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1/2)
何谓故人?
一句“故人”实在太过暧昧不清,似是山霭苍苍,阙云遮眼,秋河明月都在散不去的朦胧中。
没有人再追问,陆知遥也不再言语。
少年清澈的眼中一点闪烁,若远处的岚雾山河。他纵身上了马背,回首示意将士跟上,自己不自觉加快了速度,马蹄答答,少年如风,似要将往事甩到身后去。
大陈元朔三年。
叶府上下一片哀恸哭丧声,明晃晃的白绸刺眼无比。垂髫之年的孩童一身麻衣,站在角落看里里外外的宾客穿梭在自家厅堂前,母亲在灵前长跪不起。
将军叶秦生,其父是先帝手下名将叶禹。叶老将军收复边塞疆土,安定了周边动荡的少数民族。
叶禹出身并不好,他实际上是胡人,幼年失孤,少年时历经辗转拜入某叶姓江湖高手名下,得了姓名。他虽为胡人,却在中原长大,对家乡早无眷恋,除了五官深邃身材高大,与普通汉人别无二异。叶禹天资聪颖,武力不凡,生性宽厚仁义,得了先帝赏识,甚至被赐与其侄女结了姻缘。
而叶秦生,就是叶禹与先帝侄女的独子。他继承了来自胡人父亲的骁勇善战,又得了汉人母亲的灵秀聪慧,少年时便征战沙场,名震一方。
可天不尽人意,一代名将陨落于战场之上,英年早逝,只留其妻与尚且年幼的独子。
孩子尚年幼,不知人间世。他眼睛是漂亮的,形似桃花瓣儿,因为遗传了祖上赋予他的胡人血统,眼窝深邃,却又有属于中原血脉的漆黑瞳仁。此时那双眼怔怔地,也不流泪,纷沓至来的人潮像片片虚影,漾不起眼波一寸涟漪。
他不哭不闹,就连父亲棺椁下葬时都不做一点反应。他只是握着母亲的手,不管众人悲戚,静静注视着一捧捧黄土将昔日名将最后的庇护所埋没。
这模样往好点想是乖巧不添乱,往不好点想便是毫无同理共情之心。
甚至有人传言叶家独子是天降的丧门星,母亲在生他时难产失血过多,身子从此虚弱。安定了许久的北疆在他诞下不久以后便也发生变动,父亲不得不远征他乡。
可这孩子从生下来时便粉雕玉琢,眉眼带笑不哭不闹的模样实在讨喜得很,加上叶将军夫妇与人为善,看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早年的传言也就逐渐被压了下去。
可好景不长,先是叶将军牺牲,紧接着便是其夫人舒窈病逝,一年间,叶家光景几近衰败。
想必流言蜚语必是如潮水般涌来,不知那小小孩童在那一段无依无靠的岁月中如何度过时日。
陆家与叶家在叶禹将军手上便关系极好,乃生死挚交。而叶秦生与陆川更是大陈风云叱咤的两位大将,二人相谈甚欢,观念极合。虽明面上看似有着竞争关系,实际私下里常常小聚饮酒作赋,斗酒纵马,能从古时侠客豪杰聊到当今英雄高手,再从兵法战术到酒肆闲话。
叶秦生故去,陆川悲惜万分,既是失了一位势均力敌的对手,更是失了一位交心挚友。他从那时起便对故友妻儿暗中照顾,能帮便帮,只是不曾想叶夫人也在不久后也跟着故去。
陆川听闻舒窈病逝时他还在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部落冲突,待他归来时,已隔数月。
他赶忙动身去寻找叶北林,陆川虽为武将,却心地仁慈,挚友夫妻双亡,他不能让尚且年幼的孩子受苦。
寒冬腊月,年幼孩童披着破毯蜷在院中角落,正在啃一块干馍馍,塞得两颊鼓起。似乎是咽着了,呛得他咳嗽不止。孩子显然是瘦了许多,就连饱满的面颊都瘪了下去,满身尘土。见到有人来,有些茫然地抬头,那双桃花瓣似的眼里没了旧日带笑时的潋滟秋波,静默着陆川望去。
府邸中已被搬得将近空空如也,感叹世态炎凉的同时,陆川也心底发颤,不知那孩子究竟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陆川将孩子带回家中,换上干净衣裳,煮了热食,准备他安定起居。昔日的铁血将军此刻眉头紧蹙,负手想了半天让这孩子如何称呼自己,终于灵光一闪。
“你已有姓有名也知生父母,自然喊不得爹,可称我为伯似乎又太过生疏……我将安排你与我儿一同习武认字,既同出一门,你父亲又乃我挚友,我定将你视为己出,你便唤我师父罢。”
男人宽厚手掌抚上孩童柔软发顶,展颜时眉眼宛若冰雪消融,掌心暖意令人莫名心安,好似透过窗棂铺开的暖阳,一路熨烫至心底。
“日后这便当此处为自家吧。”
就这样,陆川收了挚友遗孤当了小徒弟拜入自己门下,作亲生儿子般看待。
陆知遥也是在那时候第一次见到叶北林的。
那日他刚练完剑,额前还渗着细细汗珠,眉目清透,龆年孩童还未长开,却也可见他俊俏模样的雏形。阳光正好,都装入那双清澈眼瞳,男孩扑簌着长睫,亮晶晶地向叶北林看去。
“来,知遥,过来。”
陆知遥也是家中独子,不曾有兄弟姐妹,见着陌生孩子便有些怯怯地走了过去。不过毕竟是将军后人,那点气度还是有的,他一袭青衣,往叶北林跟前一站,宛若日后将成修竹的雨后新笋。
长风穿堂,那抹淡色随清风起,似要将周围都点亮,成了年少初见时一幅惊艳的水墨丹青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