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化论(1/2)
1.进化论
一周前。
飞机的颠簸把想要休息几小时的贺斐吵醒,他疲惫地摘下眼罩,喝了口已经冷却的咖啡。
“要不要试试我最新发明的无感式头罩?只要戴上它,你什么颠簸都感觉不到。”
坐在边上的助理周鹿好心建议,他的视线没有离开掌上游戏机,正全神贯注与人PK中。比自己矮了大半个头的身材,加上一头褐色卷发,使周鹿看上去就像一个中学生一样,他实际上是博士在读生,尽管只有20岁。
“不用了。”贺斐在一阵颠簸之后,站起身,走向了机舱后面。
亚联的运输专机,比起坐人的地方,机舱后的储存间更为巨大,贺斐打开中间的衔接门,走了进去。
特殊的光线下是两个巨大的笼子,笼子里是贺斐这五年来亲密接触的野猫族群,十几只大猫蔫蔫地趴在地上,晕机令它们非常难受。
贺斐走向笼边,那只最大的野猫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又合上了眼。有几只小猫发出了听不出是抱怨还是欢迎的喵叫声,并没有猫在见到他之后移动过一步。
视线从每一只野猫身上扫过,贺斐的脑中清晰印出它们每一只的数据。它们的体形已经超越了所有已知的野猫,即将成为一种新的物种。
在确定它们没有问题后,贺斐给它们加了些水,离开了后机舱,回到了座位上。
没有选择继续睡觉,他拿出一本加拿大地理书籍,继续阅读了起来。
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简单理解为:
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因此,人类才会为了更适应环境而从猿类进化而成。
然而,这样的理论最大的驳论在于,如果说人类是从猿类逐渐演变而成的,为什么猿类进化成人类这个巨大变化的中间阶段,没有任何化石记录。虽然也能用物种绝灭或者化石记录不全来形容,却始终无法使研究进化论的人彻底信服。以猿类和人类的差异性来看,这是一种质的飞跃,要渐变性进化,势必需要很长的时间,且留下很多过程证据。
在这样的疑问基础上,又一个新的论点,间断平衡论出现。这是由古生物学家N. 埃尔德雷奇和 S.J.古尔德提出,大致意思是,新种只能通过线系分支产生,只能以跳跃的方式快速形成;新种一旦形成就处于保守或进化停滞状态,直到下一次物种形成事件发生之前,表型上都不会有明显变化;进化是跳跃与停滞相间,不存在匀速、平滑、渐变的进化。
也就是说,猿类进化成人类,并没有中间过程,而是猿类在达到某个点后,基因突变,直接进化成了人类。
贺斐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当然也不完全是,他更支持两者之间的结合,相信物种是因为环境生存所需,而逐步改进,在到达某个阶段相对完美的种类后,再突变,进化成高一等级的物种。
其实,无论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或者是间断平衡论,都只是对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利用考古证据而推断出的猜测。硬要说的话,这种进化论的研究,只为了证明人类的祖先是谁。
但贺斐却不这么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必要存在,是为了告知人类,地球上的物种并非恒定不变的,而都是在进化的,谁都不知道下一个跳跃式的进化会发生在哪个物种身上,是人类变成了超人类,还是其他动物突变成了接近于人类的种族。
届时,地球的主宰权在谁的手上,很难定论。
贺斐是一个真正的生物天才,2岁开始识字,4岁进入小学,7岁毕业,9岁进入重点中学,13岁大学毕业,15岁读完生物学硕士顺利考入博士,18岁博士后毕业成人礼时,正式被亚联科学院生物技术局吸收,档案清空,成为终生为亚联效力的一员,22岁开始发表生物进化方面的论文,24岁正式被亚联授予教授之称,是亚联,乃至全球联盟中,最年轻的教授。
24岁那年,他由于发现了C-T,而获得了教授的头衔。C-T是一种野猫的自然进化体,体型比野猫要稍大一圈,比一般野猫要聪明很多,不止如此,生活习性也与普通野猫不同,它甚至还会利用人类留下的野火炙烤捕捉到的兔子,进食。
