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哪吒之我心非魔 > 原片影评

原片影评(1/2)

目录

超一流想象力,一流画风,一流画面,一流特效,三流配音,下九流剧情,九百九十九流逻辑,九千九百九十九流立意诠释,大型双标现场不断,所有这些综合起来就是最近大火的《那吒之魔童降世》。

没错,是“那吒”,不是“哪吒”,这影片里的魔童实在配不上我哪吒三太子的名字,既然是山寨,那就给他山寨的待遇吧。

为防被喷,下面细论。

超一流想象力就不说了,看过影片的都懂,山河社稷图部分简直bug,感官愉悦度达到高潮,还有影片里其他很多,对此我是真心佩服,但问题是想象力没用到核心剧情上真的拯救不了这弱智般的剧情。

然后夸下一流画风吧。

第一次看到这部影片的预告还是在18年,忘了具体什么时候,当时放出的是现在最受诟病的第一版预告,观众对它普遍抱嫌弃态度,原因是觉得“哪吒”丑,然而它却一下子击中了我,我当时看到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我心目中那个真真正正的哪吒吗!

熟悉哪吒影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影视作品里的哪吒形象大都是正面的,即使是原本对龙族抽皮剥筋这种展现他顽劣的桥段在影视化过程中也会黑化龙族来做成哪吒的正义形象,这是时代的潮流,我能理解,也很喜欢这种形象,但我更心心念念的则是他更原始一些的形象——那个带千七百杀伐降生的灵珠子,你惹我不开心了我就杀你,杀你引来祸患了我就自己的事情自己担,一命换一命——这些字真是打起来都觉得超痛快。

而在我看到魔童降世的第一版预告片时,我以为我会看到一个这样的哪吒,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还错得离谱。

《那吒之魔童降世》并没有带给我以为的哪吒,他甚至和我哪吒三太子“背道而驰”。

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对原本存在的人物形象做改编再正常不过,比如上面说的哪吒形象的“正义化”。一般来说,会对原本的情节加以增删修改,理想中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那吒之魔童降世》很厉害,它正好反其道而行之。

其中最让我反感的,是它删的部分。

原本我是不敢相信的,但事实确是如此——它删了哪吒剔骨还父的桥段。

我觉得不是像我一样喜爱哪吒的朋友可能很难理解这个消息对我的震撼,所以我有必要打个比方——

这就好比悟空当年上天庭后玉帝赏识他王母看得起他,然后玉帝给他个一品实官王母蟠桃宴第一个请他,然后他就为天庭卖力地降妖除魔,做天庭的一代战神。

这剧情合理吗?我个人觉得没太大毛病。伯乐识千里马,千里马报答伯乐,逻辑很通顺,但你说这是孙悟空吗?作为一个大圣铁粉我先给写出这样的剧情的自己一个大耳光。

同样地,请《那吒之魔童降世》的编剧给自己一个耳光,哦,你不用给自己耳光,因为你不是哪吒铁粉。

可我是啊!!!!!!

有些人可能觉得把哪吒“剔骨还父”和悟空“大闹天宫”相提并论有给“剔骨还父”提咖的嫌疑,但我觉得一点儿没提,而且真论起来的话,“剔骨还父”在我心里的地位可能还要略微高一点点。

同是叛逆,悟空“大闹天宫”反君权,哪吒“剔骨还父”反父权。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用的动词一个是“闹”,一个是“还”,两个字的区别使后者感情远比前者来得复杂,他既包含了哪吒对父权的反抗,也有中国传统下父子血统那种割不断的关系,所以他的反抗不是“闹”而是“还”,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反抗父权的声音本来就不多,所以我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字眼比“剔骨还父”这四个字有更多的矛盾感,冲击感和刺激感,毫不夸张地说,这四个字铸成的哪吒的灵魂足以让哪吒在中国神话里有一席不小的地方,然而《那吒之魔童降世》把它删了,删得干干净净,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洗白了李靖,这个洗白给我带来的冲击和上面一段我自打耳光剧情里洗白玉帝王母给喜爱大圣的朋友带来的冲击是一样的。

洗白之下剧情是合理的,然而洗白之后哪吒成了“那吒”,他没有灵魂了,就像没有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不是齐天大圣一样。

