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困局锋芒显(1)(2/2)
魏无羡推门道:“是,来乐陵逛逛,难得奢侈一回住个客栈,却遇到林羲姑娘了,幸会!”
林羲示意魏无羡坐下,道:“魏公子方才笑什么?是林羲说得不对吗?”
魏无羡坦然接过明奕递过来的茶水,将转了半天的笛子塞回腰间,道:“是你提到江澄,我就想笑。”
林羲无语道:“这有什么可笑的。”
魏无羡道:“那人八成姓温,江澄一向这样。”
林羲这才反应过来,汗颜道:“原来如此。”
魏无羡继续道:“云梦你们倒是可以放心,有他在,出不了什么乱子的,江澄这人心里明白。不过我倒是好奇,姑苏没出事吗?”
林羲和明奕相视一笑,道:“姑苏老堂主也得八十高龄了,没谁不识相的过去闹的。”
魏无羡了然,是年纪太大,恐将人轻轻一闹闹得驾鹤西去,弄巧成拙可就不好了。
林羲接着道:“清河有赤锋尊,姑且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魏无羡深以为是,“几大世家的驻地自然出不了什么大事,可若是小点的城池,恐怕很难幸免吧。”
林羲道:“不错,也正是思及此处,所以才想着需尽快解决岐山一带的风波,风起于青萍之末,也不敢大意。”
魏无羡道:“我知道的倒是不多,之前我去救温宁的时候,知道金子勋一向与岐山不对付,他可有参与闹事。”
明奕道:“难就难在这。”指了指其中一页纸道:“金家参与的不在少数,为首者便是金子勋。”
魏无羡不屑道:“射日之征也没见他冲到前头,倒是这种事情一马当先。”
林羲没时间计较这点,道:“若是要彻底解决岐山济世堂的风波,恐怕,要和金家杠上了。”
魏无羡随手翻了翻,道:“和金光善怕是要正面交锋了,你看,这些闹事者,都是和兰陵金氏有或多或少的渊源。”
明奕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可以暂缓岐山的困局。”
林羲看向明奕道:“你是想让耿宗师他,自请辞退?”
明奕点头,“可这是下策。”
魏无羡转着手里的杯子,道:“也并非是下策,置之死地而后生嘛。”
林羲怔了怔,道:“扮猪吃虎呀!”
魏无羡点头,“如今这群人的由头无非是自己无辜被琅琊瘟疫拖累,家破人亡,这世上的人怜悯过甚,同情他们的人多了,能考虑济世堂的人也就少了,济世堂立世数百年,开义诊,施药济困,久得民心,林羲姑娘还得提点一二才是,不然人可都以为这是济世堂该做的事了。”
林羲道:“若是两块石头相碰,定然是不死不休的,最后两败俱伤,谁也捞不着好处,可若是把济世堂换成鸡蛋,这强弱关系不就颠倒了?”
明奕也想到了这一点,道:“不错,届时我们再推波助澜一番,形势便有扭转的机会。”
林羲点头,“世人跟风从众者甚多,若能稍加利用,对我们是极有利的。”
魏无羡看着手里的杯子,愣了会神,道:“林羲姑娘,有一事,我需得提醒你,是关于药宗的。”
林羲笑道:“魏公子请说。”
魏无羡道:“金光善这人不是个善茬,当年温若寒在时,趋炎附势,顺风倒伏,如今温若寒不在了,蓝江两家百废待兴,两家宗主又是新继位,无暇顾及他,聂宗主虽继位早些,但于他来说终究是后辈,他自然不甘心与另外三家平起平坐。”
林羲道:“金光善利欲熏心,恨不能做仙门之主,我早就看出来了。”
魏无羡提醒道:“俗语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药宗立于修真界数百年,一直没有遵从过仙门百家的规矩,五家分立之时,只会觉得是理所应当,可若是金光善想要一统仙门,那就不一样了,届时顺昌逆亡,药宗怕是要遭劫了。”
林羲道:“我又何曾没有想过呢?可药宗先祖有言,药宗绝不涉玄门恩怨,多年来药宗为仙门所重,何尝不是坚守了这一底线,若是这一底线破了。破坏了药宗规矩事小,日后该如何取信百姓,如何取信后人呢?”
魏无羡道:“姑娘可以如此想,魏某人实在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