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啸唐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太子李重美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太子李重美(2/2)

目录

杨啸早已明白太子拉拢之意,不做半点磕绊,欣然应允道:”殿下莫说是让臣护佑于侧,就是让杨啸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这两下的心思已说开,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太子李重美被压抑已久的心情将要释放,小孩子的心性跳了出来,对杨啸呼道:”将军年长些,我呼你为兄如何?”

杨啸忙摆手道:”不可!不可!君是君,臣是臣,不可乱礼,殿下若是嫌呼来唤去的麻烦,直呼杨啸即可。”虽然嘴上这样说,但让一个小毛孩子直呼其名,也不太舒服。

然而身后却传来一人喝彩声:”将军年纪虽轻,却不莽撞,君臣礼仪方正之心,着实让老夫赞叹。”

太子一听便知是太子太师卢质,忙起身迎道:”师父,弟子新交的朋友,看来!也入得师父法眼了!”

那卢质已愈古稀之年,满面沧桑,须发全白,但走起路来依然稳稳当当,喜眉笑眼地道:”入得!入得!老夫观此子面貌忠厚,知达礼,殿下可用心结交呢!不似那刘家两子,只知淘气,远小人,近贤臣,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呵呵…”

杨啸一听定是太子口中的那位大儒,一张口就是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但人家夸赞自己,怎么也得有所表示,忙立起躬身一揖道:”弟子杨啸见过老夫子!”然后侧身而立扶着卢质坐下,才在旁边坐下。

卢质听杨啸呼他老夫子更是喜笑颜开,自谦道:”小将军切莫如此称呼,小老儿只是痴长些年纪罢了,怎敢称夫子,唯有儒学鼻祖孔夫子!”

杨啸的恭维之词虽然获卢质批评,但在他心中却很受用,面对杨啸拱身受教的谦虚态度,更是想多说两句:”孔夫子教授弟子三千,有七十二贤,颜回,染署,端木赐,高柴等,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撰《诗《《礼《乐《易《春秋六经,并有经典《论语传世,历朝历代屡有追封。唐开元年间尊更是奉为文宣王,乃万圣之师表!”

太子李重美突然接言道:”孔老夫子为什么要携弟子周游列国?”

太师卢质明明知道,是孔子主张的恢复周礼在鲁国受到排挤而无法立足,才愤然携弟子出游,但他却说:”老夫子当然是宣讲仁政德治之治国之道,当时列国之间互有攻伐,不施仁政,使百姓民不聊生,为了劝说各国国王要施仁政。重民生,不惜千里奔波十四载。”

太子又言道:”春秋时期与现时状况是何等相似,先生不如就携弟子等去游说各国,放下恩怨,不生刀兵,与民生息如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