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2)
“许亲?”朝元有些意外。
“梦梅说,那个人或许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杜蘅说道。
“死了……”朝元低头思索。
若此事不假,自己就应该早做打算了。这个人死了,那么应该不久就会有第二个。张静嘉那件事一出,嵬名令公肯定会加快速度,留给她的时间也就越发的少了。必须想个办法。
等等,那人死了。
“杜蘅,有什么关于那人的消息没有?”
“我也没有听说,老爷回来后似乎什么也没有提过。”
朝元又想了想,其实有些事情未必需要真正查清楚,只要编得有鼻子有眼,假的也能成真的。她招呼杜蘅附耳过来,向她嘱咐了两句。杜蘅点点头,朝元微笑。
若是没有这一茬,恐怕自己还想不到这个办法。
朝元出宫后,又将酒馆的事务接过手来。报馆关闭后,酒馆就是她唯一的筹码了,她想将酒馆开遍大夏。
这就需要一个代理人。
苏福全是阿绰找来的。之前苏福全利用报纸,将自己的酒馆经营得有声有色,是朝元的酒馆的一大竞争对手。找他的第二个理由是,作为汉人的他,更难走入大夏的朝堂,这就不由得让人对他放心很多。
朝元这些日子一直受嵬名令公的监视,无法亲自与苏福全见面,于是阿绰就成了朝元的代言人。朝元则将相关计划书于纸上,由杜蘅送出。
这笼中鸟的日子,可真不好过。
三月后,两家“春风”客栈在中兴府开业。一家在城南,一家在城北,店内设施服务俱是相同。老板都是苏福全,听说他还打算在银州、沙洲等地开分店,已经在选址了。一时间,“春风客栈”以其公道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名满中兴府。
一家酒馆还不足以让朝元满意,她开始谋划下一步——肥皂。
虽然朝元是个文科生,但肥皂的制作方法她在初中就学过,回家也尝试制作过手工皂。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还是知道个大概。总体来讲,就是一个皂化反应,具体的物什,她就记得油和碱。肥皂制备出来,只要营销得当,朝元丝毫不怀疑它可以成为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只是现在被困在此处,她却无法自己动手了,不过眼下她不缺钱,找手下的人去摸索也就是了。说实话,她倒是挺想自己下水去做这件事的。
将此事吩咐下去,朝元开始设想营销方案。他们可以生产不同类型的肥皂,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比如卖给平民的,可以是低端包装或无包装的无色无香的肥皂;卖给富人的可以是用名贵香料炮制、宝石盒子包装的香皂。当然,他们还可以在肥皂上做一些雅致的雕刻,卖到大宋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朝元只有等肥皂被真正制造出来,才能实行她的方案。可是她马上就被另一件事情烦扰到了。
“齐国忠武王之孙?”朝元有些迷惑,这个忠武王自己之前也算有所耳闻,竟然是天庆十一年的状元。皱了皱眉,朝元又问:“父亲与我说这李睍又是为何?”
“忠武王有心与我家结亲,李睍和你年纪相仿,为父便想问问你的态度。你若是同意,待你及笄,便可完婚。”
这是要政治联姻?像嵬名令公这样的重臣,与宗室联姻可不那么简单,至少能说明一种立场。这么说,大夏的天使又要变了?不过,这样做难道不会引起李安全的猜忌吗?
嵬名令公似乎看透了朝元的想法:“李睍自小招人喜欢,太后娘娘将他养在宫里,圣上待他与亲生儿子也并无两样。”
朝元皱了皱眉,又想了一想。这么说来,嵬名令公的态度相当微妙,像是一个骑墙派,两边都不得罪。不过若是那忠武王是一般人,想必是没有资格和嵬名家联姻的。
“父亲想让庆吉做什么?”朝元索性直接问出口。
嵬名令公笑了笑:“为父只是希望庆吉快乐罢了。”
朝元在心里冷笑一声,却也在面上点了点头。联姻或许对家族是有好处的,但是她可不会自己去。
“庆吉这是答应了?”
“庆吉能不答应吗?”朝元笑笑:“庆吉先回去了。”
嵬名令公看着离去的女儿,面如寒霜。他何尝不想让女儿幸福地活着?但那些歪门邪道,在他的家里,绝对不允许发生。
朝元捏着手里的茶杯,又仔细将今天的话回想了一遍。联姻是不可能的,朋友却是可交的。年纪相仿,说不定会成为自己的忠实盟友。那么这个时间就需要把握好,早了会让自己难以接近李睍,晚了可能会来不及。距离自己及笄还有三年,倒是足够自己动作了,希望李睍是个聪明人。
亲事定下,已是两个月后,朝元终于见了李睍一面。面容白皙,五官秀气,只是还未长开,满脸都是稚气。朝元没有与之说话,却见那孩子举止有度,谈吐不凡,不由得暗自点头。李睍却是瞥见了朝元打探的目光,回以了一个友好的微笑:
“那首《沁园春》,是你写的吧?”
虽然感觉有点羞耻,朝元还是点头承认了。李睍的目光透出崇拜,朝元仿佛看见了一个后世的追星少年。
“那首词写得实在是好,我得了后整晚睡不着,只觉得妙极,好一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是好词!”
朝元有些尴尬,只点点头:“有感而发,有感而发罢了。”
“真是像做梦一样,我之前还一直想,若是有朝一日能见你一面该有多好,如今……”他低头笑了起来:“真是天大的造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