由于C-T只在野外出现,并没有在家猫群落里冒过泡,因此,能够发现原本就足够敏捷的野猫中存在这么一群外形几乎无异的进化体,是极难做到的。
现已证明,C-T是所有已存的猫科动物中,智商最高的种类。
为了更好地研究C-T,且研究它可能发生的异变,贺斐带领着他的小组,整整五年都在和这么一群动物打交道。出于天才的直觉加上各种证据显示,C-T发生异变的可能性与当时猿类进化成人类的可能性相当,甚至更为迫切。如果这种大胆地推测成立的话,那当世界上所有的C-T全部进化成类人智商的猫科动物,人类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怎么做才能防范于未然呢,首先,要先一步,先自然一步,确认C-T这个物种,是否会发生异变。
贺斐在这五年内,做的努力,就是利用现今的人类科学手段,对C-T进行异变催化,观察它们在各种环境生存压迫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贺斐近乎偏执变态的方法下,C-T的类人性逐渐显露,已经比大猩猩更懂得如何学习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证实了最初发现C-T时的一个论点,C-T的智商远超大猩猩。
谁都没有想过,惊喜,或者说是意外会来得那么快。
飞机降落多伦多皮尔逊机场。
一行人随后上了美联加拿大科学院负责人派的车,直接来到了多伦多接近郊外的大型生态丛林。
由于这边有一种罕见的菌类,有助于C-T的发育,贺斐才以研究新型病毒抗体为由,将这些实验体千里迢迢运来加拿大。
安顿好一切,已经是晚上,所有人和兽都疲惫不堪,特别是那十几只C-T,全都无精打采地趴着,即便把它们赶到新的屋子里,也仅仅是懒洋洋地挪了几步,仿佛四肢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
没想到晕机给它们带来那么大的影响。贺斐皱了下眉,这不太符合它们强壮的生理特性。
没有立即展开工作,贺斐让大家回酒店休息调整时差,研究工作明天再开始。
谁知,当晚就发生了意外。
当贺斐凌晨赶到现场时,已经一片狼藉,存活着的人类,只有后来听到声响持枪赶来的多伦多保安,而当时在现场负责看管的研究人员,全部阵亡,同时死去的,还有被击毙的几只C-T,那里面,有两只体型比其他要略大一些的C-T,后肢明显比前肢要发达,从尸体的情况判断,站立行走应该不成问题,但问题在于,它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研究每天都在例行进行,是故意躲过了检查人员吗?
死无对证,谁都无法说清当时发生了什么,唯一可以证明的只有,现场研究人员死亡的情况,以及这两具大型C-T的尸体解剖,看他们和普通C-T的区别,是基因突变成为新的生物种了,还是单纯的同类中的高壮个体。
现场的研究人员,就和这次在红河谷公园发现的尸体一样,全部都是颈部被撕裂,一击毙命。而贺斐也在现场快速解剖了那两具更高大的C-T实体,数据证明,这是比C-T进化了一级的生物体,他暂时取名为C-X。
C-X和C-T的变化巨大,可以说是跳跃式进化。
清点数量后,他们发现总共逃走了7只C-T,不,不确定逃走的7只里面,有几只进化成了C-X,还是说,7只全都进化成了C-X。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以现场的惨烈程度来说,逃走的这批野猫的杀伤力极强。
得到消息的亚联,立即给贺斐下达命令,势必逮捕或者击毙所有逃跑实验体,保密程度达到3S级。
然后,贺斐向加拿大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带有病毒体的野猫逃逸,便带着一行研究人员,外加保安人员,展开表面搜捕野猫,实际抓捕C-X的行动。
在跟着C-X的杀人轨迹,一路来到红河谷公园后,贺斐做出不能再隐瞒下去的决定。当初3S级任务交到他手上的时候,就有一个隐藏特权,事态的严重程度由他本人全权掌控,如果一旦认为超出国际危机范畴的,如何解决,他有自由权。
美联科学总院在硅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