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士之耽兮 > 第14章

第14章(1/2)

目录

一个小小的陋室里,对于青衣人来说,却充满了意外。

青衣人便是胡公子的小厮,他本想着用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说服那个小无赖便可以,但没想到这个理由这么快便排不上用场。

青衣人知道自己主子肯定不耐烦自己办事磨蹭,可是假若最快的速度办成这件事,还是要说实情。但是这种事,是能宣扬的吗?

青衣人有着自己的考虑,王淳何尝不是。王淳是个混混,他看的人不比那些个达官贵人少,甚至比他们看得更多,也更加肮脏。

王淳自他进门开始便有些隐约的怀疑,在这个地方还说官话的人,往往待人待物都是眼高于顶。对一个失魂落魄的人献殷勤,怕是非奸即盗。

当他听到华府之时,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把握。只是,若是处理高利贷的事情,直接公堂审问便是了。这样偷偷摸摸,仿佛在打华府别的主意。

“若是急,如此我便真的做不得这差事了。”王淳再次重复一遍自己的情况。

青衣人叹了口气:“如此说来,确实可惜。”

青衣人也不久留,转身便去了琼城最大的酒楼。那酒楼近乎三楼高,木质的结构,一层又一层,平地而起,厚平的模样,让人坐着甚是踏实。

胡公子在二楼看着说书先生讲着故事,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只言片语,引得人们飞去幻想的世界,最后,他醒堂木一拍,故事结束,满堂喝彩声。

胡公子早在京城里,便已经听过这个故事了。他手指弹了了下瓷杯,声音不到清脆悦耳的地步,微微有些滞留。不算上等的瓷杯子。

胡公子叹口气,派遣的小厮已经走了快小半个时辰,不知道进度怎样了。

一楼的说书慢慢散场,胡公子所在的二楼,人也渐渐动了起来。

原来今天人这么多,都是来听说书的。胡公子看着人慢慢散去,身边无人,只觉得苦闷。

他想到刚才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喃喃重复:“我离开这里三年,去国怀乡,不知道,故乡的春天是否依旧。”

青衣人逆着人群上楼,入目便是胡公子一人把杯自语。

小厮不知道胡公子脾气,只是更加小心翼翼:“公子,小人回来了。”

“哦,回来。”胡公子打起精神,面上又挂上和煦的笑,“怎么样了。”

“那个王淳被人打了,身子起不来,小人拿不定主意,便来问了。”小厮措辞非常谨慎,生怕胡公子不高兴,责罚了他。

“你是怎么想的?”胡公子懒得自己拿主意,直接问起小厮。

小厮沉默半晌:“施恩给他。”

“既然自己有主意,那便交给你了。”胡公子叹了口气,“用钱就在府上取,让主事的给你。”

“是。”小厮得了授权,办事感觉踏实了不少。

胡公子摆摆手,赶走了小厮,现在整个楼看上去空荡不少。他不喜欢和那种下人打交道,还是做粗活儿的。所谓术业有专攻,下人的事,还是交给下人还是比较好。

“城里的春宴,就要开了啊。”

春宴是京城几个大家族在春游时举办的宴会,其热闹程度几乎能赶上节日。也是各个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因为春宴只比才学,不比门第。很多人都是在春宴上表现出才能,入了那些豪门的眼,便会发帖子请他们做门客。成为门客后,好好表现,若是他日入了仕途,那些大家族便会分好些好差事给他们。

对那些大家族来说,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去拉拢人才,显出自己格调。所以春宴之前便会把府邸迁到离城郊更近的私宅。

李家和孙家便

总是争私宅的大小,他们两家都是尚书职位,各有一皇妃,虽说那两名皇妃在宫里情同姐妹,可是李家和孙家总是想分个高低。

原因说出来倒是可笑,就是因为一次两个持家的夫人上街时,看中了同一只簪子。

李大人和孙大人平日里忙得分不开身,等他们两人回过神,发现家里已经成了这样。

李大人和孙大人作为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只觉得身为荒谬。但是夫人持家也不好说什么,叮嘱儿子们莫和母亲学便不再管了。

这次春宴,李府的夫人,看着李家私宅稍微有些老旧,和老爷知会了声,想把院子修一修,顺势把院子再扩些。

可是上次扩建院子时,李夫人看之前从没有看到这个院子有人住,就自作主张了一回,把和邻居的小路给占了些。那次没有人来上府计较这些,李夫人就总想再占他们些地方。不过,这次不同往常,那家人好像回来了。几天前偷偷摸摸的,夜里进的门,还把他李家的下人吓到。李夫人记得便是因为下人报上来时,她担惊受怕一个晚上,生怕是贼,半夜再顺进他家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