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回忆(1/2)
闻朝的开国皇帝励精图治,闻朝日益强大。对他而言,世上已经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了,所以这一次,就像每一个寻求长生不老的帝王那样,他想超越生死。
打着皇帝名义,搜刮民脂民膏,夺取百姓财宝的权贵越来越猖狂,为了抢夺所谓的“长生秘宝”,他们甚至屠了一个村子。
裘华当时就住在村子附近。
这个村子的人确实都很长寿,不是因为什么宝物或者秘术,是因为裘华。村里的人把他当做无父无母的落难儿,经常送些吃喝用品给他,裘华也回赠一些对身体有好处的草药,所以村民体质较旁人好些。
不知道怎么就传成了这样。
裘华从千里之外赶回来的时候,村子里已是横尸一片。
他活了快一千年,对人事更迭已屡见不鲜,默默为村中老少收敛遗体,准备离开。
这时,他发现村中还有一丝活人的气息。
顺着气息,他找到了一处藏身地,里面躲了十几个孩子。
他把孩子们送到外地亲戚家中,安顿好后,只剩下一个孩子。
“我叫任伍,家住任家村,无父无母,只想讨口饭吃。”原来他本就是孤儿,被这个村子的人收容,现在已经无处可去了。
“哥哥,我知道你是神仙,我看过你从龙变成人的样子!”任伍磕磕绊绊地说,“你能不能收我为徒,我想学仙术,以后可以治病救人!”
裘华拗不过他,同意带着他,却不让他称呼自己为师父。
仙术也教了一点,裘华随手拿出一张纸,让任伍画符,他画得歪歪扭扭,裘华乐不可支,被他抢走不许裘华再笑了。
虽然带着孩子,裘华也不懂教育,他把任伍送到凡间某个知名的修玄门派,让他自己学习。裘华时不时会去找他玩耍,聊一聊学习的困难,为他指点迷津。
任伍在这个门派混得很不错,裘华也很欣慰。
就这样过了十年,裘华还是十五六岁的模样,任伍却已经二十余了。
“龙神大人,”任伍对裘华的态度变得恭敬了,“书上的知识我学得够多了,我觉得是时候下山闯荡一番了。”
裘华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任伍下了山,很快闯出了名头。
过了一年,先帝驾崩,后世称为“闻太宗”的皇帝继位,广招天下奇人异士,要为自己寻一位国师。
“龙神大人,我觉得借助朝廷之力,可以更好地为天下苍生排忧解难,我想进宫,竞选国师。”任伍毕恭毕敬说。
“你可以试试。”裘华从来不插手他的选择。
任伍露出为难的样子:“只是以我的身份,恐怕不到皇上面前,就会被大门派的弟子压下去。技不如人我不怕,我只怕输在本事外。”
“你想怎么办?”
任伍希望能以裘华的身份作为入宫的筹码:“自古皇帝都喜欢自称为真龙天子,他肯定会重视您的身份。”
“随你吧。”裘华准备了结此事后,好好休息一下。
没想到任伍声称当朝天子是真龙天子,龙神特意降世,护佑国家。任伍以“龙神代理”的身份,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国师。
“你不怕门派中人揭露你的身份吗?”裘华问,“为何撒谎?”
任伍赶紧说:“我都是害怕皇上会看轻我的身份,才一时糊涂……等皇上知道我确有真才实学,我一定主动告知身份。”
裘华随意地点点头。
不过,裘华的问题很快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任伍当年投身的小门派,迅速被灭门了。
“唉,其实有件事我一直不敢和您说,门派勾结当地官绅,暗中欺凌弱小,虐待年幼弟子,恐怕是遭到反噬,如此下场,也算是天道昭昭吧!”
裘华问:“当年你也曾遭受虐待?”见任伍默认,他又问:“为何不告诉我?”
“小的时候,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坚持,不知为何,长大就不会了。”任伍笑道。
任伍成为国师,被奉为上宾,裘华第一次看见闻太宗,便觉得他十分不妙——鹰眼蛇心,虽有龙气护体,却带着一丝邪性。
“无喻真人,”皇帝喊到任伍的法名,“寡人虽有一些俗物,却不能配上国师的身份。这颗白虎灵珠是寡人早年随先帝征伐时,偶然获得,便赏给你吧。”
那颗灵珠确实是白虎精魄,裘华远远看去,都能感受到属于白虎的纯正灵力。
至于为什么是远远看去——因为他被当做神明,请到了很高的神坛上,下边的人在吃喝,他在上面打坐发呆,无聊透顶。
麻烦的仪式结束后,裘华准备休息,偷偷在皇宫里开辟了一处小园林,设上结界,谁也不知道。
皇宫本身就是龙气汇聚的地方,裘华靠在亭中,一睡,就睡了半年。
半年后,无喻终于又见到了裘华,急得大汗淋漓:“不好了,龙神大人,南方水灾,北方蝗灾,百姓民不聊生,求您救救他们吧!”
“这是自然规律,我也不能插手太多……”
“可是百姓日夜哭嚎,痛不欲生,一直在呼唤您,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唉,您说的对,人间的事,该让凡人自己解决。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我听说,灾民饿急了,甚至吃自己的孩子,有些人没有孩子,就吃自己的手臂……”
裘华一惊,他见过民间苦难,从不插手,所以不知道世上还有比死更恐怖的事。
他偷偷飞到灾区,亲眼所见更加震撼,地上躺着的都是皮包骨的骷髅,站着的一具具行尸走肉,早就没了活下去的盼头。
他甚至亲眼看见一个母亲要杀死自己的孩子,只是为了让他不要活得太痛苦。
他救下了这个孩子,却救不下所有的人。
裘华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一半的灵力注入地脉之中。
或许此后仍有旱涝虫病,但只要凡人不舍弃这片土地,它一定会恢复富庶丰饶,越来越好。
无喻对此感激涕零,对他大民间的赞美,裘华俨然成为了民心所向,百姓的指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