个官员若是摘下帽子,说明他被革职查办了。

米洛万诺夫(俄语):中俄两国礼仪真的很不同。有意思!

(陪同会见的礼部尚书龚鼎孳启奏皇上。)

龚鼎孳:皇上,臣部接到广东巡抚奏报,有自称来自西洋国的使团抵达广州,请求进京朝贡。这是西洋国先行递交的国书和国主画像。

玄烨:西洋国?南怀仁,这个国家在哪?

南怀仁:臣记得应该是在天竺一带。《两仪玄览图》上有标注这个国家。

佟国纲:南大人,这个图能不能换一个名字?

玄烨:舅舅,没必要这么执着于名讳。宫里还有一间道观叫玄穹宝殿呢!

南怀仁:臣罪该万死。臣将重新绘制一张新图。

(两个太监展开画卷。玄烨阅读西洋国的国书。)

玄烨:居然是汉字书写的!

龚鼎孳:据悉,该国正贡使有汉人血统,能说流利的汉语。其祖先随郑和下西洋,并留在了西洋国。这次他们也是凭着郑和当时留下的航海图,才顺利来到中国。

玄烨:这么看来,明成祖遣使下西洋虽耗费大量钱财,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积极的意义的。

【康熙九年,五月,中午,乾清宫】

(玄烨回到乾清宫。看到桌上放着佟世安的来信,他没来得及换衣服,先拆开了信封。)

“皇上,本来是想和您说说我在昆山的趣事,可是今天我听了堂伯父讲述他的父亲佟卜年的故事,心里很难过。您一定一定要提防宦官干政和朋党之争。”

(玄烨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太监顾问行急匆匆地走进来。)

顾太监:皇上,小主博尔济吉特氏薨逝了。太皇太后请您移驾慈宁宫。

【慈宁宫】

太皇太后(蒙古语):虽然这个博尔济吉特氏只是三等台吉之女,且待年宫中,未曾生育。但哀家希望皇帝能追封她为妃,以修补被你皇父破坏的满蒙关系。方才你也见了俄罗斯使臣,应该清楚,从尼布楚到察哈尔,北方边境的安宁还得依靠团结蒙古。

玄烨(蒙古语):臣遵旨。

【康熙九年,五月,上午,江宁曹家】

(趁着天气稍稍放晴,佟世安和母亲何氏前往曹家做客。)

曹寅:佟夫人,这位是我爹。

曹玺:佟夫人、佟格格,幸会幸会!

孙氏:佟夫人,好久不见!

曹寅:娘,我带佟格格去花园玩儿。

曹玺:娘子,你和佟夫人慢慢聊。我回书房了。

孙氏:好的。佟夫人,格格明年该参加选秀了吧?

何氏:怎么说呢,太皇太后曾有口谕,佟家女子可以不赴选。但是不是真的就可以不去了,还是去了走个过场,我们也不清楚。等明年选秀告示出来了,再让我婆婆进宫请示吧。听说曹寅也快成亲了?

孙氏:是啊。他难得回来一趟,我和他爹就想着趁这次赶紧把他的婚事定下来。

何氏:曹寅是一个很不错的孩子。世安日后若能嫁给像曹寅这样的孩子,我就放心了。

孙氏:佟夫人谬赞了。曹寅区区包衣子弟,怎么能和佟格格日后的夫君相比?佟格格的夫君必然是八旗中显赫家庭的孩子。

何氏:就是这样我才担心。世安的性子被我和她爹宠坏了,日后到了夫家,怕是要吃苦头的。

(曹寅带领佟世安参观曹府。)

佟世安:江南的院子都好漂亮啊!亭台楼榭、小池塘,比住在京城的四合院更加惬意!

曹寅:京城显贵多,但地方就这么大,寸土寸金,怎么可能建庭院?

佟世安:诶,这是楠木桌吗?

曹寅:格格好眼力!

佟世安:做工真精细。在哪买的?

曹寅:在江宁最有名的雷氏楠木店订做的。

佟世安:嗯,我得让盛字号掌柜把这家店纳入商谈范围。

(佟世安仔细观察这张桌子,不时用手触摸,彷佛在感受一件艺术品。在曹家享用午饭后,她与何氏告别曹寅一家。走在路上,佟世安抬头看了一下天空。)

佟世安:娘,感觉天要放晴了。咱们什么时候去广州啊?

(何氏还未来得及回答,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喊叫声。)

小吏:让开!让开!

