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2)
贾家归还亏空了!
这个消息就宛如风暴一样, 席卷了整个京师。
虽然贾家实际偿还金额不过比总金额的五分之一多了那么一点, 可是对于京师的权贵圈子来说, 这件事情不亚于一场地动!
说好了大家都不还的,你们怎么就还上了呢?
然后, 各种消息就传开了,什么贾家原本不想还,可是贾家新进门的少奶奶是个耿直的,拿着自己的陪嫁私房替婆家还上了,听说她把自己屋里的家底都搜罗出来了, 送进户部的银钱还有许多铜钱!竟然一个铜板都没有留下!
听说此事的人都是一脸唏嘘。有感慨的, 也有叹息王熙凤愚蠢的,可是归还亏空一事, 依旧没人提起。
而贾家这边呢,明亲王带着人走了以后,贾母大怒,直接就让贾琏王熙凤两个跪着。
贾赦当即就不依了。
在他看来,两个孩子根本就没有错,贾母让这两个跪着,若是跪坏了,算谁的?
就在母子争执间,明王府的邬长史陪着王妃跟前的老嬷嬷来了, 却是明王妃特意吩咐的, 就是怕贾母迁怒贾琏王熙凤两个, 因此特意派出两个老嬷嬷, 名义上是赐下一套头面首饰给王熙凤,实际上却是在警告贾母,贾琏王熙凤两个是在支持他们王爷的工作,贾母若是教训贾琏王熙凤,就是藐视明王、藐视他们明王府。
贾母忍着气送走邬长史和王府嬷嬷,回头就气血上涌,竟然是硬生生地气昏过去。
荣国府不得不连夜去请太医。
如果自己是管家奶奶,王熙凤有这个把握保证下面不会乱传话,可是贾母如今都晕过去了,这荣国府的当家太太是王夫人,管家奶奶是李纨。王熙凤可不敢相信,贾母这一晕,下面会传出什么样的话来!
她等不到第二天了,寻了个机会偷溜出去,直接跑去明王府喊救命。明王府门上的管事认得她,连忙让她进去了。
明王和明王妃本来已经安置了,都被吵了起来,听了王熙凤把事情一说,立马知道了严重性。
虽然归还亏空,可若是贾母有个什么万一,闹到宫里和朝堂上,他们就是有理也要变成没理了。
王熙凤当然知道轻重,连忙道:“启禀王爷,这亏空是肯定要还了。小妇人有个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明王立刻道:“你快说。”
王熙凤道:“我们荣国府淡出权贵圈子许久,想来王爷对我们府里的事儿十分陌生。不瞒王爷,我们府里最大的问题,除了亏空便是豪奴成群。这些奴才仗着几辈子的体面,竟然在小妇人夫妇面前称爷爷!更别说私底下的偷盗之事。不如,乘此机会,把这些豪奴家里都抄了,就说,就说是有人偷了御赐物件,这才导致我们家老太太又气又吓,这才昏厥了过去。”
明王夫妇一听,这还真是一个好法子。
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明儿个上了朝堂,明王弄不好就要被政敌扣上一定逼迫功臣遗孀的罪名。可如果是因为贾家的奴才偷了御赐物件,那么明王就被摘出来了。
明王道:“贾王氏,你可知道丢失御赐物件是何等罪名。”
王熙凤道:“王爷,小妇人知道。可是若不抓紧机会把这事儿捅出来,日后这罪名就要扣在我公爹头上了。相反,若是今儿个闹出来,小妇人还能跟王爷讨个恩典。毕竟,这十多年来,住在荣禧堂里的,不是小妇人的公爹,而是那位工部员外郎贾政,这十多年来,手握着我们荣国府的库房钥匙、账本和印信等物的,也不是小妇人和小妇人的婆母,而是贾工部之妻大王氏。”
明王这才明白,贾琏和王熙凤早就有意借题发挥,同时解决贾家的亏空和贾政王夫人窃据荣国府一事。
可是他能说不吗?
固然这对小夫妻是利用了朝廷催缴亏空一事,可是救父,放到任何一个王朝,都是孝,都是值得嘉奖的。
明王道:“帮忙抓捕府上的豪奴,这倒是不妨事。只是我们王府没有这么多人呀。”
王熙凤立刻道:“回王爷的话,此事容易。小妇人的叔父王子腾乃是京营节度使,每年的灯节前后,京营官兵都要帮着守卫京师门户。”说着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道:“这是信物。王爷尽管带上小妇人的丫头平儿,叔父见了,自然会鼎力相助。”又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这是豪奴名单,包括他们的私宅以及亲眷名单,都在上面。”
明亲王还能如何?
他只能让长史带着信物簪子和平儿去见王子腾,自己全副冠带了,连夜进宫请示。
对于明王来说,丢失了御赐物件只能是一个借口,因为他想象不到,贾家会真的蠢到弄丢御赐物件。不想,还真叫邬长史在冷子兴的古董店里找到了御赐物件!
当邬长史护送着那只青铜狮子镇纸进宫的时候,明王的一颗心,落了地。
外头的种种,跟呆在明王府的王熙凤不相干。
因为丢失御赐物件这个罪名实在是太重了,这可是藐视君王的大不敬之罪!
那些勋爵贵胄之家立刻跳出来,说贾赦才是荣国府的爵爷,应该为此负责。
而另外又一拨官员则坚持,荣国府的当家人是贾政王夫人夫妇,东西是在他们手上丢失的,怎么能怪到贾赦头上。
勋爵贵胄之家立刻表示:国法就是国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