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1/2)
第二天午后,临母带着小粥粥去午睡,姜瑾瑜和临渊去了二楼。
一进书房,姜瑾瑜自觉地铺纸研墨,打算临摹一篇书法,自从那天临渊教他写毛笔字之后,他便每天都要临一篇练习,昨天陪小姑娘玩了一天,没有写,今天要补上。
“瑾瑜也喜欢写毛笔字?”临父提着一个袋子进了书房。
姜瑾瑜放下手中的笔,局促道:“不是的叔叔,是小渊教我的,才学习一个月,写的不好。”
临父凑过去看,果真写的不算好,安慰说:“学习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多练习肯定会进步的。”
“临老师,您手上提的什么?”临渊指了指袋子。
临父把袋子往书桌上一放,拿出了一把折扇。
姜瑾瑜明显注意到临渊看到折扇时,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随即又变成了面无表情。
临渊:“爸,您还有朋友吗?”
“臭小子,你王叔叔、李叔叔还有你高中时候的老师,哪个不是我朋友。不像你,大学四年上完,就交了徐无涯一个朋友。”临父看了一眼姜瑾瑜,“现在再加一个瑾瑜。”
“那他们都没跟你绝交吗?还有,临老师,我要告家长了,你这是对学生人身攻击。”
“家长表示,老师说的对。”
姜瑾瑜不知道他们父子俩在打什么机锋,好奇地拿过折扇打开,竟然是空白的扇面,雪白的扇面连字都没有。
临渊笑,认命地把袋子的折扇一把把拿出来。“今年一共几把?”又对一脸茫然地姜瑾瑜说,“都是空的,要在扇面上写字。”
“二十。”临父得意道:“今年可不是我主动要送,是他们跟我提,我才无奈答应。”
姜瑾瑜面上不显,心里乐开了花。临叔叔真是个有趣的人,这满脸得意,哪有半点不耐烦的样子,演技不过关。
“瑾瑜要不要让小渊给你写一副字画?”临父问。
“爸……”
“欸,可以吗?”
“准备的多,让小渊挑一把扇骨好的送你,想写什么字,告诉他就行。”
“谢谢叔叔,那麻烦小渊了。”
“不麻烦。”临渊无奈地冲姜瑾瑜笑了笑,让他不要介意父亲的行为。
姜瑾瑜也笑着摇了摇头,他怎么会介意,有的只是羡慕而已。
临渊把二十把折扇都打开看了一遍,挑出一把,递给姜瑾瑜说:“就这个,先放你那,我先把这些写完。”
姜瑾瑜接过,打开翻看了几遍,根本看不出和其他的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个人就讨论起来,哪一把扇子是哪个叔叔的,想要什么字,该怎么写,最后书房里,摆满了需要晾干墨迹的折扇。
热衷书房的糯米兹,也被请去了姜瑾瑜的卧室,害怕它心血来潮去踩梅花。
***
晚饭后。
“小舅舅,我们带土豆出去玩吧。”粥粥带着土豆,哒哒的跑进书房提议。
“可是小舅舅还有工作,明天再去好不好?”临渊有些为难,徐无涯刚打电话让他帮个忙,现在有些走不开。父母都年龄大了,临渊不想让他俩去遛狗,土豆发起力来,把他都能拉倒,姜瑾瑜更不适合出门了。
“那让大舅舅和我去嘛。”两天的相处,让粥粥对这位俊美的大人信任倍增,地位已经和小舅舅平起平坐。
“大舅舅他……”
“我去吧。”
临渊刚想拒绝,就被姜瑾瑜打断了。
这两天的陪伴下来,姜瑾瑜也很喜欢粥粥,小姑娘热情活泼,有礼貌,笑起来弯弯的眼睛和临渊有些相似,像个小太阳。甚至让姜瑾瑜萌生了,养个女儿也不错的念头。
“你可以吗?”临渊有些迟疑。
“应该没问题,我带上帽子,稍微遮一下,天也快黑了,应该不会被认出来。”
粥粥不明白大舅舅为什么不能出门,白天他们去超市买东西,大舅舅也被留在了家里,好孤单。
看到姜瑾瑜带上鸭舌帽出来的时候,粥粥也跑回房间带上了自己的小帽子,不能让大舅舅感到孤单。她牵着大舅舅,大舅舅牵着土豆,愉快的出门了。
这两天放假路上车辆比较多,姜瑾瑜就没带粥粥往村外走,而是在村里的屋舍间绕行。
南方的街道不像北方修的横平竖直,土豆还时不时带着拐几个弯,姜瑾瑜只得嘴上跟粥粥闲聊,心里默默的记着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