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2)
临近出差,所有人都比较兴奋。什么问题,哦,等我巴黎回来再说。下期内容,等着,从巴黎回来就会有的。
出差加巴黎等于无尽的的魅力和梦幻。于是一行人带着行李和妆扮,巴黎我们来了。
卢浮宫和凯旋门对于杜蘅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了,曾经她还一度苦练过法语。
杜蘅记得自己的老师说过:在时尚圈,只会一门外语,简直是哑巴,当然这门语言不包括母语和英语。杜蘅当时只觉得这话是又一句身为“时尚圈”人士的故作姿态。不过她没想到这句至理名言稍后在王雅雯身上得到印证。
高定的秀场并不会太杂乱。在第一场范思哲的秀上,杜蘅和菇梁都没什么兴趣和场外的品牌贵宾们抢菲林。她们直接地进了走进场内,里面的布置十分简约,黑搪瓷色的T台。连品牌方的宣传手册都干净利落。
早早地坐下来,杜蘅惊讶地发现座位非常好。“姐,我们杂志赞助商很给力。”
菇梁一边回着手机里的邮件一边说:“这场是品牌直接发的邀请函。”
“哇,这么硬气。”杜蘅睁大了眼睛,“我一直想问个问题,AIME这么财大气粗,背后的投资方到底是谁啊?”
菇梁抿了抿嘴唇:“是一个‘人’啊。”
杜蘅不放弃地想八卦一番:“别这样嘛,说起来你的跳槽也充满着突然和问号。是投资人来挖你的吗?可是你之前一直是在严肃报刊工作,好像与时尚没什么联系。”
菇梁点头:“我跟投资人之前认识。当时他找我做主编,我就过来了。”
杜蘅直觉事情没这么简单,不过现在不是合适的挖掘时间。她想在巴黎这么多天总有时间拷问。
秀开始了,一个个纤细到极致的模特们华丽走出。对于名媛贵妇们来说是看看接下来几个月自己的衣橱里还需要添加什么礼服,宛若在翻一本会动的购物手册。对于时尚编辑们来说,则需要脑筋刷刷开启,这场秀到底讲了什么,面料,材质,创新点,受了什么启发,有哪些灵感来源?哪怕是场景和T台配乐,也都能变为写作素材。即使完全看不出内容也要在稿子里憋出一大堆高深莫测,极为拗口的语句。当然若是偷懒一点的办法,也可以参考借鉴一下官方给的资料或是采访看看秀场里的其他设计师们。如果你够大牌,也可以抨击一下这一季的**品牌简直不知所云,某某创意总监可以直接下台了等等。
AIME对于这次时装周期间的报道方式是在网站上直接放出各位编辑的评论稿每日更新。这也就意味着杜蘅关于范思哲秀场的稿子今晚就要发出了。
这个对杜蘅不算挑战,她自己有良好的时尚品味和概念。边看秀边拍边记录。
高定的走秀款对一般读者而言只是看个热闹,但由于跟成衣发布会时间不同,秋冬高定上的作品马上就会出现在下半年的各大场合,对接下来当年的造型很有引领作用。杜蘅一向喜欢在自己的文章中从这个角度来谈这些时装发布会中广大读者值得留意的元素。
很快,几十套衣服都展示完毕。当多娜泰拉鞠躬后,所有的人起立鼓掌。坐得拥挤不堪的秀场仿佛一直憋着一口气,只有此刻才是最释放和欢闹的。
杜蘅和菇梁走到后台,先是与设计师交流了几句看秀心得,然后就在品牌公关的陪同下开始参观,介绍一下妆容、配饰。杜蘅发现菇梁认识的人意外地多,她拉着自己与许多投资人、名媛打招呼,交谈。看来,菇梁已经在主编的角色上不断地蜕变。
杜蘅在完工之后,就和菇梁分开。她去了摄影师推荐的一个古老城堡,准备看看有没有可能作为下期杂志里一组大片的拍摄地。
杜蘅看着青灰色的建筑墙皮,有点古旧。走进里面却是意外的金碧辉煌。这种对比很容易造成一种迷人的不真实。她不断尝试着各种角度,按下快门。从古堡的圆顶窗口看出去,到底是里内的满目灿烂与外面的蓝色天空更加让人向往?