之前网络上还有声音对“李靖父爱”这一问题提出质疑时,但立刻有人反驳说父母之爱是天生的是不需要解释的,这让疯狂喜爱原版哪吒的我脑子里缓缓浮出一个?,敢情原版里“李靖”就不是哪吒他亲爹了

另外甚至还有声音说老版哪吒叛逆了就闹自杀是三观不正会带偏孩子,这我就不能理解了,难道所有看电影的孩子都有个像“李靖”一样的父亲,孩子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就要刀剑相向取其性命?不好意思,儒家一直有“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传统,就是说他做错事情是他不对应该受惩罚,但血脉亲情之下我为他隐瞒我也不算错,所以老版哪吒里李靖的“父亲”形象是偏反派的,如果你觉得你是一个像原版李靖一样的父亲,那我觉得你孩子叛逆了自杀争取自由除了太不珍惜生命外还真没有太大毛病。

好了,老版的事情就说到这里,说它的意义在于点标题的“夺魂之仇”。

其实对我这样看重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人来说“夺魂之仇”不是不共戴天的,如果你要是再“夺魂”之后给他一个新的等量级的魂魄我也是喜闻乐见的,如果新的魂魄更精彩我还可以加分,然而《那吒之魔童降世》这道题完成得很差,他在夺了哪吒“剔骨还父”的魂后填充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魂。

我:???????

之前便有说,“剔骨还父” 里面有巨大的矛盾感、冲击感和刺激感,而“我命由我不由天”,emmmm,我说我的直观感受吧。

“剔骨还父”下,我哪吒三太子要的是自由,担的是责任,而”我命由我不由天”下的那吒则反的是天命,要的是活命。

其实我对影视改编原著主题的包容度还是很高的,就像我不喜欢《大话西游》,但我觉得悟空在里面谈恋爱完全没毛病一样。

《那吒之魔童降世》里主题改编高下如何大家见仁见智,我也并没有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什么不好,但顶着我哪吒的名说出来真的……有点尴尬。

更要命的是,我听说后面这句话好像这还是别人说过的?

顶着我哪吒三太子的名却让那么别具一格的他拾人牙慧,为此我扣两星不过分吧?

但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太情绪用事的人,如果他这个牙慧拾得足够好的话足以补足哪吒的灵魂的话,我这两星是可以不扣的,可惜他拾得并不好(这点涉及剧透后面再说)。

先继续原片剧情。

听说制作方还有一段反上天庭的剧情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没有拍,我真的谢谢您经费不足了,否则联系后面《封神榜》大概就是哪吒反抗天庭结果被天庭镇压然后助周伐纣登榜封神。

这剧情悟空看了大概会觉得有点眼熟……

请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为什么还要喜欢哪吒,是大圣在这条路上走得不够登峰造极不够我粉吗?

当然我能理解很多人期待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如果真做出来的话视觉效果绝对无以言表,一流画面我真的没有吹。

可是画面再好也就刹那的感官兴奋了,完全掩盖不了整部影片的剧情带给我的负面印象。

而这剧情里面的逻辑更是让我一而再地有种吃了苍蝇一样的感觉。

以下,我会大量剧透来数一数我现在还记得的剧里的九百九十九流逻辑以及各种双标现场,没看过的朋友最好不要往下看了。

首先,说一下那吒的设定。按照影片名来说,那吒应该是魔童,可因为魔丸被压制的缘故,他其实并不十分“魔”,更多的是一种缺爱导致的傲娇和熊。这个设定是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但要命的是,影片把自己的核心立意定在成见上,而那吒是主角。

然后你就看到了周围人对他的成见。

见了他就跑啦,不陪他玩啦,朝他扔东西啦,惩罚他啦……反正那吒就一个典型的被霸凌的形象。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站在那吒的视角我们知道他不是魔只是有点熊,可周围人为什么会知道?

他们最开始见到那吒的时候他还没有被乾坤圈封印,那时候他就是一个魔啊!

所以大家怕他有问题吗?难道有问题的不是李家一家吗?

他们有在后面向大家解释过魔丸被封印了那吒其实并不那么魔之类的吗,没有,不仅没有,殷夫人还特别骄傲地说自己严令陈塘关上下不准提魔丸一事。

我:??????

