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坤为顺 > 千里之行(三)

千里之行(三)(1/2)

目录

“不行。”谢枕拦住阴凌霄眼神示意她别轻举妄动。

“师父?”

“两盒?不然你现在可以原地消失了。”谢枕看向那只青蛙,目露寒光。

青蛙背后一凉,往后蹦两步,身后背的书卷掉地上。看那书卷落地,青蛙连忙去捡。

“喂喂不要吓坏人家。”岑互拉开谢枕,捡起书卷递给青蛙,轻声对青蛙道:“你不要听他的,我这里有一法或许你能拿到那香。”

“什么法?不是与他们一伙的吗?莫要给我下什么套!”青蛙抱紧画卷警惕道,但看眼前这位小公子面目秀气,书卷气浓重,不像什么坏人,动了动了心,不禁道:“你且说给本爷听听!”

“一伙算不上,我与他们其实认识不过数天,只是恰好一路。”岑互小声道。

“嚯,原来是个被挟持的生魂。”青蛙放下警惕。

“看你我遭遇相似,我幼时曾于奇人习过一种换物之法,名唤金遁术。你可假意妥协拿这一盒引魂香,借机向那位红衣小姑娘观摩那枚坠子。把这阵法印于银花坠子上,待他们走后启动阵法银花坠子便会重新回到此阵阵眼中。”

“我怎么信你会这术?”青蛙斜眼。

“不急,你且看这是刚刚我刚刚拾路边石头,你看。”岑互左手握石散发银芒,不消一会,那块石头便出现他右手之中。

“那你要怎样瞒天过海,将此移物阵眼设于何处?”青蛙看此术法不假,半信半疑问道。

“刚刚那面鼓啊!”岑互指了指不远处隐于草丛中的一物,正是一面铜鼓。在一片灰蒙蒙天气混杂在草丛中不易发觉。

“你这生魂,这铜鼓都能发觉!好且听你这法。”青蛙眯眼细细考量。

“你伸手我把阵法写于你的手上。”

“不错,你这小娃儿伶俐的很!”青蛙伸出爪子,任岑互在它黏糊糊的爪上,写上歪歪绕绕的如同篆书般的阵法字眼。

“师父你说要不要去拦着阿互和那青蛙咕哝,我怕阿互会被那怪东西下套!”阴凌霄见岑互和青蛙咕哝许久,有点不安道。

“你就随他去吧,他不给那只青蛙下套就不错了!”

“啊?”

岑互与青蛙交易完毕面无异色回到谢枕凌霄跟前。那青蛙这番变了话风,对谢枕道:“这小娃儿卖了个人情给我本爷就姑且收你一盒引魂香,不过我实在是好奇那银花坠子里的香,不知小姐可否给小的一观,看完立马归还!”

阿互你搞什么啊!阴凌霄朝岑互使眼色。

“凌霄把银花坠子就借它一观吧,它不会做什么的!”岑互安慰凌霄道。

“给它一观吧!”谢枕饶有兴趣道,此番却是帮岑互说话。

凌霄把银花坠子不情愿的递给岑互,岑互又把银花坠子递给了青蛙。青蛙暗中将手中阵法印在银花坠子上,又虚情假意的巴巴把坠子递回给阴凌霄。

与外界人有过交易,便要为外界之人引来阴界渡船,青蛙蹦到隐于草丛中那面铜鼓前,敲响铜鼓,铜鼓声响,一时四周游魂被轰鸣声震的四散。

灰蒙蒙的天际,在鼓声中忽然闪现一抹油绿的鬼火,那火越靠越近。待那物近了,竟是一艘带帆的渡船,漂浮在空中。那幽绿的光也不是阴界随处可见的鬼火,而是一袋萤火,无数的飞萤被困在一盏琉璃盏中,在拥挤方寸间不断飞舞挣扎。琉璃盏被挂于渡船之上,幽绿的光亮的诡异,几乎照遍了渡船所在阴界之中的几里地。渡船上无人摆渡,船却仿佛有了灵魂般,稳稳停在谢枕一众人面前。

“蜀地仙门。”谢枕走上渡船对那盏琉璃道。应声,那琉璃盏中一只飞萤竟发出红光,身上燃起红焰,渐渐消逝在火焰里。渡船在那只飞萤消逝之后竟又自己动了起来。

“嗯?是靠燃烧飞萤的生命,行驶渡船?”岑互看着眼前奇景发呆。

“阿互,你发什么愣?快上船!”凌霄拍了把岑互,岑互才回过神来。岑互此时不紧不慢转身对那青蛙道:“保重。”

青蛙觑了岑互一眼,心想再过几刻它便动用术法,拿回那有异香的引魂香,连忙不耐烦道:“还不快走!”

谢枕与岑互一行人上了飞萤渡船,飞萤渡船便自行转道向目的地飞去。青蛙眼看一行人远去,忙喜滋滋使出阵法。

一阵银芒过后,方才的银花坠子竟真出现铜鼓之上,青蛙心下一喜忙嗅嗅那坠子,正是方才那枚异香的引魂香。香中极品,这回它发大财了,好香价比千金。刚刚那位小公子哥果然没骗它!

青蛙拿着香这边正高兴,正在渡船上的阴凌霄可就急红了眼,眼见着她手上的银花坠子闪着银光消失在她手中。

“这!坠子哪去了!阿互!”

“凌霄不要急,刚刚那位青蛙那!”岑互不慌不忙悠悠道。

“这能不急嘛,你不会真捣鬼,让那贪财的青蛙得便宜了吧!师父说这枚坠子可不能随意让人!”阴凌霄瞪岑互。

岑互这回倒没回她,手中银光闪动,片刻后银花坠子竟回到他手里,与那银花坠子一同回来还有青蛙方才相当紧张那卷书卷。

“!!你怎么做到的?”阴凌霄惊道,“还把那贪财鬼的书卷也顺来了!”

“铜鼓我下了遁术,此坠交于青蛙时我便下了阵眼在银花坠子上,它自以为能用移物之法拿到坠子,却不知道坠子也是移物的阵眼所在。贪财之心势必忽略这坠子本身的古怪。按我方才观察那青蛙惜财惜宝的个性,习惯将贵重之物放至于一起。就借银花坠子将这书卷借来看看。咳咳咳...是借!”岑互将坠子交还于凌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