(此人身前有一个黄色的包袱,身后插着一面红旗。)

何氏:水报?看来江宁的上游出现汛情了。走,快回家告诉你堂伯父。

【钟粹宫】

(慧妃出殡那天,玄烨前往她生前居住的钟粹宫。太后和同住的马佳氏和李氏出来迎驾。)

玄烨(蒙古语):儿臣参见母后。

太后(蒙古语):免礼。

玄烨(蒙古语):母后,您不需要和嫔妃一起在宫门外迎驾的。这不合礼法,儿臣惶恐。

太后(蒙古语):可是以前......

玄烨(蒙古语):那是以前,现在您是皇太后了。

太后(蒙古语):反正我也不懂,皇帝怎么说,我就怎么办吧。

(皇帝进入钟粹宫正殿。)

玄烨:太医,博尔济吉特氏的死因是什么?

太医(跪下):皇上明鉴。小主开始说她头晕、乏力,臣以为是天气炎热造成的,开了一服清热祛湿的药。但没想到,小主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臣急忙连同其他几位太医为小主诊治,却无力回天。臣询问了小主身边的宫女得知,小主前阵子在御花园被树枝扎到手指。宫女将木刺□□后,用香灰敷伤口止血。这让臣想起了战场上某些受伤的士兵,用砂石压住伤口止血,之后往往会出现相似的症状。一旦病发,便无药可救。

宫女:皇上,奴婢冤枉啊!奴婢家里都是用柴灰、香灰止血的,奴婢没有害死小主!

太医:民间确实有这样的止血方法。但根据臣的经验,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伤者死亡。

宫女(磕头):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玄烨:朕不想追究你的无心之过,但你已经不适合留在宫中了。

(宫女被吓傻了,她不清楚这个不适合留在宫里,是让她出宫,还是要杀了她。)

马佳氏: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收拾行李?!

宫女:是.......谢皇上......

(宫女瑟瑟发抖地退下。)

玄烨:以后宫内和军内禁止用这种民间土法止血。

(玄烨说完起身离开。马佳氏送太后和皇上到宫门外。)

马佳氏:皇太后,皇上,臣妾有一个不情之请。内务府传来消息,大阿哥最近生病了。现在不是天花爆发的季节,臣妾想把大阿哥接回宫里住一段时间,好好调养。

玄烨:准了。

【康熙九年,五月下旬,上午,江宁】

(佟国桢的大宅门口堆放了许多沙袋。佟家世字辈们齐聚佟国桢家中。因为佟国桢子女众多,家里十分热闹。男孩和女孩各位一组,在花园里比试琴棋书画。佟世晋画了一对虾,佟世思的妹妹佟世静提笔画了一位渔夫撒下一张大网,惹得姐妹们哈哈大笑。突然,天又下起了雨,众人赶紧收拾东西躲进书房。书房内所有书籍都被尽量往高处放。佟世安趴在窗台仰望天空,长叹一口气。)

佟世安:哎,我还想着雨季终于过了,怎么又开始下雨了?

佟世思:诶,要不这样吧,我们两队各派出自己的世安,以“雨”为题比赛写诗,怎么样?

佟世安:写诗?我可从来没写过,我不会啊!

佟世静:没关系,试试看嘛!

(佟世安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写出一首诗。佟世思看后给了一些建议。佟世安根据他的建议又重新写了一遍。她端详着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首小诗,颇有成就感。)

佟世安:俨若哥哥,我能寄回家给我爹看过之后再烧掉吗?

佟世思:当然可以。

(佟世安将纸张角对角,边对边,整齐折叠。突然,窗外传来急促的锣声。)

佟世安:什么情况?

佟世思:看来洪峰马上就要抵达江宁了。

佟世安:我从来没经历过水灾,会很可怕吗?

佟世临:没事的,我们家地势高,而且粮食也囤好了。不过你晚上还是不能睡得太沉,万一有事,还来得及跑。

佟世晋:你不要吓唬妹妹。

(此时,佟国桢走了进来。)

佟国桢:你们几个,都跟我走。

佟世思:怎么了,爹?

佟国桢:今年水灾甚大,比往年不同,而且这几日阴雨绵绵。最坏的情况是江宁城内涝外洪。可是,很多官兵已经被调往淮安和扬州了,江宁没有足够的官兵巡堤和防洪。我和你堂伯父,以及几位乡绅商议了一番,我们得自发组织起来。曹家也会参与我们的行动。

(佟世安看着叔父和哥哥们的背影,有点担心,又有点感动。)

【晚上】

(佟世安和母亲何氏准备睡觉。)

佟世安:娘,如果洪水来了,你一定要叫醒我!

