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19(1/2)
江昌义这群毛孩子,一走出家门就跟脱缰的野马似的,在外游历了两个月才回来。
他们先是乘火车去了济南,祭拜烈士陵园,把附近地区的革MING圣地游览个遍。再步行前往济宁,铁道游击队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实地探访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然后一路向北,效仿红军万里长征,负重徒步前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进入河北省。历经千辛万苦,辗转途径晋察冀边区革MING根据地和位于石家庄市的西柏坡红色革MING根据地,后者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一路瞻仰革MING先辈的光辉事迹,心灵受到洗礼。虽然吃尽苦头累得半死,不过最终还是怀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抵达新中国的首都北京,还受到毛主席接见。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身穿绿军装,佩戴红WEI兵袖章,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红WEI兵说:支持红WEI兵运动。当时的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群情振奋,口号声惊天动地……”江昌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觉得心潮澎湃,挥舞着胳膊激动地向德花描述那个大场面,眼睛闪闪发亮,颇有种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
德花就静静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他表演,眸中带笑,也不打断他的亢奋。
等小伙子嘚瑟完毕,才询问她最关心的问题:“那北京城里头现在是什么情况?”
听到这个问题,江昌义就像脑袋上被泼了一盆冷水似的,浑身沸腾的激动和热血瞬间冷却。
他拧着眉毛,在德华对面坐下,眼神里满是忧虑和困惑:“北京城里头乱糟糟的,满城都是红WEI兵在扫荡,批斗、抄家、打砸……随处可见。”
他想起他们一伙人在城里游览时,无意中碰见戴着红袖章的学生,围着斯文瘦弱的老师拳打脚踢,打得人头破血流。
或者把人摁跪在地上,一边强行剃阴阳头,一边横眉怒目大声细数其罪状。
还押着知识分子游行,给人家脖子上挂着臭老九的牌子。
五花八门,折磨人的手段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怎么残忍怎么来。
姑姑常说少年人应该像太阳一样光明坦荡,江昌义难以置信,同为十几岁的学生,怎么能有这么狠的心肠,对教导自己的老师干出这么暴虐的事情。
想起那些气势高涨四处搞破坏的红WEI兵,眼睛激动得充血通红,被冲动和兽性支配,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仿佛妖魔鬼怪降世,江昌义就觉得后背发凉。
还有好些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儿,就没脑子的跟在后边儿瞎起哄,看他人心塞不已。
姑姑说的对,脑子是个好东西,每个人都值得拥有。
德花忧郁叹气,跟她料想的差不多。
而随着这一波大串联的熊孩子归来,估计青岛马上也要乱起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战火很快蔓延过来。
而像老丁一样的人民教师队伍是最先受到冲击的。
其实之前一两年德花就提前示警,委婉劝说老丁想办法调岗去部队。但是老丁骨子里就是个读书人,他心内真正向往的就是体面的、受人敬仰的文人雅士生活。在讲台上挥斥方遒教书育人这十来年,他觉得舒心不已。可以说是对现在的工作再满意不过,没有个绝对无法反驳的理由,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的。
德花能给出一个靠谱的理由吗?
不能,所以老丁这遭罪是避不开了。
王秀娥自从因为生四样难产,身体就一直病恹恹的,修养了四年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又遭逢变故。每天看着老丁被学生批斗,身心受到极大折磨,她如何能无动于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心疼丈夫受罪,一边还担心在部队的两个儿子受牵连,很快就病倒了。
德花闻讯还悄悄赶去看望她,给她送了些对症的药材。不过王秀娥这病是心病,老丁的困境一日不解,她就康健不起来。
德花也是束手无策啊。
文化大革MING甫一开始,学校就停课了。渐渐风波席卷各行各业,大多数工厂都停了工。所有人或主动或被动都积极投身闹革MING,生产秩序荡然无存。
眼看着形势一天天越来越恶劣,德花赶紧跟杨总工程师建议,趁早将重要图纸、文献资料转移阵地,妥善保存。现在是造FAN派的天下,打着奉旨造FAN的旗号,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的。
这么一群连氢弹绝密军事资料都敢强抢的狼人,就不要对他们的理智抱有幻想,更不要指望他们心中尚存是否会对国家造成损失的顾虑了。
☆
江昌义这少年聪明机智,胆大心细。不仅讲义气,而且打架厉害。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船厂同一辈儿男孩子中人气颇高。而他的好基友王小勇则胜在悍勇无畏,平时冲锋陷阵时总是一马当先,身后也有一帮子拥簇。
两人强强联手,振臂一挥,也赶潮流拉起了一支红WEI兵队伍,取名“全无敌”战斗队。
船厂职工众多,毛孩子就多,十多岁的青少年粗略计算差不多就有一千来人。
红WEI兵队伍大致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互相看不顺眼。江昌义鬼心眼多,时不时挑拨离间,让另外两队斗得跟斗鸡似的。他们全无敌就在后边坐收渔翁之利,口号喊得比比谁都响亮,但是缺德事一件不干。
有的时候装模作样去抄家,偶尔搜到敏感物品,只要不过分就帮忙遮掩一二。
少年身形尚且单薄,臂膀也还不够孔武有力,但也用自己的方式伸张正义,连带庇护了不少人。
这是他的“事业”,德花甚少干预,顶多偶尔提点两句。但是具体也不多过问,由着他们自己折腾。
他十四岁了,又不是蒙昧无知的小屁孩,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不能老是躲藏在大人的羽翼之下,做事情应该有自己的决断。
男孩子不经历点风雨,怎么能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