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思远 > 第15章

第15章(1/2)

目录

十五章

陈继乾呼啦啦拉出一个骇人的阵仗,可他心里却清楚这样浩浩荡荡一路南下,看到的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听到的也必定是想让你听到的。这种监察就跟一场好戏一样,如果不改变法子,今次必定也和上次舞弊案一样,巴掌高高抬起,最后只能轻轻落下。虚耗人事,于事无补。

萧思远翻身上马,边走边说:“他们都相信我就因为这么点事就跑了?”

“不信。”

“什么?那你怎么溜出来的?”

“他们不相信你是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跑了,他们认为你早有预谋,故意找借口溜回袁门的。”

“苍天,陈继乾,我的名声都被你毁了。”

陈继乾瞟了他一眼,目光里毫不掩饰地表示就你还会有什么名声。

两人沿江南下,比仪仗浩大的太子车驾要快很多。陈继乾原本打算不惊动浙江一带官员,提前将此地的情况探个底。谁知科考上的事情没有着落,他们两个先被一路的惨景震惊了。

江浙一带从去年起就水旱蝗灾不断,富庶之地也变成了赤地千里的惨烈之境。朝廷北征之后,户部最大的开支就是江南赈灾。陈继乾听闻的奏报情况是越来越好,流民大都得到安置,生活境遇渐渐改善。可现在他看到的却是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萧思远捏捏手中的钱袋子,皱着眉道:“不能再给了,再给咱们俩就得饿肚子了。”

“朝廷从五月就流水一样的银子拨到江浙赈灾,这都九月底了,灾民怎么还是这样无处安身。”

“太子殿下这么问,还真是天真呢。赈灾的银子一层层盘剥下来,真正轮到每个人头上,喝碗稠一点的热粥都是奢侈。”

陈继乾抓缰绳的手蜷得发白,有些事情知道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又是另外一回事。食不果腹,易子而食,书上写来,无关痛痒。亲眼所见,却是打在储君脸上和心里的一记耳光。

这些年他自困于无路之境,现在得见四方天地,人世百态,才觉得从前那些自怨自艾实在狭隘的很,可怜的很。

物价一路飞涨,萧思远无奈只能卖掉两匹马。捏着卖马的银子,萧思远想,可能他们两个是史上最惨的钦差。本来还想着给别人下套,没想到,自己却给套进去了。

萧思远嘴上嘟囔嫌陈继乾管闲事,可他管的闲事比陈继乾还多。天灾人祸,朝不保夕的时候往往最能看出人性。

平日人模狗样,满口道德文章的人也可能为了半块饼子掐死一个没有反抗能力的妇孺。

萧思远捏住那人的手说:“放下。”

这两年他个子抽的快,脸上涂上灰泥,猛一看就像是个身量单薄的落魄书生。

对面的几个男人见就他们俩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狞笑着说:“这种时候还想着英雄救美吗?”他们这几个月来合伙行事,一般人就算遇到了也假装看不见,像这种愣头青还是第一次见。

萧思远懒得跟他们废话,手上稍稍用力就疼得被抓的人呲牙咧嘴地大叫。

“上,打死这个没眼力见的。”

这种时候死人是再稀松平常的事了,打死一两个逃荒的,谁也管不着。

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可没想到会碰上萧思远这个硬茬。萧思远直接一顿胖揍,剑都没用出手,他望着四仰八叉的几个人啧啧嘴道:“你们最好安分守己些,否则我见一次打一次。”

陈继乾发现萧思远这个人一入江湖市井间,真是如鱼得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都能搭上话。简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没两天,他们就将这一带的情况摸透了。

朝廷发下来多少赈灾银子老百姓并不清楚,只知道今年的雨水并不比往年的多,却还是冲垮了河堤。正在抢修的河堤本来修得好好的,不知为何竟然中断坍塌。

监工处置了几个偷懒耍滑的河工,剩下的河工又聚众闹事。官府抓了几十个,剩下的都四散逃了。

听说这群人攻占了江阳城,啸聚一地。还学着绿林好汉的作派开仓放粮,只要愿意跟着干,就能有一**命饭。

萧思远直觉这传言不靠谱,历朝历代都少不了流民闹事变成流寇的。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是打了就跑,鲜少聚集一处,更别提强占一座城池了。

可灾民并没有目标清晰的方向,跟一群没了头领的羊群似的,听说江阳城能安顿下来,便一股脑都向那里走去。

这些人从前大多是老实巴交的穷苦百姓,天灾人祸的大荒之年,能多活一天有时都是奢望。听说有江阳城这么个好地方,便像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见到了一豆活命的灯火。

“看来这些人是赶去当土匪,你还去吗?”

“去,看看比朝廷还要办实事的匪帮长啥样。”

江阳城的情况完全出乎萧思远的意料。

在他原先的预想中,既然这些人敢揭竿而起,冒着杀头的罪名造反,必然是群亡命之徒。但随着流民一路东去,来到江阳城,眼前情景却令他们大吃一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