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少帅(1/2)
/
那天, 靳丰就那样离开了六国饭店。
他回到总督司令部, 立即调兵开往了南京。
二姐夫张韩林将军已经牺牲, 他必须力挽狂澜, 否则下一个沦陷的就会是上海城。
订婚宴就这样中途取消了。
被当场落了面子,夏鸿官立时就拉黑了脸,同靳公馆彻底闹掰了,带着哭哭啼啼的夏曼君拂袖而去。
靳府大夫人痛失爱婿,备受打击,女儿靳姗更是承受不住直接昏厥,靳元勋强撑着压住了混乱的场面,让属官送夫人小姐回了总督府, 他则立刻召集司令部的手下们开紧急拟战会议。
靳丰的订婚宴没有举行, 洛焉那天也自然就没有再进六国饭店。
她回到家,坐在客厅中静思了很久。
结合书中小世界的原本剧情,洛焉知道, 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多年便会迎来新的一轮执政上台, 但这场战争带来的伤亡人数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且根据书中剧情, 到了明年, 这场战役终归还是会漫延到上海来, 这是不可逆的主干剧情。
既然洛焉阻止不了主干剧情,但她却可以在知道剧情的前提下做一些什么事情,防患于未来的准备。
第二天, 洛焉如常去了圣德堡女校。
她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生游-行会, 每天跟大家一起进行游/行动员和演讲, 出意见,献策略,很快便成为学生会里面的核心成员,同徐康时一道成为了队伍里的领军人物。
然后,她便开始一步步实行自己的‘防患计划’。
洛焉发动学生们一起成立了一个‘反侵略战争志愿者-协会’这个协会不仅仅是在校学生可以参加,社会人士,工人阶层,也可以参加。
她将自己在百乐门演出的分红和刻录唱片的所有钱都拿出来了,为了让靳丰在前线没有后顾之忧,洛焉可以倾其所有。
目前上海的治安由警察署负责,兵防由督军司令部和新军这两大方面掌控。
尽管天下已不太平,但大上海歌厅和百乐门这样的地方,却仍旧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生意场场火爆,前去消遣的人只增不减。
这倒是个怪象。
洛焉曾笑问杜明笙这是为什么?
杜明笙一脸阅尽沧桑的态度慢条斯理道:“人都是这样的,大难临头,及时享乐。你没看到最近百乐门来了许多平时从不进来消费的平民百姓吗?有一部分人或许会节衣缩食准备逃难,但总会有那么一波人想的是怎么在有限的时日里享受这最后的时光。”
洛焉沉思,觉得人性的复杂实在是一门太深奥的课题。
“那杜老板,那你这不就是在发国难财吗?”洛焉犀利发问。
杜明笙哈哈大笑,笑过后,他意味深长道:“玫瑰小姐,我只是一个商人。”
洛焉皱眉,离开了唐人公司。
南京方面的战报每天都在从前线发回来,各大报纸每天的号外头条全都是战况。
刚开始,英法租界成为有钱人的避难所,但随着战事胶着,逐渐的,在日方的施压下,英法租界开始限制中华人入租界。
游/行活动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洛焉发动的志愿者协会已达到三千多人,包括一些纺织工厂的女工。
三个月后,南京战事进一步深陷,敌军武器先进,有备而来,又另外派了大股兵力绕过陆地从港口直插上海。
活在中上层的族群嗅到时局的风向,开始大批移民转移,近一点的举家搬迁香港,远一点的索性移民英国法国等地。
敌军先头指挥官佐藤上二通过派遣在上海的暗线情报分析,找到了最容易突破的外交部长夏鸿官,与他进行了一次无人知晓的秘密会谈。
从密谈回来后,夏鸿官便将一家老小全部送去了香港,包括死也不肯走的夏曼君。
从几个月前的订婚宴中途取消后,夏曼君便一蹶不振整日消沉,这次被父亲强行送去香港躲避战争,她其实是不愿意走的。
“爸爸,我不想走,我想留在上海等靳丰回来!”
夏鸿官暴怒:“你都已经不要你了,你还这么犯贱做什么?你是我夏鸿官的女儿,死了一个靳丰难道还怕找不到男人了吗?!”
“什么,父亲,你说什么?”夏曼君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问道:“你说他死了?”
“哼!不自量力,早晚也得死在战场上。”夏鸿官轻蔑地冷笑一声。
日军装备精良,比新军的枪械先进不知道多少倍,靳丰只带五万兵力过去,岂不就是自寻死路。
夏鸿官不容置疑道:“你必须给我去香港,现在为父自己都自身难保,已经没精心再顾得上你了,你赶紧收拾东西,随你母亲一道乘船去香港,我在那边已经买好了房子和铺子,够你们生活几年了,等国内战事平息,我再去接你们回来。”
夏曼君声嘶力竭:“不!我不去!靳丰他没有死,报纸上没有这样报道,我要等他回来娶我!”
“娶你个狗屁!”夏鸿官一巴掌重重扇到她脸上。
最后……在父亲的严厉教训下,夏曼君不得不跟随母亲和一家人登上了去香港的游轮。
轮船离开港口那天,夏曼君站在甲板上,眺望着这座既摩登又传统的城市,她即将离开这里,离开她的爱人、亲人、朋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