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半边天(乾隆继皇后八十九)(2/2)
“这怎么能怪到您的身上呢!”郎佳氏略有不平,“您是皇贵妃,上有两宫皇太后服侍,下有六宫事务打理,哪里就能做到面面俱到?”
寒苓并不松口:“总要富察家没有芥蒂,三公主抛弃嫌隙,大阿哥复得圣宠,皇上才不会为了立后的事觉得为难。”
郎佳氏忍不住抱怨:“娘娘,您贤惠的过了!”
大清朝的爵位分为两种,一种是恩封,一种是功封,四格已经是功封的三等公爵,武德、讷里却在四五品任上打转,讷尔布止为侯爵,要想压过庶子,唯一的途径是寒苓继立中宫、皇帝推恩父族!世袭罔替的一等承恩公爵明晃晃在眼前放着,偏偏瞧得见摸不着,不怪郎佳氏生出急躁来。
寒苓淡淡说道:“额娘,辉发那拉氏到了今天的份上,您和阿玛都算对得起祖宗了!”
娘家有个争气的兄弟与单纯倚仗椒房之宠还是有所区别的,皇贵妃千秋时,军功人家的贺礼便要比往年丰厚了许多。
皇贵妃迟迟不能转正,别扭的不止是郎佳氏一个人。
摄六宫事娴皇贵妃的头衔很晃眼,可她与正牌皇后还是有所区别的(至少称呼上就不一样),番邦使节都犯嘀咕:皇帝莫非觉得自己克妻,有心效法圣祖仁皇帝不成?
除了没有扶正宠妃正位中宫,弘历在其他方面对景仁宫还真是没有话说。
首先,金川献捷的仪式在皇贵妃生辰的头一天隆重举行,宗亲王永玺代表皇父向诸将敬酒;其次,皇贵妃千秋庆典的规模较正宫皇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次,皇贵妃生日刚过,皇帝即以金川平定为名恭上两宫皇太后徽号,在外人看来,皇贵妃的千秋显见是一节三连庆的意思;最后,皇贵妃的生日还尾随着值得皇室庆贺的两桩秦晋喜事。
“臣弟(奴才范佳氏)给皇嫂(主子娘娘)请安,皇嫂(主子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弘曕与新婚福晋左右并列,毕恭毕敬向寒苓叩行大礼。
“一晃眼,当年的圆明园阿哥都长成大人了!”寒颇为感慨,“先帝泉下有知,想来是十分欣慰的。”
弘曕赔笑道:“臣弟能有今日,全仗皇兄皇嫂照应。”
“皇上夸你学问最好,我倒觉得,你如今变得油腔滑调了许多。”寒苓殷切叮嘱,“娶了福晋便是一家之主,往后更要稳重一些,平日修身养性、读书进益,或能赶早生下世子,我也能放下一桩心事。”
“嗻!”弘曕转了转眼珠,因向寒苓说道,“皇兄并没有给臣弟分派差使,除了赋闲读书,弟弟也没有旁的事儿能干!”
“让你多读两年书倒是我的意思。”寒苓解释道,“你是先帝的老来子,六岁就承袭亲王爵位,皇太后与太妃娇惯你,你便有错,皇上也狠不下心罚你,将来办差,更是亲王之尊、御弟之贵,旁人不能纠正错处,只能依靠自个儿省检己身,若因德行不足犯下错处,再要懊悔怕就晚了。”
弘曕谄笑道:“不是有您看着吗?”
“居家是兄弟、在朝为君臣,我是一介妇人,便是有心,不知能看顾你多少!”寒苓摆了摆手,“今日你大喜,咱们就不说这些闲话了,新婚燕尔的好生与福晋过日子,你要有不规矩的地方教我听见,不用回太后太妃,先叫你进景仁宫痛打一顿。”
弘曕乖乖答应:“臣弟领训。”
寒苓满意地点了点头:“今日就不留你们用膳了,改日常教你福晋进宫请安,我这里最缺的就是能说话的人!”
三日后又是和亲王府二阿哥永璧的婚事,他的重要性比永瑛、弘曕差了一层,寒苓一样给了厚赏,却不似早时那般唠叨,好容易把繁忙的二月给应付了过去。
※※※※※※※※※※※※※※※※※※※※
女主其实在硬绑富察家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