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王爷与歌伎(二)(1/2)
早晨时,王府里来了位远客,被禛陵王请到书阁接见。于是墨鸳只好独自一人用餐,身边也仅有秋璃一人服饰着。
不知是因为即将临盆还是怎的,她的胃口是越来越差了,眼前桌上的淮山排骨她还未饮上几口,便怏怏罢了筷,对秋璃吩咐道:“你差人去把这盅汤热一热,再送到王爷那儿去,只怕他到现在还未进食。”
秋璃应了声“是”,便朝门外喊了两个丫头进来收拾桌上那初摆上来时基本无异的菜肴。待丫头们退下之后,秋璃便扶着墨鸳起身,朝床榻方向走去。
墨鸳将将躺在床上盖好被子,忽闻门外有人轻扣门扉,道:“鸢主儿,王妃娘娘来了。”
秋璃抬眼看向墨鸳,只见墨鸳浅浅点头示意,她便去开了门,迎面就碰见了那饰贵服华的王妃程氏,“给王妃娘娘请安。”
程氏笑着摆了摆手让她退下,直径朝墨鸳走去,墨鸳见她也笑,“墨鸳身子不适,无法向娘娘请安,还望娘娘莫怪。”
“哪里的事,姐姐像是斤斤计较的人吗?”程氏看向墨鸳隆起的小腹,笑道,“如今越是瞧着你这肚子越是开心,心里只想着你定要平安生下个小世子来。”说着还执起了墨鸳的手,一脸关怀备至,仿佛呆在墨鸳肚子的是她的孩子一般。一会儿问平时吃得了多少东西?丫头老婆们照顾得可还周到?天凉了要不要差人送些被褥来?墨鸳都一一回应了。
程氏比墨鸳先入的府,乃是宫中国子监程太傅的女儿,其姐姐又是小常将军的嫡妻,自幼受诗书礼乐的熏陶,尽管长相谈不上什么倾国倾城,但气质甚佳,有大家闺秀之风范,加之聪明伶俐,这些年府中杂七杂八日出月入的琐事都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条,对待后院里的姬妾十分关心,从不为一点儿小事斤斤计较争风吃醋,其大度贤淑之范在帝都时便出了名,就连禛陵王也对这位王妃十分敬重。
两人又闲谈了几句家常话,程氏突然提到:“昨日我问王爷,准备给妹妹肚里头的小世子起个什么名儿?见王爷一时没想好,我还自告奋勇的提了几个,你猜王爷怎么说的?”墨鸳摇摇头说了句不知,程氏又道,“王爷说,妹妹怀胎十月辛苦,欲让妹妹起个名儿。”
墨鸳微怔,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也看不出神情的喜色,程氏见她如此便笑道:“许是妹妹累了,那我这也不好打扰了,近儿个天凉,妹妹多注意些身子。”
程氏带着两个贴身侍女走后,墨鸳神情恍惚陷入了沉思,口中喃喃:“小世子……为什么定要是小世子呢……”
这时秋璃走了进来,到墨鸳身旁说了句,“王爷刚刚送走了从帝都来的岳大人,晚些会来咱们院里用食,让婢女通报主子一声。”
墨鸳听罢,低眼迅速不留痕迹地瞥了一眼床侧屏风偏角的阴影,对秋璃道:“我知道了,你先退下罢,我乏了。”
秋璃诺了一声正准备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道:“那安胎药……”话未说完墨鸳便知道了,“晚些再送过来吧,到时你再去热一热就好。”
秋璃吹熄了烛火合上门走后,墨鸳没急着闭眼,反而慢慢靠着床头坐了起来。房中安静得很,今日有雨,只听得见那淅淅沥沥雨水的声音,天色昏暗,屋内亦是看不清除了墨鸳是否还有他人存在。
“你出来吧。”墨鸳闭眼道。
忽闻有水倾出又落入杯中之音,床前桌案旁不知何时多了个人,只虽然光线太暗,看不清此人样貌,却也能从身形上瞧出是位男子,正为自己斟茶。
见他微微饮上一口,才缓缓道:“你家那位,这个月月底会到帝都参加册后大典,若是不出意外,他不会活着到帝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