这种感觉让她想到一个人。杜蘅换手机抓拍了一张,翻了翻通讯录,然后传给了徐峄。
【Hi,王子。你说我应该呆在城堡里面还是选择跑到外面去?】
徐峄的讯息回的很快,他不答反问【你怎么知道我一定是王子而不是骑士?】
杜蘅:【因为你想要当王子,而我恰好是公主。】
在另一个城市里的徐峄,看着手机,停顿。他有点捉摸不透,这充满意义的对话。
片刻,自己又笑了。她知道自己的内心渴望吗?其实杜蘅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思想天真对吗?那么为什么自己以前一直没有觉察到呢?徐峄因为对手的不可预测,而更加饶有兴趣。甚至觉得这样的反差也别有魅力。
第二天的迪奥秀场,大牌满天飞,众妖魔鬼怪各显神通。从进场开始,Tim即使想照顾一下王雅雯,也无暇**。一个转身,他又被某个设计师朋友拉走叙旧。
王雅雯在后台有点拘谨。不过想到接下来自己的每一场秀都有人作陪又稍微放松了些。是不是主编发现了自己极差的语言交流能力才这么安排?她发现杜蘅他们多少都会一点法语。而自己仅仅是英语也只能勉强交流。
过了一会儿王雅雯又觉得自己身上的这件礼服选得不好,太厚重也太长。让她非常不自在。她有点后悔没有穿Tim一开始挑的那件小礼服。每个人都在跑来跑去忙碌着,只有自己东张西望,更显尴尬。可是又不敢走太远怕Tim待会儿看不到自己。
好不容易熬到入场,这次迪奥当然也是大手笔地将整个秀场布置地十分超现代。王雅雯发现一个拿着媒体邀请的中国艺人在场内,跟坐在旁边的外国人没什么可聊的,于是用手机自拍传照片。王雅雯特地上前去采访了几句,对方倒也热情回答。总算找到些掌控的感觉,坐回Tim那里后王雅雯开始翻起官方的宣传手册。
“雅雯,我觉得这次的场景有点60年代的实验主义的样子。”Tim主动交流。
“恩。”王雅雯在想实验主义是什么意思。
“你记得去年的那件蕾丝玫瑰下摆和刺绣的晚装吗?不知道今年会不会风格颠覆。”Tim显然兴致勃勃。
“应该会的吧。”王雅雯小心翼翼地猜测着答案。
“昨天我看到杜蘅放到网站上的文章,那篇点评中她选择的范思哲TOP3,我觉得每件都非常迷人。那文章你看了吗?”Tim看她兴致缺缺,换了个话题。
王雅雯当然看了。作为这次时装周中AIME的第一篇评论,昨天杜蘅甩出的文章点击量很高,一炮打响。尤其是她大胆地在文末放出整场秀中她认为的最好看的三件礼服的排名,让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今天,自己看两场秀。这场会由Tim执笔,而下一场独立设计师的则由自己写。为什么偏偏自己轮到的是一个不知名的设计师,不知道能不能再写出这么有爆点的文章。不行,一定要挖空心思想,王雅雯皱起眉头。
等到晚上杜蘅与王雅雯会合后,他们发现这场秀来捧场的大人物居然不少。
“你知道这个设计师的具体背景吗?”王雅雯准备从杜蘅这里套点介绍。
“搜集了很多资料,还问了其他朋友。这是个华裔设计师。当然这是废话。应该是个男的。因为Sid是个男性的名字嘛。”杜蘅歪了歪头,“没找到照片,据说是因为发布会结束后他也不会出来打招呼。”
“啊,对了。”杜蘅又补充,“有个去了伦敦UAL的同学跟我说这个SID SHING在上两个季度被聘请担任某个英国老牌时装屋的创意总监。”
“总归就是国内媒体没有注意过他,他也从未接受过采访。”杜蘅总结到。
杜蘅的信息让王雅雯觉得今天的文章更加难写了,估计写了也没人看。
两人在外面逛了一圈,没什么国内明星站台,也就没有采访的必要了。不过杜蘅倒是看到几个她第一天跟着菇梁认识的投资人和名媛。看来这位SID SHING能够入场高定也不是没有实力。只是定位比较阳春白雪,所以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都不太熟悉。
等到进入秀场,杜蘅发现居然有几个英国名演员和IT Girl低调坐在第一排。让杜蘅更加对这场秀好奇起来。
白色的地面,工型T台。发布会开始后,响起纯音乐。一个亚洲面孔的男模率先走出,他穿着随意的灰色短衫加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短裤,带着副黑色墨镜。
