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1/2)
大雨一连下了几天不歇,雨水暴涨之下,已经有好几家鱼塘淹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当时不肯放水的王雷雷家的鱼塘。看这雨一时半会不会停,有鱼塘的人家只好赶紧想办法往外放水,雨势太大,水流的急,跟着水一起跑的还有鱼,于是等雨一小,外头都是拿着踩着雨鞋披着雨衣在外头逮鱼的。
王大勇从外头回来,站在屋檐下面把雨衣脱下来挂在外头沥水,王来娣早等在旁边,接过他手里的竹篓子,往里头望了望:“爹,你咋净逮些小鱼呢,我瞧刚刚王小明从咱家过去,他还拎着老大一条呢。”
王大勇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路上碰上你大伯娘和你建文哥了,大的让他拿去了,你奶奶不是腿摔断了么,给她补补去,小的也一样吃,味道还好呢。”
王来娣一撇嘴,拿着篓子就往厨房去:“谁信呐?味道好那咋还轮到咱们吃了?”
王大勇进了屋,见苏秀兰正坐在窗前纳鞋底,忙凑了过去:“秀兰,跟你商量个事儿。”
苏秀兰瞧了脸上带着讨好的王大勇一眼:“啥事?”
“咱娘不是把腿摔折了,这一时半会的也好不了,还得人去伺候,现在是下着雨呢,都在家的也不妨碍啥,再等等,又得忙着积肥,我哥家地多,忙起来没完······”
苏秀兰听他说完:“你打那么长埋伏作甚,就直说要如何吧?”
王大勇只好说:“路上碰上嫂子了,她那意思是我娘伤了得两家换着来照顾,不能伺候人的事都让她一人扛了,我听了也不好说啥,她的理也没错,我也是当儿子的,没道理就半点儿不担事。”
农村里的老人有个病啊灾的,确实都是儿子均摊,不管是花钱上面的,还是伺候人上头的。
“其实要不是秀儿嫁到城里去了,离得太远,她当闺女的伺候一下亲娘也是应该的,毕竟你现在还大着个肚子,自个儿还不舒坦······”
说着这个苏秀兰就窝火,打断他:“得了吧,别说这些没用的,我自己也是当人亲闺女的,我娘被蛇咬了,我照理也该回去伺候。可你瞧瞧呢,你又不着家,家里全是我在担,你娘阴阳怪气地说些怪话,时不时地找茬,非拦着不让我走,好似我回趟娘家就十恶不赦、对不起你老王家似的。”
王大勇赶紧赔罪:“好好好,算我说错了话,那你咋说嘛,我这回可没一口应下来,我想着还是先回来问问你啥意思,嫂子的意思是反正两家对半分,一人顾她一半的日子,我看你这月份,等娘过来,你都该生了。哎,你说平时里好好地一人,她咋赶在这时候伤了,不是添乱么?”
其实王大勇误解了郑小红话里的意思,王老太只是腿断了在床上躺着而已,又不是瘫在床上不能动弹,屎尿都要人伺候,只要给她料理一日三餐就成。她也知道苏秀兰的日子不方便,总不能一边坐着月子一边伺候婆婆,她说这话无非是想占些便宜,想叫王大勇在钱上多补贴她些,故意把伺候王老太说的辛苦,想叫他钱给的痛快些。
哪知道王大勇半点不懂她曲折的心思,只以为是她觉得吃亏,不想多伺候她娘,她那话里带话的模样让他憋闷的很,活像他就不管他娘死活了似的。他连话都没再多听她,闷声说:“大嫂你不用多心,该他当儿子做的事,该怎么尽心就怎么尽心,不让你当嫂子的委屈啥”,说完扭头就走,一回来就找苏秀兰商量了。
苏秀兰听了王大勇的话,好气又好笑,这个大孝子这会儿倒嫌她娘伤的不是时候了,知道他这是惦记着自己怀着身子劳累,心里那点火也消了。
她白眼一瞪:“伤都伤了,这会儿说这些有啥用?娘无非是伤了腿不好动弹罢了,脑子又没伤到,只要管她一天三顿饭,平时洗澡上茅厕时给搭把手就成,这些来娣招娣不就能做,能有什么?”
“既然规矩都是这样,我也没啥话可说的,都说伤经动骨一百天,我就按着这百天来,一家一半,那就是一个半月,趁着我生之前,就把这桩义务给了了,省的让人说闲话,以后但凡有点事就翻这旧账,说我咋不孝顺啥的。”
王大勇笑开了:“媳妇儿你可真心疼我,你放心,我娘来了我去顾,你只管歇着,我这就去把西屋给整治出来,把来娣屋里那床搬去那儿,省的跟那俩丫头一屋,又招出啥事。”
西屋子堆了大半屋子的杂物,收拾起来可不容易,苏秀兰刚想喊住他,他就兴冲冲地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