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怒(1/2)
韩昭有一瞬间的慌乱,随即他想起自己如今易了容,刘稷见到他与原来大不相同的样貌后未必还能像那天那般笃定,于是韩昭镇定下来。
刘稷的确因为这欺骗性的易容生了疑虑,他直直地盯着韩昭,试图在这个“顾崇明”脸上寻找违和感。
顾崇明的眉眼只能说俊朗端正,远没有像韩昭那般俊美到艳丽的程度,是一副让人看着舒服,但印象不深的相貌。
他是师父?虽然抱着八成把握而来,但真见到时刘稷却开始胆怯起来。
许因为是出使,刘稷很是收拾打扮了一番。
他随韩昭,偏爱黑色,今日卸了甲胄,换了墨黑的广袖锦袍。这是一种很单调的颜色,但袖口、领口、腰封及衣摆上银红为主的的重工刺绣却使其华贵起来。
战场上戴的红缨冠换做了缀红宝石的银冠,总是散落的鬓发编作细小的辫子一齐绑到了脑后,完美立体的五官没了碎发的遮挡显得更为摄人心魄。
韩昭垂眼,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弟子真是——人模狗样。
短暂的相互打量后,刘稷先开口:“您就是顾先生没错吧。”
韩昭点了一下头。
瞥到韩昭端着茶不喝,刘稷笑着问道:“怎么不喝?难道顾先生不喜欢云雾茶?抱歉,本公子不知先生的喜好,便按照自己的来了。”
当然喜欢。
庐山云雾,韩昭最喜欢喝的茶,刘稷侍奉韩昭十年,对他的喜好一清二楚,但如今韩昭可没心思放在茶上。
韩昭知道自己总不能一直不说话,于是他放下茶杯,压着嗓子开口:“这不是三公子的车。”
刘稷反问:“本公子哪辆车不能上?”
“顾先生在担心什么?本公子总不至于在这里轻、薄、先、生。”说这话时刘稷的语气非常暧昧,他目光落在韩昭的嘴唇上,带着说不出的意味。
韩昭又想起了三年前刘稷离开那晚发的疯,心有余悸之下,不自觉地朝后坐了一点。
这点小动作没有躲过刘稷的眼,他的眼神沉了下来。
刘稷理了理自己的衣角,换了个舒服的坐姿:“那天顾先生为何躲着我?”
韩昭平静回道:“并未躲着三公子,只是突然有事离开。”
刘稷感叹:“看来是本公子入不得顾先生的眼。”
韩昭冷淡道:“公子说笑了。”
在谈话的间隙,队伍启程,在咕噜噜的马车声中,刘稷悠悠开口:“有件事先生或许还不知道,我的二哥生性多疑,喜欢猜忌手下。不少幕僚在他手里受不了磋磨,被赶了出来,投靠了我。”
韩昭抬眼看向刘稷:他这是在挑拨离间?没必要,他和刘瑾没什么值得挑拨离间的。
刘稷感叹:“我说二哥也真是,对自己的魅力也太没信心了,男人啊,就像沙子和水,攥越紧跑越快。”
“这话还是我夫人教给我的,不过挺有道理的。先生说是不是?”
“哦,这话不要告诉二哥哦,他会生气的。”刘稷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韩昭沉沉地看着自顾自说个不停的刘稷,他不知道刘稷在想什么、在打算些什么,但总不至于平白无故说这么多话。
凭借过去对刘稷的了解,他隐约感到刘稷在生气,但他生什么气呢?
外面,被赶来骑马的苏辛和一个灰衣青年面面相觑。
这个灰衣青年正是刘稷进城那天和刘稷请假的年轻军官。
苏辛朝青年抱拳:“苏辛,顾先生的弟子。”
青年回礼:“耿毅,三公子的副将。”
打完招呼后耿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走了一段过后他还是问出来了:“三公子是在顾先生的车上吧。”
苏辛看向他:“是啊,怎么了?”
耿毅又问:“三公子是不是请顾先生喝茶了?”
苏辛点头:“是端着一杯茶,怎么了?”
耿毅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没事,我们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做同僚了。”
苏辛不解,追问:“这话怎么说?”
然而耿毅不再回答。
不过苏辛是个人精,略一思索便大概明白了,之前他听说刘稷爱抢刘瑾的人,如今看来是石锤了。
不过为什么不请他喝茶呢?一个二个不要只看顾先生好不好?他也很强的!
出了南都后景色就渐渐开始荒凉萧瑟,有时走半天也未必见得到庄稼农户。连年征战,这般景象也是意料之中,只是连较为强大安稳的刘赐领地内都是如此景象,就更别说其它地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