何氏:有娘在,放心睡吧。

【同一时间,乾清宫】

(玄烨捧着明朝治河大臣潘季驯所著的《河防一览》,站立在一张悬挂的淮河地图前,仔细对照查看。太监顾问行手持烛台,为他照亮地图。)

顾太监:皇上,夜已深,您早点歇息吧。

玄烨:今年南方水灾频发,民不聊生。若不亲自研究这治河之道,朕心里不踏实。

【第二天,早晨,江宁】

(佟国器和佟国聘等人回到家中,衣服和鞋子上都是泥浆。)

佟国器:没事了,洪峰顺利渡过江宁,大家可以安心了。

佟国聘:希望江宁下游的府县也能如江宁一样,平平安安。

史氏:都整夜没睡吧?辛苦了。赶紧去洗个热水澡,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吧。

【两天后,下午,江宁】

(佟世安男装打扮,跟着佟世临偷偷溜出家门。)

佟世临:扛沙包真是太累了!哎哟,睡了两天,感觉终于缓过来了。喂,你真的要去珠市啊?

佟世安:走出了顾横波、柳如是和陈圆圆的地方,我不去看一眼,岂不是白来江南了吗?

佟世临:可你是女孩子诶!

佟世安:我只是去青楼看看清倌人,又不是去窑子!有什么不可以?

(两人行走在秦淮河畔。)

佟世安:这里与江南府学隔河相望,江南的学子们能好好读书吗?

佟世临:怎么不能?秦淮河畔培养了多少风流才子啊!

(佟世临带着佟世安走进一间青楼,佟世安立刻被墙上的一幅画吸引住了。)

佟世安(高声):老板!

老鸨:来啦!这位公子,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啊?

佟世安:这当真是顾横波的画作?

老鸨:那还能有假?当初她可是我们楼的花魁!

(佟世安正想询价,佟世临抓起她的手想跑。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他俩被佟世思拦住了。)

佟世临:俨若哥......

佟世思:(提起两人脖子后的衣领)走吧,陪哥哥解酒去。

【茶楼】

(佟世安主动为佟世思倒茶。)

佟世临:俨若哥,求求你,绝对不能让我爹知道我带小世安去了烟花之地。

佟世安:俨若哥哥,你就当今天没见过我俩,成么?

佟世思:长辈们不问,我不会主动告知。但若是长辈们问及,我绝不撒谎。

佟世安(扶额):哎......对不起,大世安,是我害了你......

(突然,邻桌几位儒生的争吵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儒生甲:今年朝廷已经恢复了汤若望的时宪历,并且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梨洲先生也凭借西洋历法,证明了《春秋》中的月食记录有误。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历法就不对,算术就是不如人家西洋人。

梅文鼎: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梨洲先生论证的主要依据是元朝的授时历,西洋历法只是参考。再说了,《春秋》一书历经千年,中间是否出现笔误和讹传,不得而知。梨洲先生考究春秋时期的日食和月食,就是为了修正史书中的错误。怎么到了你这,就成了中国人不如西洋人的证明?

儒生甲: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有这么难吗?你就说“方程”,中国有吗?夜郎自大!

梅文鼎:如果说我是夜郎自大,那您就是妄自菲薄!

(佟世安欲上前替这位梅先生争辩两句。佟世南按住她的肩膀,不让她站起来。)

佟世思:关于算术和历法,这样的争论已经司空见惯了。

佟世安:可是……

佟世思:没有可是。小世安,如果你想在天黑前回到家,就不要参与到这场无休止的争论中。不然一会儿堂伯父问我,你们今天去哪了?为什么会遇到?你希望我怎么回答?

(儒生甲愤然离去。)

方中通:定九兄,你又何必和那些书生一般见识?

梅文鼎:我常常告诫自己,做学问应去中西之间,以平心观理,不论中西新旧。但我梅某人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我一定会证明,方程绝非西洋独有!

方中通:家父曾言,聚古今之议论,以生我之议论;取天下之聪明,以生我之聪明。可如今,人们不是因为害怕洋人用夷变夏,而斥西学为异端,就是盲目崇拜西教,对古法嗤之以鼻。(摇头叹息)

梅文鼎:此皆谓不读书耳!(沉默片刻)正因为我们这些所谓的学者,书只读一半,才造成了今天中西之间的隔阂。惭愧啊!

(梅文鼎和方中通的这段对话深深地刻在了佟世安的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