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浮宁(2/2)
果然,姜浮宁也愣了一下,昨日应家大哥说自己三弟也会来四夷馆,托他关照。看着眼前性子有些跳脱的少年,怎么看怎么不像应大哥的弟弟啊?
最关键的是:自己刚刚还让他出钱买早饭!
姜浮宁:“是嘉让啊!应大哥托我照看你,你怎么来得如此早?”
应嘉让:“我不是无事可做吗?就想来早点。”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各自回了屋内,没多久早饭也用完了,应嘉让又等了两个时辰,在用午膳之前去找姜浮宁。
“姜大哥,早上的时候廖大人叫我去前院找他,他有事要嘱咐我们,我们一起过去吗?”
姜浮宁想着廖大人不是叫他在这里等他来吗?怎么应嘉让要过去前院?转念一想,也是,如今应家三郎身无功名,自己也与他不一样,也无可避免的会差别对待。也没想多生事端,就应了一声好,随应嘉让一道前去。
廖舟见他俩一起来,颇有些尴尬,但瞧着两人都没什么情绪,心想这姜评事果然会做人,不免也高看一眼。
外招的阿耶汉语译员一共有九人,四人是檀京城各个道馆的道士,三人是各个寺庙的僧人,只有应嘉让是未受戒的居士,和姜浮宁是大理寺的官员。
廖舟将注意事项都完完整整的念了一遍,又将注意事项的小册子发放给九人,将四夷馆的出入腰牌和译员印章给到几人。
廖舟:“四夷馆人员众多,不可避免有些外族学生引发祸端,届时你们要规劝,及时上报。若是有问题知而不报或者刻意隐瞒者,那么四夷馆也会做出相应的惩戒。咱们在四夷馆那是代表着大齐的一言一行,所以各位定当要谨言慎行,戒骄戒躁。”
嘱咐完之后,九人都各自回了房,四夷馆的小厮将中午的吃食都端进译员的屋子里。
未时一到,九人便去四夷馆的东青堂听老译官授课,主要就是讲解阿耶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历史发展,每人轮番用阿耶汉语作自我介绍。
轮至应嘉让时,等她全部念完之后,老译官皱眉。老译官姓宋,人称宋老,已经致仕,此次是魏岩方魏大人将宋老给请出了山,这次朝廷确实很重视阿耶汉遣使团来京一事。
宋老:“你这阿耶汉语不太对啊!”老先生是做学问的,没那么多弯弯道道,不对之处就简而言之的指出来。
应嘉让:“宋老是觉着哪处不对?”
宋老:“通通不对!你的阿耶汉语是从哪里学的?”
应嘉让:“是我一个阿耶汉朋友那儿。”
宋老:“怪不得,你的那位朋友说的不是正经阿耶汉官话,听口音,你的朋友恐怕是阿耶汉西部沙漠的人,而阿耶汉王庭是在南方。你难道不知?”
身旁的八人也忍不住,偷偷地在底下笑。
应嘉让:“......”
宋老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将应嘉让劈了个外焦里嫩,头冒青烟。敢情自己学的如痴如魔,不能自已的阿耶汉语竟然是库宗的家乡方言?应嘉让不能接受。
这就好比一个外国人要来学汉话的京城口音,结果却学了一口辣子麻椒味儿的川蜀方言。
应嘉让一下子就丧气了,宋老见应嘉让受的打击不小,也有意安慰。
宋老:“这不是发现得及时嘛?若是三日后等遣使团来了被人家的学子发现还不得笑话你?”
哇!这个有意的安慰还真是有意啊。
下了学之后,应嘉让垂头丧气回了屋子,一个人闷闷不乐。
姜浮宁见她确实心绪不佳,过了一会儿才敲响应嘉让的房门,应嘉让让姜浮宁进来自己屋子。
应嘉让:“你怎么来了?”
姜浮宁:“你别难过了,还是有挽救之法的,我听了你的西沙方言,它与南方王庭官话一个在与有浊音,一个在于无浊音,还有就是平仄不同,所以音调上才有那么大差异。”
应嘉让:“那是不是就像咱们这处的京话与吴音之差?”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姜浮宁:“也可这样理解。我听你大哥说你在宜州待过一段时间,会唱评弹,那如果这几日你勤加练习阿耶汉日常用语,或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应嘉让:“好,我学,姜大哥你可一定要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