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文雅的太子(1/2)
如下正是盛秋,就是宫里的花园,说到令人惊艳的景致,也挑不出来几处,硬要数出来的话,当属西北边的一处静湖里面的锦鲤养的实在活泼,再有就是静湖东边围修起来的竹林很雅静,看了让人心旷神怡。
涟歌陪着太后一路有说有笑的,她倒不拘谨,有什么说什么,一张小嘴叨叨起来哄的太后笑的停不下来。
祖孙二人相携来到竹林外面,竟然听的竹林里有些许琴声,琴音悠悠,是江南有名的清谱调子……
“祖母,这是?”
老人脸上也带着几分疑惑,但是那双精明的眼睛里分明映着的是狡黠。“不知是谁,竟有这样的兴致?瞧瞧去。”
竹林不大却幽深,二人几经转折终于在竹林里看见一方石台,石台方小,摆一台琴就已经放不下旁的了,而那石台经由她们的方向看去,刚好被一道身影给遮下了,让那本就方小的石台只露出了一个角来。
那是一道素白色的身影,他背对着涟歌,墨发未束垂至腰间甚至搭到了地上缠上了两株青草。
涟歌从那背影往前看见琴弦上拨舞的那双手,青葱白指却棱骨分明,她愣愣的盯着那微宽的肩背和那轻轻挥扫在长琴上的手……
她微愕,这样清明的调子,竟然是个男子弹奏出来的。
男子听见声音,指尖微凝,小指轻转勾过,将那未作完整的尾音收了,于是起身回头,是竹林中清风微拂,带起了他额前一缕青丝,竹叶光影顺接下移,露出了一张微愣的俊俏样子。
他面含微笑,双手交礼,道了一声。“祖母。”
“我当是谁,是明旌啊。”老人家笑着,赶紧拾了涟歌的手。“丫头你快瞧瞧,你还识不识的。”
涟歌抬眸打量着他,他的目光也跟着顺到她那张看起来貌似很乖的脸上,却说不上什么神色。
涟歌恍惚间记得他的声音,于是乖巧的行了一礼。“太子殿下。”
太子微抬手。“不必多礼。”谈吐之间都是一个“雅”字,但是面容平静,无论怎么瞧着,都是一副生分又有些疏离的样子。
太后自然也看得出来,却也拦不住她的开心。“我们明旌的琴弹得越来越好了。”
他脸上镶着如沐春风的笑容。“祖母夸赞了,最近朝中也无大事,平日闲下无事了就喜欢找些东西解闷,日子长了,竟也堪听一听。”
涟歌不懂乐,却听过琼华弹琴,她是个时机灵又时糊涂的,也没当人是在谦逊,点头赞道。“的确也只堪听一听。”
太子愣了一下。
“哦?你这丫头,是有什么说辞?”
涟歌还未回过神来,反倒真说了两句。“这调子我听人弹过,其弹琴者,身处喧嚣,却琴音悠瑟,天属立夏,然仿若深秋……我认为的琴当是一双手。”她说着,竟还从袖子中伸出了自己的一双小手。“是抓,是握,应该全凭自己的心。而真正的乐,是一种表达,像人说话一样,而不是拘泥于华丽,拘泥于完整,拘泥于如何的动听,方知琴音,贵在于人心,而不是丽琴妙音,弹琴的人靠着环境容纳环境,而弹心的人自身就是一处风景,环境如何,却也是随他的……”
太后和太子眼中皆出现了惊愕的神色,到底是老人,也没太过惊叹,笑问她。“你何时懂得琴心了?”
涟歌憨憨的老实承认。“这阵子生病只闷在家无聊,就读一些杂书,刚好有一本琴谱,说是琴谱也不算,算一本故事书,是说琴杳弹无弦之琴的故事。”
“小涟一番话,倒是让明旌受益匪浅,若得空,定要好好和小涟探讨一番琴艺。”
她赶紧罢手。“我不行,我就会说这两句,再让我说什么我可是再说不出来了,更莫说弹了,乐器方面,我也就会晃晃拨浪鼓……你要真感兴趣,回头我让人把那本书送来就是了。”
都说自己不会的东西就没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好坏,否定别人的辛苦,涟歌也不是不知这个道理,只是单纯脑子一顿,做了个不讨人喜的糊涂事。
她也知道是自己无礼了,好在太子和太后都是宽厚的人,也没当回事,反而脸上还映着好看的笑颜,她就低了低脸,颇为不好意思,十分的乖顺……
乖顺到太后说累了要先回去,她也没什么别的小动作,让她陪太子多待一会她还真就留下了,毕竟她并不知道自己与太子有些什么样的关系,只当是太后真的累了。
她和太子就逗留在竹林里散散步,他手中抱着琴,言行文雅……
涟歌觉得尴尬,便找些话题瞎聊。
“我听祖母叫你明旌,你是叫叶明旌吗?”
这样的话,在常人口中说出来,当是十分无礼的,毕竟全天下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的人,恐怕也就如下的涟歌一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