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2)
谢妍闻言沉默不语,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主要长春宫,在这个深不见底的皇宫里,本来就是一个讳莫如深的禁忌。
它在十七年前,曾是当今陛下最得宠的爱妃,俪贵妃的住处。
十七年前谢妍还没出生,对于当年的事情所知不多,只知道众人口口相传的一些事情。
当年俪贵妃同她姑姑差不多时间入宫,因为姿容艳丽,能歌善舞,深得陛下喜爱。大郁后宫等级制度,在前朝的宫制基础上,再加了二位贵妃,是一皇后四贵妃的最高设置。那位俪贵妃,进宫没多久就升为贵妃,陛下对她格外宠爱,当年她所居住的长春宫,几乎同皇后的景仁宫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据说那时内务府的所有物事,是按同规格的分成两份,长春宫同景仁宫,所有配置几近一致。
皇后生下皇三子之后,大概时隔半年,俪贵妃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早夭的皇四子。
在十七年前,陛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天大发雷霆,将一向宠爱的俪贵妃打入了冷宫。不过这个冷宫的处罚,还是留了情面的,并未让俪贵妃搬地方,只是将她长期禁足在长春宫内,不准与任何人接触。俪贵妃被禁足后没多久,一天深夜,长春宫突然起了大火,寒冬腊月,天干物燥,等到巡逻的侍卫发现时,火势已经太大无法控制。最后扑灭大火之后,俪贵妃所住的暖春殿已被烧成了一片废墟,连她和皇四子在内,还有几个伺候的宫女太监,全部遇难,无一生还。
之后不知道是皇帝下了封口令,还是大家觉得太可怕不想提,宫内几乎没人当众提起这件事了。但当年发生的事情太过凄惨瘆人,私下里还是会口口相传。
当年火灾之后,可能是损毁严重,修整困难,也可能是陛下本身不愿再触及这件事,长春宫一直没有重新休憩,就这样荒废了下来,长年幽闭大门。这十七年来,宫里的太监宫女正常地更迭,但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人,都很有默契地不往长春宫附近走,有时候不得不经过,宁愿绕路。近几年来,长春宫还时常有闹鬼的传闻出来,传得似模似样的,好几个宫人说是夜里听到长春宫内有小孩的哭声,大家都猜测是当年皇四子死得太惨,年纪还那么小,就被活生生烧死了,所以阴魂不散,想找人下去陪他。
环月觉得这些闹鬼的传闻都是无稽之谈,依她看,她母妃养的这只小白猫,就特别爱满皇宫乱窜,小猫的叫声有时候听起来跟小孩的哭声很像,没准那些宫人就是听到了元帅的叫声,以为是听到了长春宫传出的小孩哭声,自己吓自己。
不过这长春宫的大门一年四季,一直都是紧闭的,其实也没人知道,里面到底还有没人守着了,毕竟这间宫殿,已经十来年都没有主子了。
环月敲了门,门内一片寂静,过了许久,就在她们以为没有人,准备离去的时候,大门缓缓地打开了,门后是一张苍老的脸。
这开门的老嬷嬷看上去年过半百了,眼角额际都是皱纹,头发花白。
环月有些好奇地打量着人,老嬷嬷沉默地看着她,她试探着道:“嬷嬷,我的猫跑进去了,能不能让我进去找一下?”
老嬷嬷点头答应了,但她有个条件:“两位贵人请进,其他人不要进来,宫中素来清净,不想扰了。”
这要求听上去怪怪的,这宫殿中根本就没有主子,大概就只有她这唯一的守门人,会扰了谁的清净?
环月对这长久封闭的宫殿和这有些古怪的老妇人,已起了浓浓的好奇心,爽快应道:“好,我让他们都在外面候着。”
老嬷嬷自己介绍姓于,她二人跟随于嬷嬷进了长春宫,过了前殿,后面是个很大的院子,迈进院子的瞬间,环月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哇!”这院中种满了花草,一院芬芳,竟比御花园还要姹紫嫣红。
现下已入秋了,这都是些什么品种的花草,还能开得这样美?
一眼就看到院子中央的花圃里,多了一只小白猫,小白猫正高兴地在花丛中打滚,蹭得一身花花绿绿。
“先前也常瞧见元帅身上有花瓣,原来是到这里来了。”她还觉得奇怪呢,这时节,御花园也没什么花开着了。
老嬷嬷请她俩稍候,自己进了旁边的一间屋子,环月公主蹑手蹑脚地走上前,想去捉那只调皮的小白猫。
谢妍环视着院子,除了老嬷嬷进的那间屋子,其他的门,包括正中央的主屋,都锁上了。
环月屏气凝神,慢慢地快要接近了,小白猫突然回头,和她四目交接,身手敏捷,噌一下爬到旁边的树上去了。
“呀!”功亏一篑。
小公主站在树下,羡慕地看着小白猫:“我要是能像元帅一样,爬那么高就好了,是不是就能看到宫外的情形了?”
老嬷嬷从屋中拿出来两张藤凳:“两位贵人,宫中房间都锁了,没地方招待,贵人不嫌弃的话,凑活着坐一坐吧,这凳子舒服着呢。”
谢妍是有些惊讶,但仅止于这老嬷嬷的行为本身,她性子本就随和,接过来坐下了,环月更是无所谓,还觉得这藤凳新奇有趣。
“于嬷嬷,这藤凳是您自己编的吗?”宫中物事都是统一置办的,并没有这样的藤凳。
“是老婆子自己编的,我们家乡都是这种凳子,坐习惯了。”
环月诚心地夸赞道:“这凳子很舒服,您老人家手艺真好。”
谢妍想起来什么,问道:“您是端阳人士?”
“是,贵人去过端阳?”
谢妍浅笑了下:“认识个故人,是端阳人士。”所以于嬷嬷说她家乡都是这种藤凳,自己一下子想起来了,前世她同叶景回端阳探亲,确实看到遍地都是这样的藤凳,藤椅。端阳靠山,盛产这样的紫藤。
环月说:“于嬷嬷,您别贵人贵人地唤了,我是环月,她是谢妍,您唤我们名字就好。”反正这院中只有她们三人,没有外人,不需要在乎什么虚礼。
老嬷嬷听到谢妍的姓,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不明的情绪,半晌道:“原来是环月公主,和国公府的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