他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子,随意地把袋子里的东西一路走一路撒。走到T台中央了才看清,是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这个男孩非常洒脱地撒完然后向观众举手致意,就跳下了T台。
这么帅气随性的开场,杜蘅隐约有些好奇。
然后,模特登场。
每个模特身上没有任何项链、耳环、手镯。没有任何配饰和包包,连鞋子都非常简洁。观众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模特身上穿的那套衣服上面。用布料本身做出来的线条、纹路和褶皱,非常流畅,大气而简约。
在几套裤装之后,礼服上场。前后不规则的裙摆,依然是用布料本身来做文章。到目前为止没有用什么很大的颜色,几乎都是各种浅灰。在中段开始加入亮银色。
当后半段小礼服裙上场的时候杜蘅都已经忍不住想要问价格下订单了。露肩,收腰,随着长腿的摆动而不断变化的银色光面,全部击中自己的喜好。
到下一套又马上变成马皮的无袖大衣,里面配着湖蓝色的底裙。
又过了两套之后风格变化,开始转为黑色的透视连体裤。最后的压轴是一套白色挖剪背面披肩礼服。
好像提着的一口气终于放下,所有人起立鼓掌。但是台上只有模特的一溜亮相就只空余安静的T台了。
大家似乎也习惯了这个作风,一阵掌声之后自觉转身离场。
杜蘅心里很激动,这么简洁明了没有过多情节和噱头的秀已经很少在高定秀场上出现了。仅仅服饰本身就足够有魅力,令人感到过瘾。
整个过程好像一条流畅的小河,又像是灌下了一杯碳酸饮料。杜蘅很想找人聊聊这场秀,她对王雅雯说:“你觉得怎么样?我好喜欢这场发布会里的衣服,我们快去后台。”
王雅雯看上去没有杜蘅的共鸣,她好像还在为着自己的文章发愁,她说:“感觉有点颜色简单。”
进了后台,熙熙攘攘。各种模特脸上还带着妆容,造型师,化妆师,发型师挤作一团。似乎庆功宴已经结束了?杜蘅早就做好了看不到设计师的心理准备,倒也没怎么失望。她抓着公关问东问西,又看到了几个买手交谈于是默默地蹭在边上想听听看订货问题。
上上下下打探了一圈杜蘅发现自己的腰包实在是不够把SID SHING的高级定制抱回家。而这位设计师似乎也真的没有推出什么成衣系列。
当她失落地找到王雅雯时,王雅雯已经准备走人了。
当天凌晨,王雅雯在酒店里赶出了一篇文章,显然是翻了很多页面之后的精华。她在文章里盘点了一下今年在巴黎参加了此次高定的所有华裔设计师的作品,包括一些她并没有看过的发布会。
其实这个想法是来源于微博上看到有一些她好友转发国内设计师参加这次时装周的消息,以及设计师自己发的图片。王雅雯也选择了一些图片夹杂在文章中。
结果,王雅雯的文章确实引起了比杜蘅更大的反响,只不过这些反响中更多的是争议。
许多网友质疑这些设计师是否有资格参加此次的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因为这些设计师似乎在国内也没什么名气,更像是去蹭场地的三流设计师。而高级定制资格的取得是受巴黎高定工会严格把控的。
也有人对他们设计的作品评头论足。大部分人看了文章中其他设计师的图片觉得设计得简直比服装学校的学生还不如,充斥着各种中国元素的泛滥运用,对其他牌子的抄袭,丢脸丢到国外去了。当然针对SID SHING的批评几乎没有,甚至还有一两个评论认为这位SID SHING 的作品还比较有大牌的风范。
同时网友们在对这些设计师不买账的同时也开始向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尚编辑发难。认为她是收了这些有后台的设计师的钱,不负责任地写一些捧他们的文章,当读者们都是傻子糊弄。
王雅雯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文章带来的是这样的结局。Tim安慰她说大家总是对本国人比较苛刻,实力差距也确实存在。菇梁也没给她什么压力,毕竟作为一个考虑各个方面的主编,谩骂、指责往往也伴随着知名度和点击量的上升。当然,菇梁实际也考虑到真正的AIME读者而非那些看到转发跟风愤怒的网友一直了解AIME的格调和强大的背景实力,根本就不屑于拿别人的钱做软文。
