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望瑶台 > 第 62 章

第 62 章(1/2)

目录

月底,奉天殿大朝。

大朝为礼仪性朝贺, 大小官员一并参与, 殿内乃至殿外乌泱泱站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孟璟应诏入京, 百无聊赖地在殿中听了小半个时辰的恭维话, 闷闷地想,皇帝也够坐得住的, 每月听这么多人三次不带重样的马屁话,倒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朝典毕,他余光瞥到都察院佥都御史动了动, 知正戏总算开始,正准备听一出关于自个儿的好戏,哪知下一刻,楚见濡先一步站了出来,声如洪钟:“臣有本奏。”

孟璟微愕,他居然从没想过站出来的不是都察院的人, 而是楚怀婵这个老迂腐的爹。

但其实, 如果是楚见濡, 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得皇帝允准, 楚见濡奏道:“昨日里, 佥都御史收到宣府密报, 十月初九,山西行都司佥事孙南义、佥书俞信衡由清远门进宣府, 同行者还有其余十位官员, 此后便杳无音讯, 后经查探,于镇国公府外小巷发现俞信衡所佩玉佩,尔后便在城外乱葬岗发现二人尸体。”

一听“镇国公府”四字,殿中众人的眼光齐刷刷地往孟璟这儿看来。

楚见濡继续道:“宣府无战事,朝中无调令,万全都司尚驻在城中,由何山西行都司大员会出现在宣府城内?更会有两人殒命于宣府城内?”

他提高了声音:“敢问孟都事,孙俞二人乃你之直系旧部,二人入城之事,孟都事可知?”

嚯,好一出大义灭亲。

众人的目光又齐刷刷地扫过来,这次还多了个来回闪的本事,在他和楚见濡这俩翁婿之间来来回回不知扫了多少遍。

孟璟盯他一眼,淡淡出声:“知。”

楚见濡转身看向他,问:“此行人是受孟都事号令擅离职守入城?”

孟璟颔首。

“孙俞二人乃为孟都事所除?”

孟璟点头:“是。”

楚见濡转回身去,提高了声音道:“臣今日要参孟都事知法犯法,目无军纪。明知此行人身为都司和行都司大员,令其擅离职守是其一;明知孙俞二人身居要职,事关行都司乃至国门安危,仍为一己之私铲除异己,此其二。如此目无军纪王法,草菅人命,惑乱边防,该当重处,请皇上明鉴。”

皇帝目光扫过来,孟璟缓缓掀袍跪下,倒也没为自己辩解,只是多看了楚见濡一眼。

他既然不愿拉楚怀婵下深渊,此前种种谋划便已白费,如今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只能见招拆招,自然非得用这事将他一个闲人再度拉到朝中众臣的视线中不可,是以今日一出戏全在他意料之中。

但施招之人是楚见濡的话,他有些不敢想,那呆子夹在中间该怎么办。

楚见濡门生甚众,殿内一时叽叽喳喳声四起,附和之人不少。

孟璟冷眼瞧着,忽见右侧曾缙站了出来,道:“臣乃武将,说话糙,还请皇上见谅。臣昔年乃西平侯之副将,孟都事乃臣亲眼看着长大,孟都事自幼聪敏,未及加冠便已为国为军立下赫赫战功,一身赤胆忠心,况孟门五代皆为忠良,自然不会为如此不义之事,还请皇上明鉴。”

曾缙如今接任西平侯昔年之职,任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他这话一出,诸多昔年大将站出来附和,和楚派门生对上。一时殿内剑拔弩张,吵个不停,惹得孟璟脑仁儿都疼。他有些发闷地想,他不是都认下了么,这有什么好吵的,他爹当年带过的这些武官到底是脑子不好还是耳朵不好。

但似乎没人管他,连皇帝也没看他一眼,只是仔细听着殿内的唇枪舌剑,好半晌,孟璟耳朵都要起茧子的时候,皇帝终于出了声:“孟都事,此事确系你所为?”

“是。”

殿中众人:“……”

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

那下一步便该议如何定罪了,孟璟放空了脑袋,等着他们吵了好一阵差不多消停时,这才抬头看了眼楚见濡。楚见濡见他这目光,刚想说什么,忽听殿外有声道:“臣侍讲楚去尘,有本奏。”

咦,这又是个什么情况?

众人的目光开始在刚进殿的楚去尘和这俩翁婿之间来回转动。

楚去尘进殿立定,回避了他父亲的不满目光,径直向皇帝回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上饱读千家诗文,当知赤胆忠心不易,如今鞑靼风雨欲来,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孟都事年少英杰,此等将才,皇上不应先让三法司会审缘由,再谈论处之事么?如此草草定罪,岂非寒天下将士之心,也置国法于不顾,还望皇上三思。”

这话说完,楚派门生连自己人都打,两边唇枪舌战个不停,毕竟是榜眼出身,楚去尘也不肯让步,一时殿内堪比闹市。

好半晌,皇帝看了跪在阶前的孟璟一眼,出声打断了这场争论:“你可认罪?”

孟璟缓缓取冠退绶:“臣认。”

这次连皇帝都被哽了下,好一阵子,才道:“先行收监,再议。”

-

这出好戏传到楚怀婵耳里的时候,她正带了厚礼补上迟到了好几月的回门,和吴氏正絮絮叨叨,说孟璟还不错,不是之前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必担心。吴氏听得欢喜,又拉着她问东问西了许多。

她俩正说着,父子二人便吵着架进来了,楚去尘这人本就大大咧咧,压根儿没留意到自家妹子已经回来了,径直提高了声音吼他爹:“爹你就这么参了孟世子一本,如今人被收监,爹要怎么和月儿交代?月儿这次可跟着孟小侯爷回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