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从大梁皇子开始 > 第五十九章十胜十败论?

第五十九章十胜十败论?(2/2)

目录

这位大梁皇帝,萧景天的父皇,倒是让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优柔寡断,外宽内忌的三国诸侯,袁绍袁本初!

此刻,大梁皇帝与满朝文武,面对掷地有声,前后请战的萧景天与萧景琐,均是默然不语。但总不能一直没人说话?

因此,主和派官员之一,礼部尚书陈元直,看了一眼萧景天,说道:“臣以为,此刻的大梁不适合继续作战,还是议和为好。”“一来,大渝、北燕两国,击溃北境二十万大军,兵锋正盛。”

“二来,我大梁京师周围,虽有五十万守军,却久疏战阵,战力堪忧。

“三则,一旦继续作战,将会有更多的士兵与百姓遭难,生灵涂炭“四则,我大梁四面受敌,若我大梁其他三境,再传来败报,再有敌国攻入我大梁腹地,那我大梁便是亡国之危!”

“五则,大辽、大金、大元三国,虽然没有参与这场战争,但若是它们突然参与进来,我大梁更是危如累卵!”

“六……”

萧景天听着这位礼部尚书,款款而谈,心底嗤笑。

若不是这里是朝堂之上,对方又是堂(bhfc)堂六部尚书之一,他早就一个耳刮子呼上去了。

若是如三国鬼才郭嘉一般,已经决定开战,来个‘十胜十败论’,提升自己一方的士气也就罢了。

这还没有决定是战是和,你先来个‘十胜十败论’,打击自己一方的士气?

这种人,就该拖出去斩了!

虽然这位礼部尚书说的,也有那么点道理。

比如大梁京师周围的五十万守军,久疏战阵,未必是兵锋正盛的敌方五十万大军对手。

又比如大梁的其他三境,再有败报,若是被南楚或是西夏、吐蕾、东海等国,也打进来,那么大梁危矣。

又比如一直在互相功伐的大辽、大金、大元三国,突然改变主意,也来攻打大梁等等。

但这些都是猜测,也只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而已。

这位礼部尚书,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在没有决定是战是和之际作出这种打击己方士气的言论与举动!

萧景天暗自摇头,他对于朝堂上的六部尚书等人,也算了解。

都是参与党争的昏官,一个个都算不上能臣。也难怪,大梁的许多清官、能臣,都在当年赤焰军之案时,为皇长子与林燮求情的时候,不是罢官就是问斩了。

剩下的少数清官能臣,也都不敢继续说话,又不愿意参与太子、誉王之间党争,都选择蛰伏。

因此,朝堂上的重要官职,如六部尚书,都是参与党争的官员。

其中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都是效忠太子的。而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都是效忠誉王的。

只是这些尚书们,除了兵部尚书李林,安然做到了最后,开始为靖王萧景琐做事之外。

便只有不怎么重要的工部尚书,也安然做到了最后。

其余的四部尚书,都折在了梅长苏的阴谋之下,算是剪除太子与誉王的爪牙。

同时替靖王萧景致的上位,扫清障碍,安排自己的人手。

如这位正在夸夸其谈十胜十败论’的礼部尚书陈元直,因为他的独生孙子,在以往的战役中,临阵脱逃,犯了死罪。

然后被当时正在领军作战的谢玉,抓住了把柄,隐瞒了死罪,刻意维护。

因此,这位礼部尚书陈元直,就投靠了谢玉,而谢玉又是暗中支持太子的。

陈元直也就直接倒向了太子阵营,做了太子与谢玉的走狗。

只可惜,后来被梅长苏抓住把柄,一场轰动儒林的朝堂论礼’,被梅长苏请来了一位当世顶级大儒,直接给干趴下了。

输了朝堂论礼的陈元直,也就被罢官。

萧景天可没有什么心思,与这位礼部尚书陈元直争执,再来个类似于朝堂论礼之类的争论。

他可是为这些主和派的官员们,准备了礼物的!

也即是他进宫之前,令宗木等宗卫们,所带上的东西。看小说,就来! 速度飞快哦,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