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1/2)
就在秦可卿下定了决心求死的时候, 宫里就有人在太上皇耳边絮絮叨叨。
太上皇晚年有两个宠妃, 也是甄贵太妃, 另外就是密太妃。密太妃比甄贵太妃还小些,也育有两位皇子, 最是慈悲仁善不过的一个人,打知道了义忠郡王被押回平安州的时候就开始念叨,说义忠太妃不够贤良,又说叫到义忠郡王本是义忠太妃的职责,说得太上皇心烦意乱, 一连数日都在甄贵太妃这边歇着。
不想, 这日甄贵太妃忽然也提起了义忠郡王兄妹几个的事儿:“看见端慧兴致勃勃的模样,我仿佛也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会儿, 我也跟她一样,不服输。只是……“
太上皇皱眉:“只是什么?”
“只是听说她姐姐很不好呢。”
太上皇立刻意识到甄贵太妃说的是平侧妃的女儿秦可卿。
他微微皱眉,没说话。
甄贵太妃道:“听说外头已经传遍了。贾家为了她请遍了太医院都不见好。”
太上皇道:“那就让贾家给她请个民间大夫给她看看。民间大夫不少也掌握着一手绝活。”
甄贵太妃原本还以为太上皇会说让御医走一趟,不想是这个结果,不觉愣了一下。
她很快就反应过来,笑道:“这还用您说?她哥哥得了消息,早就亲自拜托了自己的一位好友去贾家了。只是想到端慧如今是堂堂公主,她却可怜见的,连父母兄长都不能相认……”
太上皇冷哼一声, 道:“当初舍了身份不肯过苦日子的是谁?!”
甄贵太妃一愣。
“她又不是端慧。端慧当年才周岁, 连话都说不利索, 只能两个字两个字地往外面蹦。她父亲要送她走, 自然是她父亲的主意,跟端慧不相干。她呢?她生来早慧,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就开始学四书,四书上没写什么是忠什么是孝吗?她若有一点良心,她就应该跟她父亲一起在北宫长长久久地呆下去!可实际上呢?!是谁惹得义忠一整天的?又是谁跪在义忠的房门口跪了一整天逼得义忠不得不来求朕的?!”
当年,太上皇本来只是想着把嫡孙女接到跟前养着,结果被这事儿一闹,加上当时又有人在他边上说嘴,还有旁的事儿,他一气之下眼不见为净,让义忠当年的替身把这个嫡孙女带走了。
想到这里,太上皇忍不住扫了边上的甄贵太妃一眼。
他忽然想起来,当年就是甄贵太妃宫里的一个贵人在侍寝的时候嘀嘀咕咕,这才烧起了他的怒火。
太上皇微微眯起眼睛,道:“好了,素来知道你心软。你也别提她了。横竖她已经是秦家的女儿了,跟我们不相干。”
甄贵太妃道:“可是陛下,义忠当年最疼这个女儿了。”
太上皇道:“你怎么知道义忠当年最疼她了?他分明是只有她一个女儿,只能疼她不是?”
太上皇总觉得有些古怪。
“臣妾怎么不知道?当年平妃隔三差五地吹嘘一番,臣妾听得耳朵都生茧了!”
“她是义忠的侧妃,怎么会跟你说这些?”
“您忘记了,她与我本是表姐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