我能理解有些东西用言语很难解释清楚,但为什么他们不带那吒多出去走走呢,让大家看到他没那么魔然后一点点改观不好吗?

答案应该是不好的。

因为就连声称爱那吒的殷夫人和李靖对那吒都没有信心,他们觉得他出去就会闯祸,他们在乾坤圈封印了魔丸之后采取的措施是把那吒软禁起来。

而殷夫人自己则因为要降妖除魔常常不能陪伴孩子。

在这里我必须“哈哈哈哈哈哈哈”了。

这年头养条狗都知道要每天带它出去遛遛(我庆幸影片中是那吒以至于我可以痛快地拿狗打比方),可一个被魔丸附体的儿子居然可以被这样养……

这就是殷夫人口口声声说的爱那吒吗?

爱到他只有三年寿命都不愿意好好陪陪他而非要出去降妖除魔。

诶拜托,天下少你这一个降妖除魔的吗?就算人间没有,可你认识太乙真人诶,那吒受魔丸影响他有责任吧,那他能不能找个神仙来代替你降妖除魔然后好好陪伴那吒顺便看着他,难道天上连一个比你厉害的神仙都找不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天界请你关门好吗?我不允许神话界有这样垃圾的存在。

影片里的天界可能真的有垃圾到这地步,反正他就是让殷夫人没法陪那吒就对了。

连血脉至亲都这样,何况那些被祸害过的和那吒本来没多少关系的普通人呢?就这样你们还想让他们不怕那吒?

愿意冒险的圣父圣母不是没有,但是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害怕魔不是很正常吗?

然后影片定格了所有这些害怕危险,担心之下,小朋友们都不陪那吒玩。

影片宣传中把这种不陪玩粗暴地定性为“成见”(也许是偏见,影片里记得好像没有明说)。

可是大家注意,没有“偏见”的殷夫人陪那吒踢毽子后是什么结果?那可是降妖除魔的人啊!还是和那吒关系亲密的娘。她都被毽子弄成那样,如果换成是孩子……嗯,感谢他们有成见,不然的话几次毽子踢完后小命儿就没了。

所以影片展现出的那吒的悲剧在我看来并不在于成见,更多的在于父母责任感的缺失,就像心理障碍的孩子遇上在外面忙的父母一样,那吒的问题比心理障碍严重得多,他本来需要比普通父母更耐心的父母,然而他的父母比普通父母更忙碌。

更麻烦的是,他和周围人显然不在一个次元,可他却执意于寻求周围人的认可,这注定了他的童年不会幸福。

不过好在也没有彻底不幸,因为他还是遇到了和他一个次元,换句话说,能hold住他毽子的人,啊呸,龙——敖丙。

我能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敖丙,因为——真的好帅好暖好温柔啊啊啊!!

毫无疑问,敖丙的出现让这部电影开始有了真正的温暖——且先不论后面如何,起码他刚刚出现的时候,温暖是真的。

他身负灵珠,自带温润之气与强大的神力,这一切使他有能力善良。

对,善良是需要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盲目的圣父圣母被骂的原因,因为没有强大的能力做后盾,善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麻烦,拯救恶可能要牺牲很多善,就像普通人陪那吒玩要担心时时刻刻被他弄死一样。

可敖丙不用担心,因为那吒就算明目张胆和他打也打他不过,所以在他们结识之后,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温暖他。

不得不说,东海之畔,解决掉那个夜叉之后,一切都美好到过分的地步。

然而之后的剧情却急转直下,光速喂shi。

镜头很快给到了三年后,那吒三岁的生日快到的时候。

按照一直以来强调的设定,那吒将在三岁生日的时候杀掉所有百姓,可由于魔丸被乾坤圈压制的缘故,这个设定成为可控的了,然而另一个却无法改变,那就是天劫咒将应在那吒身上,虽然有说李靖可以代那吒受天劫,但剧情绝不可能这样发展,那样就没意思了。

与此同时,身负灵珠的敖丙一方则计划在那吒灭世的时候担任救世主的角色,可由于乾坤圈的封印存在,那吒不会祸世,那救世主也就无从存在,所以敖丙一方要先把乾坤圈的封印给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