后来群众热度一直没有减退,导致AIME的其他网页版面下方评论区都有跑来语言粗俗的网友,菇梁让杜蘅写了一篇申明姿态的文章。
杜蘅妥善思考之后才开始下笔。
首先向读者们解释了一下这些设计师们到底有无站台资格。虽然,拥有高级定制资格的品牌是需要通过法国高定工会的选举认证的。
每年能够参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品牌除了这些本身拥有高定资格的固定大牌之外,工会官方还会有荣誉邀请名单。名额为五到十五个,邀请一些他们认为实力足够,假以时日就能够成为高定品牌的设计师参加。SID SHING就赫然在列,而且如果关注以往的名单,可以发现其实他已经低调地被邀请好几年。
至于其他几位,则在非官方邀请名单中。虽然非官方三个字听起来水分十足,但确实拥有在此界时装周办发布会的资格。
另外,杜蘅也在文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几位设计师都比较年轻,作品稚嫩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起点较低,也不像一些大牌拥有很强大的团队和资金后援。大家可以抱着鼓励的姿态来看待这些设计师们的努力。
这篇不温不火的文章非常风度地做出了AIME的官方表态,也澄清了AIME的文章并无问题。再揪着不放就是无理取闹了。不久事情就翻篇了。
第三天到了香奈儿的秀场。这是杜蘅期待已久的。倒不是对新一季的作品,而是对香奈儿一向大手笔的自助餐台。可惜这场秀菇梁只安排了她自己一个人,杜蘅只能待在酒店掩面吃甜点聊以安慰。
菇梁到秀场的时间并不算早。她穿着一身香奈儿的高级定制,没什么表情。到了门口,品牌邀请的摄影师要为每个来看秀的贵宾照相。摄影师看着穿着定制的菇梁,以为又是哪位超VIP的名媛。谁知道菇梁一点都不给面子,不摆笑脸。正当摄影师还想要逗美人一笑时,后面有一位高大的男子走了过来,用法语说了声抱歉,就带着菇梁进场了。
“不开心?”这位男子说。
“是。”菇梁直言。
“为什么?”男子问。
因为不想跟你一起看秀,菇梁心里说。不过面对老板她还是只敢怂怂地在心里说。任由他带着自己往前走,路上偶尔遇到香奈儿的高层,男子一一点头打招呼。
“你穿这件衣服很漂亮。”男子拿了杯香槟递给菇梁。
菇梁没有接,“向老板,非常感谢您赏赐的衣服。”
男子缓缓把杯子放下,“我只是以为你想打扮地漂漂亮亮地来看秀。”
菇梁并不看他,“你发我工资,你要大发慈悲买衣服给我,我自然不敢拒绝。”
向琰叹了口气,他是一向知道菇梁的固执的,“发布会快开始了,我们进去吧。”
一场奇异的山茶花的表演,菇梁尽职地做着记录,欣赏。她觉得这跟以前做政治金融记者并没有什么不同。总是从一个冲突事件(时装发布会)中找到爆点(灵感)的根源。
这件衣服为什么如此冲撞强烈?是设计师想要变现怎样的意图吗?总能找到能够用上逻辑推导,只要足够耐心。
但现在消耗菇梁耐心的却是坐在她旁边的这个男人。从刚刚到现在他就没有看过T台一眼,一直旁若无人地注视着菇梁,别问她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好好看秀吗!”菇梁回头瞪他。
向琰无赖地笑:“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并不是为了来看台上的这些移动布料。我刚下飞机马不停蹄地过来就是为了来看你。一场秀几分钟?十分钟还是一刻钟?不要浪费我的时间好不好。现在我只有五分钟来注视你了。”
菇梁觉得自己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很有辞职一走了之的冲动,却又有一丝不甘心。
也曾想过索性让向琰得到满足,一起走向罪恶与毁灭。
可是这种想法马上又会让她厌恶,自己心底里掩埋已久的悸动,让她更加觉得自己应该感到羞耻。
呵,我多虚伪。菇梁想,除了此刻恶声恶气地欲拒还迎,其实什么都不敢做。
向琰看菇梁盯着一个模特身上的裙子发呆,问她:“你觉得这条裙子设计得如何?”
