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许以青春 > 回家

回家(1/2)

目录

第三章回家

一个月的军训让慕青她们黑了不少,班级照合影时,个个都是素面朝天,青涩、朴素的样子在那一刻定了格。照片中因为光线明亮,慕青和好几个同学都是微眯着眼睛,慕青还皱着眉头。慕青很喜欢这张照片,蓝天、白云、绿草地,质朴大气的图书馆大楼,一群略显稚嫩的大孩子,每次看到照片中她们几个黑黑的、略显严肃的模样,慕青总是忍不住唇角微微上扬。

军训结束就迎来了十一小长假。慕青第一次离家这么久,早就盼着放假,和老大她们告了别,拎着小包匆匆去坐车。来学校报到时,认识了高圆,体育系的一个老乡,和慕青一样短短的头发,长手长脚的瘦高个,本来就喜欢中性打扮,这一个月晒黑了,更像个假小子。慕青喜欢瞎操心,和朋友同学逛街玩耍,帮她们提包,提醒她们不要忘东西,常有一种大姐姐的自觉。这次和高圆一起,反被当作小妹妹一样照顾,慕青受宠若惊。高圆心直口快,做事却又细致周到,和慕青认识时间不长,却像有说不完的的话。俩人一路上唧唧呱呱说个不停,等到停下喝水时,才觉得四周安静异常,原来长途颠簸,周围的乘客有的睡觉,有的戴着耳机听歌,只有她俩一路扰民而不自知。怕引起群愤,俩人也不敢再放声畅谈了,一人一个耳塞,静静听了半路的歌。

慕青没怎么出过远门,这会儿听着歌,看着沿途风景,觉得安静有趣。路上经过连绵的群山,山上种满了石榴树。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高处绿叶丛中闪着点点火红,很像中国画里的场景。山脚也种满石榴树,石榴硕大异常,挤挤挨挨,像一个个发亮的红灯笼。有时车挨着山脚走,石榴就在车窗外,触手可及。路边有人摆摊卖石榴,不是整整齐齐的摆放好,而是一框框、一堆堆的放着,新鲜的大石榴在秋光下闪着红艳艳的光彩,不用吆喝,也已十分诱人。

慕青没有特别爱吃石榴,但喜欢新鲜的蔬果,以前跟老妈去菜市场,看到鲜灵灵的蔬菜就忍不住去买。这次看到这样可爱的大石榴,特别想去挑一挑,摸一摸,又不好意思让司机停车。高圆看到慕青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的石榴,推了推慕青,说:“我们和司机师傅说说,买点石榴带回去怎么样?”俩人厚着脸皮去和司机说,没想到司机爽快地答应了:“前面有个加油站,我要停会,你们可以去买点石榴,不要挑太久就行。”

高圆和慕青去离加油站最近的摊子挑了一些石榴,卖石榴的老大爷脸庞晒得红红的,两颊和他的石榴一样在阳光下发亮,称好后又硬往俩人的袋子里各塞了个石榴,说他孙子和她俩差不多大,上大学也该回来了,见到她俩高兴。

俩人抱着石榴,匆匆回到车上,像个孩子似的开心不已,静不下来,又悄悄聊了起来。高圆打算假期去哥哥的跆拳道馆帮忙,慕青说她要帮家里收玉米,再去找高中几个好友小聚,俩人说着假期的打算,约好假期结束一同坐车返校,不知不觉车到站了。高圆帮慕青把东西拎上公交车,看着车开走才打车回去。

慕青下了车,还有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家。她没有打电话让家人接她,而是一个人慢悠悠地走完这段小路。路边,野菊花开得绚烂,大片大片的玉米秆已经砍到,田野显得异常开阔,太阳亮得发白,像个玉盘,在淡青色天幕上发着不甚耀眼的光芒。远远看到自家小院,慕青心底一片柔软,大学的生活,同学的欢声笑语,好像变得很遥远,她又踏上了这片生她养她,让她从心里感到踏实的土地。

家门口堆满了黄灿灿的玉米棒子,还有一半没有剥皮。慕青绕过玉米堆,习惯性地喊了声妈。老妈闻声从厨房快步走了出来,见到慕青,脸笑成了一朵花,一边帮忙拿东西,一边埋怨:“你这孩子,怎么也不打电话让你爸去接你?我还以为再过一会能到呢。你爸也是懒得厉害,我说让他去车站看看,非说现在到不了。”慕青笑着听老妈唠叨,闻着厨房飘来的熟悉的香味,心里只觉得溢满了幸福。

慕青兄妹三人,哥哥姐姐都已成家,姐姐上大学时和姐夫恋爱,毕业后俩人一起去了南方的一座小城,俩人都踏实肯干,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哥哥嫂子在城里教书,对父母很孝顺,但爸妈在家里住惯了,不肯搬到城里和他们同住,只有想孙子的时候,才去小住几天。老爸性子不急不慢,像个老顽童,对什么都好奇,一直有颗赤子之心。老妈性子急,刀子嘴豆腐心,手很巧,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爸妈虽然很疼孩子,但从不娇惯偏袒。慕青小的时候,家里拮据,父母省吃俭用也不肯亏待了孩子,对孩子要求也很严格。慕青在这样家庭长大,虽是幼女,却不娇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