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太婆磨镜圣姑遭殃 余雄涅盘狮吼山川(2)(1/2)
厕娘一边摩挲着嘴里不停地唠叨,圣姑在厕娘眼中犹如玩物一般。厕娘十分享受这一过程,还微微闭上眼睛。眼见厕娘如此神态,圣姑心中却陡生厌恶。厕娘这样的神态好像在成都西门白宫中见过,那次被家父指派到西门白宫见公孙述,偶然间走错了房间,推开一道门发现里面两个宫娥正拥抱着,彼此脸上都露出厕娘现在的表情。
圣姑心思十分敏捷,知道这厕娘久居瑶池,而且常年思夫不见夫。瑶池里男子不多,身体中的邪火不得宣泄出来,就把跟自己一起打扫出恭地方的丫环做了磨镜,一起宣泄邪火上千年。要不是碳神临走之际发出信息给她留下了三颗珍珠,厕娘还不会想着出来寻找碳神的,在瑶池虽然打扫出恭地,磨镜却是多么的逍遥快活。
圣姑见躲不开这厕娘的粗燥的手指头,只得看向何不来,希望何不来出手相救。何不来眼下正在微闭着眼睛,嘴里唠叨着,施展生平绝学枯残道法。这枯残道法乃何不来从道德天尊《道德经中悟出来的。《道德经有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某冬日阳光,何不来独坐庭院听鸟鸣。冬日鸟寻食不得,唧唧咋咋鸣叫不已。何不来望着庭院枯枝残树,鸟鸣无食,心中顿生人生无望感慨,思量这人活着为什么?自己从何而来到何而去?短短春秋,也就犹如这冬日鸟为一口食而鸣而奔忙,又如这残树枯枝,临头也躲不过这天意的捉弄。何不来把树叶掉落,树枝干枯,当做天意如此,不管你人生如何鸣叫寻食,到头来也如这枯枝败叶一般,落得人生惨况如斯。
何不来见景思义,伤感之余,陡然想到《道德经云惟恍惟惚,窈兮冥兮。“道”乃恍惚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又真实存在。就好比这人生捉摸不定,还要咬牙往前走。思虑良久,一道刚阳之气从脚底往上升腾,刹那间心门打开,不由得手舞足蹈起来,一阵微风拂面,寒意尽去。何不来手舞足蹈,大汗淋漓,挥手间树断院墙倒,大喜过望,盘腿坐下,一掌横切一掌竖立,嘴里唠叨不已。这番唠叨,就把《道德经中惟恍惟惚念过几遍,只觉得精力大增,道法精进一层,遂日日修炼,没几个月才修炼成功,自名枯残道法。所谓枯残,就是冬日枯树残枝所引发动念,这门道法施将出来,对方必定犹如枯枝残躯,惶惶不可终日。这门道法吸取了“道”的精髓,不可捉摸,的确存在;感觉远方,却在近前;无人相信,真实不见。
何不来正在施展的枯残道法,威力极为凛冽。而且嘴里念着的咒语却是碳神走出石壁后发现自己面临绝境嘴里唠叨的咒语。这个咒语原本就是碳神向厕娘发出的自己所在地方的信号,厕娘因此感受到这信号后才赶来的。何不来唠叨这一通咒语,厕娘自然大吃一惊想问个究竟。这也是何不来心思所想,自己施展枯残道法也只是绷绷门面而已,并不当真向厕娘施展,何不来借着施展枯残道法的锲机,就是让厕娘知道那一通咒语,从而打消离去的想法留下来。
可见何不来心思随着厕娘在转动,目的就一个如何搭救余雄。只要厕娘不走,余雄就有救。何不来嘴里唠叨没完,圣姑遭遇也就没有看在眼中。圣姑眼见何不来唠叨不停,心中烦恼,只道何不来不停唠叨,枯残道法施展出来厕娘就会害怕放过自己,谁知道等了很久何不来也就只是做着动作唠叨而已,心中极为不解。
耳听厕娘在耳边轻声说道:“小娘子如此貌美如花,跟了我到瑶池做了王母娘娘的丫环如何,到时我多多关照于你,不让你受了半点委屈。”圣姑不敢看厕娘那张老脸,吓得满脸的不自在,身体似乎还在轻微颤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