菇梁回神,随口回答:“还可以。”
向琰立马开口:“我给你买!”
菇梁看着他,无奈地想自己当年是有多少女心泛滥才会暗恋这种无脑富家公子。
终于到了第四天,杜蘅从酒店床上睁开眼就觉得自己仙气十足。她看着窗外的巴黎街道,慵懒起身,现在是不是应该摇铃让管家把早餐端到床上来呢?
当然最后是被菇梁拎起来。之所以今天起床气都带着公主风的原因只有一个:今天要去看艾莉·萨博的时装秀了!
这就是个粉丝见面会。两位超级粉丝早早来到现场。一号粉丝杜蘅挽着二号粉丝Tim,在秀场外合影,在摄影师镜头前搞怪。过瘾之后,Tim又通过一些小手段拉着她进入后台的挂衣区。
杜蘅一边看着素面朝天的名模们化妆换衣,一边又和Tim找着设计师想要聊几句。
近距离看到化好妆的模特们,今年的妆容真的非常带感。这次艾莉·萨博好像是委托ST的彩妆团队打造的特别妆容。所用的妆发颜色颜色杜蘅都非常非常喜欢,她估计自己回去又要荷包破费了。可是买彩妆就像集邮,拥有了一个颜色的唇膏、眼影、腮红就想把其他颜色的也都集齐。哪有女生会天天涂一种颜色的唇膏呢?
好不容易Tim和她回到了秀场的座位。发布会一开始,二人话又少了,全都火力全开,忙着拍照笔记。杜蘅已经和Tim约好今天的稿子两个人都会参与。杜蘅写半篇,Tim写半篇,看看大家关注的重点是否一致。
看完了秀,参加完庆功酒会,Tim被老朋友拉走叙旧。杜蘅也没闲着,她算了算今天已经是在巴黎的最后一天,还剩华伦天奴和让·保罗·高提耶的发布会会有同事去看,自己完全可以自由活动了。
她换了条白色印花真丝混纺雪纺绸超长连衣裙,深V的领口被一只黑色蝴蝶结扣紧。在巴黎总是会不自觉地打扮地稍稍性感些。脚上穿了双皮革尖头平底鞋,准备去吃比利时青口贝。
悠闲地走在香街上,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到这里出差时的情景。
被当时的带教编辑折磨到死,每天有做不完的琐事,需要定餐厅、取礼服、开车、拍照,每次看秀的时间反而成为短暂的休息了。杜蘅不止一次在心里哀嚎,自己是想当时尚编辑,不是打工的助理。偏偏当时法语也不流利,到处磕磕碰碰,经常出错。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街道,杜蘅竟然开始厌恶起巴黎来,她真的很想买一张机票回家。可是呢,当她坐在一家连锁餐厅,打电话给徐峄哭诉自己的决定时,徐峄却跟她讲:不如再坚持一下?
徐峄说即使很艰难,可是放弃只是一秒钟的事情,为何不试试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杜蘅听着他温柔地在电话里缓慢的语调,情绪也开始安定下来。是呀,回想刚刚到纽约读书的时候是不是更加无措呢?不也挺过来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